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71.
夏军  陈进  佘敦先  骆文广 《地理学报》2023,(7):1608-1617
国家水网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分析中国气候、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等地理特点基础上,探究了变化环境下中国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了国家水网规划布局及典型水网成效,探讨了国家水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和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影响愈来愈凸显;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供水质量及保障程度、洪旱灾害防御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国家及区域水网是应对环境变化影响、显著提高供水灌溉保障程度和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天然河湖水环境质量,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大举措。但需要从区域“水—土—气—生”及“人—地”关系协调,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科技和管理创新,受水区不仅应该加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守住本地水资源的主体地位,与外调水联合调度,提高水网工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72.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比傅里叶变换有更好的算法性能,是射电干涉成像的基础算法,但因为天线阵列的不规则采样,需使用网格化算法将可见度数据重采样到规则的网格上才能应用。基于卷积的网格化计算具有密集型和迭代型的特点,特别是处理海量可见度数据的情况下,高性能的网格化计算对整个成像过程加速尤为重要。为了缓解数据处理的压力,在现有处理整块数据和支持多核计算的算法基础上,拓展应用Dask并行计算框架,不仅将数据分块并分配到多线程上,提高数值计算效率,而且动态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策略优化了网格化的实时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多核中央处理器利用率显著提高,即使增加数据量,也能进一步提高网格化算法的性能。分布式任务调度能够将单(多)测量集的网格化弹性缩放到单(多)机系统,充分发挥集群的规模化优势。  相似文献   
373.
以管道横穿一滑坡工程实例为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管道横穿滑坡的力学数值模拟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对管道受力变形进行模拟研究,并采用静力学解析计算的方法,对管道变形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管道临界破坏时管道的应变及应力和滑坡位移等特征。两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均表明:管道横穿滑坡时,管道两端最易发生破坏。滑坡体管道正中部位变形最大,两侧变形变小,挠度变形曲线表现为正态分布;管道两端应力最大,中部正弯两侧负弯,和两端固定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弯矩形态一致。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管道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更准确。   相似文献   
374.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空间数据共享和服务应用的动态网络设施,包含人、数据、政策、标准和技术五个部分。本文以构建智慧中国空间信息支撑为目标,以用户分析调查为基础,基于国际空间数据框架研究理论体系开展了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通过开展用户问卷调查分析和多角度综合评估,分析了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据和服务等技术层面内容,但相对忽略组织措施和公共政策等非技术内容的现状,提出了下一阶段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任务,并从政策、组织、财政、数据、沟通五个方面分解任务,为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75.
斜直带油气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阳地坳陷为例,概要论述了 断陷的结构特征,把斜坡眼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第三系构造-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地层超不整合油藏,构造-地层油气藏及前第三系的地层蚀不整合油藏为特征;  相似文献   
376.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理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玉米晚熟品种吉单159三叶期幼苗进行6 ℃、10 ℃低温处理3天、6天,发现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377.
海南岛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本文用Lieth法估算海南岛的农业气候生产力。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海南岛,植物的气候产量高,农作物的增产潜力至少为现在生产水平的一倍以上。水分是海南岛(尤其是西南部)农业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灌溉来补充所欠缺的水分(全岛平均每公顷需灌溉1778吨水),可期望达到最大气候产量。   相似文献   
378.
泰安市降水特征与水资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泰安市1951~2002年降水资料,利用Excel图表分析得出泰安降水分布特征和未来趋势。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分布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少于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利用1951~2002年月降水量和月气温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发经验公式,计算出陆面蒸发、蒸发系数和可利用降水系数,得出泰安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降水变化特征基本相似,春季是泰安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分析1984~2002年泰安地下水埋深资料,得出地下水位的变化基本随每年降水量的多少而升降,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地下水资源相应减少,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提出缓解和解决水资源缺乏的两个有效方法,人工影响天气增加降水量和开源节流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379.
广西涠洲岛地处世界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其造礁石珊瑚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近30年来涠洲岛的造礁石珊瑚资源呈逐年下降趋势,正面临生物多样性衰退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威胁。本研究针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衰退区域,参照珊瑚礁生态恢复潜力评估决策流程进行恢复可行性评估和恢复策略探讨。结果显示,该区域有造礁石珊瑚5科10属21种;表征海水水质质量的6项指标均在 I类水质标准范围,且常年处于贫营养化;大型海藻覆盖率不足1.00%,90.00%以上的珊瑚礁鱼类为杂食性,且该鱼类种群结构有利于调控大型海藻的暴发性生长,与大型藻类和浮游动植物的多样性相适应,适宜珊瑚生长。但该区域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仅有5.60%,底质类型57.27%为礁石,34.30%的底质为非稳定的碎石和砂,珊瑚幼体补充量平均为3.17 ind/m2,珊瑚幼体更新缓慢。以上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潜力,但珊瑚覆盖率低、幼体补充量少以及部分底质结构不稳定是限制涠洲岛珊瑚礁自然恢复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人工干预。在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园艺式培育珊瑚苗种、批量珊瑚原位种植和构建人工珊瑚礁立体生境景观应是涠洲岛珊瑚礁生态衰退区的主要人工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380.
断层面形态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认识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在东营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不同断面形态的情况下,断层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幕式(非稳态)充注条件下,断层面的形态对中浅层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S形断层面最有利于断层上、下盘砂层油的充注,这时油在砂层中的运移速率较大,而凹形断层面则有利于断层下盘砂层油的充注,凸形断层面有利于断层上盘砂层油的充注;(2)越陡、弯度越少的断层面越有利于油的运移,即通常所认为的凸形断层面对油气运移起到发散作用,凹形断面起到油气运移汇集作用从模型试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