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SZ-GNSS CORS覆盖范围内的定位精度进行检测,可确定系统设计是否达标,使各类卫星定位作业模式的针对性更强,经济效益更高.本文对SZ-GNSS CORS的平面定位精度检测方法和检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SZ-GNSS CORS中RTK观测模式下X和y方向的内附合中误差为5mm左右,外附合中误差为11 mm左右;动态规则几何轨迹的检测结果良好.平面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苏州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对GNSS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标准Morlet小波变换(NMWT),并将其作为调和分析的工具应用于实际的数据处理中.NMWT不需要逆变换就能直接识别并提取出信号的周期项.在不经过潮汐及气压改正的情况下,对超导重力仪观测的重力变化序列进行NMWT,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出振幅为1 nms-2的最基本的径向球形振荡(0S0)信号,从而将传统的在频域计算Q值的方法转换为简单的时域计算.结果表明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是一个分析自由振荡信号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GIS专业领域中苏州地区近年来的应用需求分析,以及对GIS专业实践系列课程的梳理,引入在企业产品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以某一实践性主题贯穿于从空间信息采集到城市三维可视化实现的全过程。通过这种系统规范的训练,达到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本流程特色明显,针对性强,实施方案具体、明确,具...  相似文献   
34.
基于CIWLDI方法的苏州湿地景观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改进的基于空间最小景观单元的反距离权重景观开发强度法(CIWLDI方法 ),通过累积效应整合不同的土地利用分类,从能值的角度反映湿地生物完整性,客观有效地评价大面积湿地的景观健康。研究表明:大部分健康良好的湿地分布在苏州市郊,受到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相反临近重点开发区域的湿地则退化严重。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不同湿地之间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单个湿地内部的健康差异情况。在缺少现场观测数据的条件下,仅使用土地利用分类图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范围湿地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35.
摄影测量学课程群实验教学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辉  袁铭  张序 《测绘科学》2012,37(3):198-200
针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群的课程间缺乏统一协调、实验教学中存在大量重复或者脱节内容、工程实战性弱等问题,本文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与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获得了更好的综合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6.
在指出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摄影测量学与其他先修课程之间的整合,构建由浅至深的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外,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将实验教学由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教学实践结果证明,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7.
以巢湖湖底有机碎屑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有机碎屑中总有机碳的测定,研究了利用好氧强化降解湖底有机碎屑.研究了有机碎屑的可生化性及好氧强化降解湖底有机碎屑的效果,并讨论了有机碎屑的浓度及曝气量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处理的有机碎屑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在反应30 h左右,降解达到了平衡,总去除率达到了50.69%,降解速率常数K25为0.19 h-1.有机碎屑的浓度以及曝气量对降解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强化好氧法与传统的对底泥处理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快、更好的效果,为预防及治理水体黑臭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
滆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浅水型湖泊,为了解其治理后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规律,2013年1 12月对其北部区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3属61种,春、冬季以栅藻(Scenedesmus)和小环藻(Cyclotella)为主要优势种属,夏、秋季以微囊藻(Microcystis)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为主要优势种属,采样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值为90.6 mg/L,出现在8月份,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植被覆盖区低于敞水区.环境因子分析表明:总氮浓度、总磷浓度、水温是影响滆湖北部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比较相同月份湖区内部菱角芦苇区和未治理的敞水区的平均生物量,菱角区生物量较敞水区低约72.7%~91.1%,芦苇区生物量较敞水区低约63.9%~83.7%.在8、9月湖区内敞水区暴发水华时菱角区浮游植物生物量仅为敞水区的14.6%,芦苇区为敞水区的30.3%.  相似文献   
39.
秋季聚积蓝藻打捞对蓝藻生长及水质影响的原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巢湖西北半湖近岸设置3组小型围隔模拟秋季湖岸带蓝藻聚积,并用单片鳃式过滤器原位打捞蓝藻,研究秋季打捞对蓝藻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营养盐、藻源性有机物的控制效应.初始围隔水体叶绿素a浓度为309.5±3.7μg/L,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3.32±0.14和0.30±0.04 mg/L.蓝藻衰亡分解释放的藻源性有机物为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荧光有机物以类蛋白物质为主.经过打捞,浮游植物生物量削减了41.7%,解除了蓝藻生长"密度制约",24 h细胞分裂频率及原位生长速率均增大,说明打捞在短期内增强蓝藻细胞生长活力,减缓藻源性有机物的释放.与秋季蓝藻衰亡趋势一致,实验周期内围隔中叶绿素a浓度逐渐降低,秋季打捞不会造成蓝藻水华再次暴发.打捞通过削减蓝藻生物量,使水体初级生产力、氮、磷、高锰酸盐指数得到显著控制;而且打捞还可以控制藻源性有机物的释放,使藻源性大分子有机物更易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因此,在秋季对湖岸带聚积蓝藻进行物理打捞,不仅可以控制蓝藻生物量,还可以有效控制营养盐和有机物的释放,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0.
论证了用3维可视化作为我校GIS专业的特色方向.对3维可视化的实践性教学提出实施方案和具体技术流程.通过完善和改建相应的实验室,完成校内的GIS特色方向的教学和实践;通过与多个教学实习基地的产学研合作,使得同学们在实习基地进行进一步的训练,以承担生产任务的方式完成3维可视化的最后阶段.实践表明,该特色方向在专业能力培养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