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示意性算例,对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影响场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的主要环节作了概要说明,给出了算例的主要计算结果并对其作了定性和初步的讨论分析。主要观点和结论是:本文的计算结果较好地定性反映和印证了人们对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特征(如上盘效应、竖向效应、Fling Step效应和速度大脉冲现象)的现有认识水平,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关于位移峰值场的计算结果对于估算近断层地表破裂带的位置、长度和宽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为基于谱比方法研究海底地震动场地效应,选取日本DONET1台网的20个海底台站2014—2021年记录的1634组地震数据,对其进行筛选和处理后,利用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方法考虑不同布设对海底5组节点台站(KMA、KMB、KMC、KMD、KME)谱比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MA与KME节点台站具有相似的场地特征,KMB与KMD节点台站分散布置在2种场地,KMC节点台站场地与其他节点均不相似,这与长期地质调查结果相似;海底台站谱比曲线呈多峰值现象,其中KMB、KMC、KMD分组台站利用HVSR方法识别的主频变异性较高,KMA、KME分组台站主频较稳定;相同地形条件下,布设方式相同的海底台站谱比曲线随频率分布相似,海底复杂场地条件下,采用装沙沉底方式布置的台站识别场地条件时出现偏差;海底复杂因素对掩埋沉箱方式布设的台站谱比曲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频率<5 Hz的低频处;海底复杂因素对未埋入海底台站谱比曲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频率为5—10 Hz的高频处。研究结果可为海底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场地条件和断层距对地震动参数及其与结构响应参数相关性的影响,本文基于NGA数据库中5 266条水平分量地震动记录,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和断层距下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结构响应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和断层距对绝大部分地震动参数相关性会产生明显影响,但存在一些参数的相关性几乎不受场地条件和断层距的影响;以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发现在不同场地条件和断层距下,结构响应参数与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变化明显,这表明在研究结构响应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时需要考虑场地条件与断层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南海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交汇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考虑并关注潜在地震对南海区域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陆地地区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但是针对海域的工程地震研究还比较少,地震动参数特征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尚是空白。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分析了南海及临区的地震构造,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表明:(1)南海北部历史上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该区域的近海工程要考虑琼粤滨海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引发的地震影响;(2)南海中部区域要更加关注台南至菲律宾吕宋岛西侧俯冲带的影响,该区域地震易发、多发,6级左右的中强震较多,强震和大震也偶有发生;(3)俯冲带地震与浅地壳地震的特征有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对俯冲带板内、板缘地震做专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5.
地表以下30 m深度内的平均剪切波速V_(S30)是广泛用于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场地分类的场地条件参数,但是由于一些强震台站的场地钻孔资料不完备,无法获得V_(S30)参数,从而影响和限制了台站获得的强震记录被深入挖掘和广泛应用。以中国四川、甘肃地区强震台站的场地资料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场地卓越周期T_0与场地V_(S30)的关系,建立两者的经验模型。将本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相比表明:本文估计的V_(S30)在表征场地放大方面具有优势,其与场地放大系数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且其对场地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更符合场地条件对场地放大影响的物理本质;本文方法估计的V_(S30)可以显著减小中国川甘地区场地放大系数的标准差,特别是在周期0.3 s时,减小幅度可达19%。此外,依据不同地区的场地资料,建立了根据场地周期T_0估计V_(S30)的经验模型,不同地区比较表明,经验模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别。结论表明,本研究方法可为缺乏详细场地钻孔资料地区估计V_(S30)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本文使用与文献[1]相同的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某城市设定矩震级为MW=6.75的活断层产生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主要定性计算结果是:正倾滑断层(倾角δ=75°)产生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上盘效应、F ling Step效应、速度大脉冲效应和竖向效应。表明本文采用的震源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实际应用于预测城市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影响场。  相似文献   
37.
汶川地震近场加速度基本参数的方向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进军  谢礼立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581-2589
以2008年5月12日的Ms8.0级汶川地震强震记录为基础,根据场地条件和断层距,选取198组三分量近场加速度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破裂传播方向的位置将其划分为破裂前方和破裂后方两类场点.为了考虑破裂传播的方向性和地震辐射图对地震动不同分量的影响,将每组地震动的两个正交水平分量旋转成为垂直断层走向和平行断层走向的分量,然...  相似文献   
38.
南海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交汇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考虑并关注潜在地震对南海区域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陆地地区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但是针对海域的工程地震研究还比较少,地震动参数特征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尚是空白。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分析了南海及临区的地震构造,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表明:(1)南海北部历史上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该区域的近海工程要考虑琼粤滨海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引发的地震影响;(2)南海中部区域要更加关注台南至菲律宾吕宋岛西侧俯冲带的影响,该区域地震易发、多发,6级左右的中强震较多,强震和大震也偶有发生;(3)俯冲带地震与浅地壳地震的特征有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对俯冲带板内、板缘地震做专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9.
特殊长周期地震动的参数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软土层场地类谐和地震动是两类特殊的长周期地震动,当前的规范均很少对这两类地震作用进行具体的规定。研究了近断层脉冲型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幅值、幅值比(V/A,D/V)、傅里叶幅值谱和反应谱的差别,分析了相位角和作用循环周期数对简单脉冲的影响,并用于解释两类特殊地震动的工程特征。以集集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分析了两类长周期地震动的傅里叶谱和反应谱特征;将平均加速度和位移规准反应谱分别与规范设计谱进行了比较。建议设计谱在长周期段考虑近断层作用和软土场地面波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倾斜断层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上下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  谢礼立  胡进军 《地震学报》2008,30(3):271-278
首先介绍了具有加权平均意义的均方根距离Drms. 与断层距Drup和发震断层距Dseis相比, 均方根距离可以真实地反映观测点与倾斜断层的整体靠近程度. 然后利用断层距、 发震断层距和均方根距离, 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对1999年集集地震加速度峰值的上下盘效应进行研究. 残差分析表明上盘的加速度峰值明显大于相同断层距或发震断层距处下盘的加速度峰值, 而相同均方根距离处的上下盘观测点的加速度峰值没有明显差异. 这说明上下盘效应是一种由于倾斜断层的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 因此进行地震动衰减分析时, 如果采用均方根距离作为观测点与断层之间的距离标准, 上下盘效应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