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与江汉湖群生态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历史文献和大量前人研究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江汉平原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的不同阶段及其对湖泊生态的影响,重建了5个时期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表现:新石器时代为人类活动影响微弱期,楚文化-隋朝为人类活动渐强期,唐-明朝为人类活动增强期,清-民国为人类活动强烈期,1949年至今为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期.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湖群急剧萎缩、水量剧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本文研究表明最近几百年来,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江汉湖群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子,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下,湖泊生态系统在面积、数量、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营养状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江汉湖群生态处于脆弱状态,严重制约了地区可持续发展.反思人类活动对江汉湖群的影响历史.正确处理"人-湖"关系,不仅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湖泊资源,而且要与退化湖区生态恢复并重.  相似文献   
32.
孔祥胜  祁士华 《中国岩溶》2013,32(1):182-188
选择典型岩溶地区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8年同期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空气、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大气干湿物/土壤/地下河沉积物均以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4种4~6环PAHs为主;同期天坑空气/秋冬季干湿沉降物/地下河水以萘(Nap)、芴(Flu)、菲(Phe)和蒽(Ant)4种2~3环PAHs为主;各组介质中的PAHs存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这种方法初步解释了岩溶地区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来源(或输入);同时证明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偏远岩溶地区土壤和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在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应把大气干湿沉降物列为PAHs污染源。  相似文献   
33.
选择典型岩溶地区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8年同期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空气、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大气干湿物/土壤/地下河沉积物均以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4种4~6环PAHs为主;同期天坑空气/秋冬季于湿沉降物/地下河水以萘(Nap)、芴(Flu)、菲(Phe)和蒽(Ant)4种2~3环PAHs为主;各组介质中的PAHs存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这种方法初步解释了岩溶地区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来源(或输入);同时证明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偏远岩溶地区土壤和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在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应把大气干湿沉降物列为PAHs污染源.  相似文献   
34.
大石围天坑群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典型的岩溶地区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岩溶地形的土壤,利用 GC-ECD 气相色谱仪测定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两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地表土壤、天坑绝壁土壤、天坑底部土壤以及地下河(洞穴)土壤中的 HCHs 和 DDTs 平均浓度分别为0.06 ng/g 和0.02 ng/g、0.31 ng/g 和0.27 ng/g、0.96 ng/g 和0.28 ng/g 以及0.14 ng/g 和0.10 ng/g.研究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总检出率为:天坑地表<天坑绝壁<天坑底部<地下河(洞穴),随高程降低而增高;有机氯农药(OCPs = HCHs + DDTs)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天坑底部>天坑绝壁>地下河(洞穴)>天坑地表,天坑底部 OCPs 浓度明显高于顶部;因此,大石围天坑呈现明显的有机污染物“冷陷阱效应”  相似文献   
35.
36.
洪湖沉积物柱芯有机氯农药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测定了洪湖沉积物柱芯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研究该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9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不同组分质量分数差异较大,总有机氯农药质量分数范围为1.44~345.95 ng/g(干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洪湖沉积物中总有机氯农药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70年代达到最高峰,并且近年来湖区可能还有部分新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的输入,其来源可能与周边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7.
襄樊市郊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地球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平剖面、垂直剖面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襄樊市郊代表性经济作物基地HCH和DDT的土壤地球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α-HCH/γ-HCH、DDE/DDD比值在土壤20 cm处有明显的分界线;随土壤深度增加,HCHs总量逐渐降低。在水平方向上,同点表层土壤(0~5 cm)的α-HCH/γ-HCH比值大于下层土壤(5~20 cm)的比值或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8.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但可以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质碳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判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39.
梁子湖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梁子湖8.35 kaB.P.以来沉积物中有机质δ(13C)的组成特征,并与代表印度洋季风的四川红原泥炭δ(13C)序列及代表东亚季风的长白山哈尼泥炭δ(13C)序列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早全新世以来不同阶段的气候特点及古东亚季风与印度洋季风对该区的影响.研究表明,梁子湖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典型的湖泊沉积环境.5.98 kaB.P.以前δ(13C)值偏负,气候温暖湿润,有机质以湖泊内源水生生物为主,δ(13C)值与湖泊生产力有关.其早期东亚季风对该区的影响占较大优势.全新世大暖期中期(5.98~3.67 kaB.P.),气候持续暖湿,温度与降水达到顶峰,δ(13C)值也达到序列中的最小阶段,其δ(13C)值偏负与浮游生物生产力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3.67~3.29 kaB.P.是气候突变期,δ(13C)值变幅达6‰.3.29 kaB.P.以后δ(13C)值逐渐偏正,气候逐渐变冷干,沉积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有机质以陆源C3植物碎屑为主,此时期东亚季风开始加强,印度洋季风持续减弱,但该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更强烈.研究显示,东亚季风与印度洋季风强弱转换和时空迁移的影响对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一次颗粒物和黑碳实时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煤电厂是大气一次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其超低排放改造改变了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为满足当前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的需要,燃煤电厂颗粒物实时排放质量浓度及关键组分比值亟需更新。本研究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对某超低排放改造后的燃煤电厂开展实测,获得该燃煤电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PM1.0)和黑碳(BC)的实时排放质量浓度,更新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分析PM1.0/PM2.5、PM2.5/PM10和BC/PM2.5质量浓度比值(文中以上比值均为质量浓度比值)日变化。结果表明,上述污染物排放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6.0)mg/m^3、(5.0±5.9)mg/m^3、(4.9±5.9)mg/m^3和(36.6±28.3)μg/m^3;对应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03 kg/t、0.03 kg/t、0.03 kg/t和0.2 mg/kg。该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间变化,高值时段(20:30至次日10:30)PM2.5平均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10:30~20:30)的12.2倍,推测可能与不同时段的污染控制措施效率变动有关。作为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黑碳排放高值时段(06:00~12:00和14:30~19:00)的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00:00~05:00)相应值的1.5~2.4倍,推测与煤的添加和锅炉燃烧效率有关。颗粒物及组分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在构建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时需予以考虑。本研究实测所得PM2.5/PM10和BC/PM2.5比值分别为1.00±0.01和0.03±0.04,均远高于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推荐的燃煤电厂相应比值0.3和0.002,采用现有清单编制技术手册的相应比值可能低估了燃煤电厂细颗粒物和黑碳排放,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