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梯度法解释复杂二维断裂重力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刘天佑 《物探与化探》2005,29(4):347-350
对以往的二维断裂重力异常的梯度解释方法作了几点改进:①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取台阶倾角α;②直接利用台阶倾角与台阶的水平边界位置来计算台阶的埋深;③将重力二维梯度解释方法推广到复杂断裂模型的解释。文中详细论述了这种方法的原理, 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步骤。该方法比起以往重力梯度解释方法, 应用更加简便而且解释结果更加稳定。用该法成功地解释了某油气盆地的实测重力资料。  相似文献   
32.
班国德  魏伟  宋扬 《地下水》2005,27(2):112-113
通过平邑县城区最近十年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建立水位与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最近十年的城区地下水位进行检验,并预测了该县城区地下水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为加快阳谷茌平煤田煤炭资源开发,近年来投入大量地质工作。通过二维地震测量及钻探工作认证,在矿区地层中又揭露出侏罗纪三台组地层;构造格局由4个升降相间的断块组成;煤系地层中局部出现辉长岩等岩浆岩侵入现象。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24层,可采煤层10层;煤质主要为气煤、气肥煤,少量焦煤、无烟煤;开采条件较好。初步预测埋深-1500 m以浅煤炭资源量86.5亿t;埋深-1500m以深煤炭资源量130.5亿t,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34.
地球介质的物理属性(如速度)隐含了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信息,因而获取高精度的地下介质模型是探测内部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地震观测记录的振幅、相位等全波信息来重建速度和密度等介质参数模型,被认为是建立高精度地下介质模型的最有潜力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不但是石油勘探地震成像的主要研究方向,而且在结构地震学获得了较高关注和初步应用.随着该理论的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波形反演方法已被应用于大陆尺度以及全球尺度的壳-幔结构探测,并成为探测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简述了全波形反演理论研究及应用进展,包括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目标函数构建、迭代优化方法、初始模型建立等;然后介绍了全波形反演方法在澳大利亚、东亚、欧亚大陆以及全球尺度的上地幔结构研究,并分析其探测壳-幔结构的效果;最后给出算法的优化策略(例如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目标函数、寻优算法等),时间域或频率域的多尺度反演策略,结合其他反演方法(如走时反演)的多手段联合反演策略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将是全波形反演方法突破计算瓶颈并在内部结构成像广泛应用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5.
张冰  符力耘  魏伟  管西竹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0):3373-3388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卡拉汶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但其地质条件复杂, 普遍存在异常地层高压分布,特别是该区区域盖层-中深层巨厚的Muderong页岩层内存在局部异常高压带,给石油钻井带来巨大困难.本文根据卡拉汶盆地北部地区10余口井的实测地层压力资料、声波测井数据和联井地震剖面, 研究该页岩层内异常压力千赫兹尺度声波响应的衰减特征,及其与地层有效压力之间的关联计算模型.通过联井地震数据的井-震相关性分析进行井-震过渡,研究井旁地震数据在异常高压带的衰减特征,及其与地层有效压力之间的关联计算模型,从而实现井震资料联合进行地层压力地震外推反演.研究表明,Muderong页岩层地层有效压力与井中声波速度/阻抗品质因子和井旁地震阻抗品质因子具有良好的正向相关性,根据二者交汇数据拟合经验公式反算得到的各井有效压力结果基本反映出实测有效压力曲线的变化特征.卡拉汶盆地北部地区地震数据具有良好的井-震相关性,地震资料品质相对可靠,确保了声-压相关分析的井-震过渡.最后,通过地震阻抗品质因子与地层有效压力之间的关联计算模型,进行该区异常地层压力地震外推反演,预测结果与钻井证实的异常压力分布特征基本符合.本研究为卡拉汶盆地中深部区域盖层局部异常高压带的地层压力外推反演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二维菲涅耳带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研究证明CRS叠加能提高地震勘探的信噪比,但是能否提高分辨率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CRS叠加孔径.本文详细探讨了地震波反射过程中菲涅耳带的特征,认为起伏地形下菲涅耳带可以采用椭圆予以近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菲涅耳带来确定CRS叠加孔径的方法,并应用于泌阳凹陷陡坡带的地震剖面.结果表明,由于菲涅耳带确定的叠加范围使地震信号的能量达到最佳,相对于CMP叠加,菲涅耳带CRS叠加同时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特别显示了中深部较弱的地震信息,而常规的CRS叠加则只在于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改善浅部的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37.
给出了北斗卫星单系统和多系统融合非差精密定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别,并结合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观测条件下,两种方法定轨精度基本相当,GEO卫星三维定轨精度能达到1 m左右,IGSO和MEO卫星能达到0.2~0.3 m,3类卫星径向轨道精度优于10 cm。  相似文献   
38.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布格重力和航磁资料系统处理、研究、解释,确认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壳深部存在近EW向、NW向和NE向3组断裂系统。近EW向断裂是深部主要断裂系统,大部分断裂深及30km以上,其中有些断裂是以往很少为人们关注的; NW向断裂分布也比较广泛,但深度相对较浅,大都在10km左右,不超过20km; NE向断裂虽然地表出露最广,规模最大,但只有广州-恩平断裂可深及30km 以上,大多数也相对较浅,特别是以往一些被称为深大断裂的断裂只有10km左右深度,不超过20km。上述工作新成果同传统概念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大断裂格局有较大改变。本文提出“新构造期深大断裂”的新概念及理论分析、解释这种格局的改变。并认为它对研究新构造、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找矿、找水、地质灾害等方面或具有科学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还阐述了近EW,NW和NE向3组断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认为前二组断裂活动较NE向断裂更活跃或更新一些。  相似文献   
39.
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空间离散化为25 m×25 m的栅格;在对土壤流失方程RUSLE进行实例化的基础上根据各算法生成各因子栅格图,借助GIS地图代数运算,实现了该区的土壤流失估算.研究区2002年土壤流失轻度以上面积为1 203.574 3 hm2,占研究区总流失面积的18.02%.总土壤流失总量为91 397.506 t/a,年平均流失模数为l 369.070 5 t·km-2·a-1,按照流失等级划分标准,属于轻度流失.对该区三种治理模式-加速治理型、传统经营型和稳步发展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过程与土地利用和治理强度密切相关,轻度与中度侵蚀面积有明显的滞后增加趋势,加速治理型模式是促进该区农牧业发展和水土保持良性循环的最佳模式.在RS、GIS支持下可以掌握土壤流失面积和流失量,为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流失模拟控制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空间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晓旭  赵军  魏伟  颉斌斌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1):1535-1545
以中国2853 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1990、2000 和2012 年的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数据和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GDP的变化率,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EEH)模型,分析了EEH的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统计Local Moran's I 和Getis-Ord Gi* 指数评价EEH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自1980 年以来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呈现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和中东部地区较低;③中国县域EEH 1980-2012 年间逐步得到改善,EEH空间关联度总体相对稳定,但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