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3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探究不同加载方式下煤岩体孔隙周围的应力分布规律,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含有不同孔隙形状的煤岩体骨架模型,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单轴、三轴压缩实验模拟。结果表明,球状孔隙结构在单轴压缩条件下,上下区域表现为拉应力集中,左右区域表现为压应力集中。不同倾角的椭球状孔隙结构其长短轴区域的应力集中类型不同。单轴压缩过程中,轴向加载速度影响球状孔隙周围的Mises应力峰值和σ1应力的变化;三轴压缩过程中,孔隙结构依然经历了压密、弹性、塑性和破坏4个阶段,较低的围压条件使得弹性阶段“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力-时间”曲线高度重合。从微观角度为煤岩体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2.
为了定量研究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以云南省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高边坡局部开挖剖面为对象,利用徕卡ScanStation C10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瑞典ROMER RA-7520-2六轴关节臂三维测量仪进行扫描,得到了开挖剖面和泥化夹层的原始点云数据;然后采用Cyclone和Geomagic Wrap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分析了泥化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层面产状、间距、层面粗糙度和几何形态。结果表明:大部分泥化夹层横向分布于整个扫描剖面,少数呈局部分布;泥化夹层的平均倾向为196.41°±5.51°,平均倾角为22.27°±2.23°,间距在3.7~49.1 cm之间,平均值为(20.4±12.0)cm;不同层位及同一层位不同横向位置的泥化夹层厚度都不等,最厚约20 mm,最薄小于1 mm;泥化夹层顶面局部典型区域的平面拟合偏差在-22.4~32.5 mm之间,沿夹层倾向的粗糙度系数在5.67~16.77之间,平均值为10.11±3.25;泥化夹层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在5.14~5.86 cm-1之间。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是可行的。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高边坡的泥化夹层具有宏观整体上相对平直、相互近似平行、非等距分布、间距小、层数多、厚度薄,细观上顶面粗糙底面相对光滑、三维形态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CBM) field,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CBM sca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testing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authors used the high-tech technologies such 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and CT scann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itu and integrity of rock samples and acquir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T scanning experiments of coal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to rapidly obtain the pore typ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connectivity, effective poro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re fissures and other refined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samples of middle and low rank coal in Shenfu block and high rank coal in Shizhuangnan block. So a set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that can be applied to coal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coal rank was formed.  相似文献   
44.
莫知 《海洋世界》2010,(8):43-45
<正>在医学上,CT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技术。CT即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仪利用X线对人体某一范围进行逐层的横断扫描,取得信息,然后再经由计算机处理后获得重建的图像。所获的图像为人体的横断解剖图,最终可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三维的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45.
46.
作者参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91年60号出版物规定的实践中放射防护原则,设计CT扫描中患者及公众放射防护方策,通过优选予置扫描参数和适时扫描参数,降低CT 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并业已经过辐射测量实验结果的证实。对此,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7.
48.
山西板内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记述了在扶余油田采用井间电磁波和声波CT方法进行的试验。阐述了试验的意义、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实施方案及成果几方面。试验结果表明电磁波的工作频率应降低到至少几百KHz以下才能适于油田应用。100m井间距的声波成像获得了成功,两个油层均有清晰显示。最后,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
简要叙述了电磁波CT成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诸如机场跑道、隧道工程和高层建筑地基评价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激发和观测电磁波能量的衰减,利用CT技术重建了地下介质在观测平面内相对吸收系数的二维分布图象,这些图象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地下介质的构造形态、地层界面、风化壳以及破碎带的分布特征,在岩土工程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