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32篇
综合类   1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扭折又称膝折,系指一组面理(层理、劈理、片里)急剧旋转和弯折的构造现象。C.T.Clough(1897)将两条以上扭折面组成的构造带(即扭折带,kinkband)称为应变带。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微(薄)层的均质岩石(如板岩、千枚岩、片岩)中发育有扭折带,它们可以是面理在一定方位上忽剧弯折、破裂面(剪节理)、矿物充填的裂隙,也可以是应变矿物组成的变质带等一种类型所显示。就在显微镜下,同样发现一些矿物(云母、石英、方解石等)晶体呈显出类似的变形纹。不仅如此,大型扭折构造在区域地质测量中也有发现。这样,在构造地质学中,扭折带作为一种形态构造类型就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1984年,笔者在大安石棉矿区实地考察中发现蛇纹石石棉、水镁石石棉和透闪石石棉  相似文献   
32.
东昆仑—北巴颜喀拉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地域依据地质构造差异所划分的昆北断褶带、昆中隆起带、昆南断褶带及其南邻的北巴颜喀拉褶皱带,在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环境、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分布规律上都各具特征,但其时空演化上具密切的内在联系,构成了极有远景的金属成矿省(带),是浅成热液金—多金属矿和砂金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3.
讨论了秦岭地区3 个重要成矿系列,即古老基底岩系在长期隆升边界拆离和相关热事件影响下形成的金矿成矿系列,晚古生代陆缘裂陷盆地中与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并在随后造山期演化中形成的铅锌铜金银成矿系列和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小侵入体有关的钼多金属金银成矿系列。研究表明,成矿系列是区域成矿的一种普遍特性,成矿系列分析是研究成矿规律的一种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初步总结出东昆仑地区与中性、中酸性、酸性岩浆岩、碱性花岗岩有关以及以沉积岩为主岩的5个成矿系列,这是对本区金及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5.
潼峪金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区域多期变形-变质作用,与区域复背形-剪滑断裂带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的后期改造富集,是一同生构造型金矿床。矿床形成演化分为四阶段:Ⅰ.矿质准备阶段——初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进变质一混合岩化,热力化学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局部初始富集;Ⅲ.矿床形成阶段——区域褶皱,形成顺层及切层剪滑断裂,在动力作用下,金分异及定向迁移而聚集成矿;Ⅳ.矿床叠加改造出露阶段——地块抬升,矿床又经断裂活动,动力机械分异作用等改造。热-动力成矿作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具主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热液金矿床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不同温压条件下金在铝硅酸熔融体、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岩石(矿物)中再分配的实验资料,为研究热液金矿床中金的迁移形式、富集方式和成矿参数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东昆仑中带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东昆仑是我国地质矿产研究相对薄弱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成矿带。初步研究结果,东昆仑中带金矿主要表现蚀变构造岩和隐爆角砾岩型两种矿化,局部有夕卡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出现,成矿具深源、浅成特征,金的矿化主要发生在中温阶段,金矿成矿主要受北西向带及脆性复合断裂构造和印支期闪长玢岩为主的浅成-超浅成中性岩两种因素控制,其总体区域地质背景受制于古特提斯北侧活动陆缘。  相似文献   
38.
东昆仑中带印支期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昆仑中带印支期浅成一超浅成岩浆岩由闪长玢岩、角闪安山岩、细粒闪长岩和陷爆角砾岩组成。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该类岩石属于浅成一超浅成的高钾钙碱性系列,是印支期古特提期洋壳向北部柴达木块俯中-磁撞构造环境下,活动陆缘火山弧区岩浆活动拉物。  相似文献   
39.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约为八分之七),其物质组成为地壳体积的85%。它在发展演化上的方向性、阶段性和不可逆转的本质,以及所铸就的历史和非历史范畴的典型表现,都深深吸引着人类的思维。前寒武纪地质特征的时空变化,根本上取决于早期地球总体构造条件演化。因为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的构造物理条件都制约着各类岩石和地层的展市格局,以及它们的构造变形特征;而构造变形特征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构造层次、构造相、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的历史过程。可以说,。前寒武纪构造始终就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它促进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40.
成因和产出构造地质条件不同的岩浆,具有不同的热动力条件,表现为主动侵位和被动侵位两种不同类型。不同侵位类型的岩浆在其物态演化过程中都经历了纯粘态—塑粘态—塑态—固态四个阶段,先后产生了流动构造、塑性构造和破裂构造等类型。同时,在高热动能岩浆长时间作用下,近岩浆部位的围体中也形成了各类构造变形(同生构造)。这各类原生构造在不同条件下发育程度不同,其组合就构成完整的或不完整的构造序列,组合形态(构造型式)也多种多样,但分别归于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的组合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