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丽英  刘正军 《遥感学报》2011,15(3):554-567
基于七参数正形变换的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了机载LiDAR条带平差,算法借鉴了Robert(2004)的最小二乘表面匹 配思想,通过引入高斯–马尔科夫模型改进了原有算法,得到未知参数的最小无偏方差估计。实验采用两组实测数 据,分别考察了引入高斯–马尔科夫模型的必要性、算法效率以及迭代收敛性和算法精度。实验表明:(1)剖面检查吻 合且精度一致;(2)TerraMatch量测匹配精度,理想数据高程匹配误差小于0.05 m,数据质量不理想时误差稍大,但均 能成功匹配。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ETM+影像的黑色条带特征,采用数据叠合和快速傅立叶变换对影像进行处理,实现了对ETM黑色条带进行去除和减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中国大陆地震条带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大陆具备相对完整资料的327次M≥5.0地震,分5个工作区进行了统一要求的地震条带图像扫描,发现96次中强震前存在条带图像,约占研究地震总数的29%.其中震前有条带地震与研究地震的比例分别为:华北地区30%,华东南区29%,川滇地区41%,青藏高原西北缘24%,新疆地区16 %.中强震前出现条带比例最低的是新疆,...  相似文献   
44.
基于ArcGIS的条带剖面提取方法在地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条带剖面提取方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获得垂直于剖面线方向上一定缓冲区范围的高程信息,计算最大、最小和平均高程以及地形起伏度,把地形剖面图对线状地形起伏特征的描述转化为对面状地形起伏特征的描述。该文基于ArcGIS 9.3对三峡地区SRTM-DEM数据进行了条带剖面提取方法研究,实现了基于ArcGIS的条带剖面提取技术流程。应用条带剖面对三峡地区地形地貌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方法可快速提取条带剖面,能准确获取高程属性的相关统计参数,对地形地貌信息提取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5.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的诞生,以及海洋地球物理学及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对这场地球科学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洋技术飞速进步;战后,西方国家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利用这些技术在海上开展了广泛的地球物理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有了许多重要发现.大洋地震带原来是一条裂谷带;大洋地磁场存在以中脊为中心,向两边正负...  相似文献   
46.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使内蒙古东部地震活动再次进入活跃阶段。通过对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余震序列分析表明,序列的空间位置变化不太大,集中发生在较小的区域内,说明该震震源体较小。整个余震序列以NWW向条带分布为主,条带的走向与宏观烈度等值线长轴方向及震源机制B节面方向一致。ML≥3.0余震形成NW和NE两条相互垂直的条带,主震发生在NW条带的北西端。分析余震序列深度剖面图,说明NW向可能为此次地震的主破裂方向。  相似文献   
47.
梅世蓉  薛艳  宋治平 《地震》2009,29(1):1-14
两次特大地震前在不同时段、 不同范围出现了多项相似的地震活动性异常, 它们对预测特大地震具有一定意义: ① 两次大震前10余年, 青藏块体同期出现了两个规模巨大的中强以上地震增强区, 两次大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空区里; ② 两次巨大地震前数年, 形成规模巨大的中强地震活动带, 地震发生在两个条带间的平静区里; 同期形成中等以上地震活动环, 其内部的地震频度、 加卸载响应比及非均匀度等参数甚高, 且随时间而变化, 这可作为孕震进入中期的信号; ③ 两次大震前的震群、 震丛均很显著, 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四个显著震丛环绕震中四周分布, 汶川地震前震群在震中周围形成包围圈, 它们应视为大震孕育进入后期的显示; ④ 大震前数月, 靠近发震断裂带发生少量中小地震或少见的震群。 汶川地震前10个月, 龙门山断裂带北部发生两次青川4级多地震和松潘4.3级地震, 南部康定附近发生3次4级以上地震。 紫坪铺水库区小震群于震前3个月活动十分强烈。 昆仑山口西地震前约1年青海兴海发生6.6级地震, 昆仑山口西发生5.1级地震, 该地震距离8.1级地震约30 km。这些特征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① 特大地震前出现的前兆时空特征与常见的中强地震差异很大, 现行的监测预报体制(分省分片负责)与特大地震前兆不相适应; ② 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不能单纯依靠地震前兆, 必须与地质构造及深部探测紧密结合起来; ③ 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应有新的预报战略、 观测系统与组织机构相适应。  相似文献   
48.
张彬  杨选辉  陆远忠 《地震》2007,27(4):27-35
在前人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学综合预测方法。 首先利用动态图像方法(地震条带与地震空区)大致确定潜在地震危险区; 然后利用中、 强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确定孕震区; 最后利用地震矩快速释放模型和相关长度增长模型判断孕震区是否进入短临状态。 在地震三要素预测中, 发挥地震学典型预测方法的优势, 并且对相关性较小的预测方法的预测结论相互对比、 印证, 以便得出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文中还利用这种综合预测方法对1983年菏泽5.9级做了简略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综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菏泽地震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9.
渤海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地区3级以上地震的扫描分析表明,自1970年以来,该区不断出出3级地震条带或空区等特殊地震活动图像,反映了该区应力场的演化过程。同时,这些条带或空区图像的出现,与外围附近地区的中强地震发生、大区域应力场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50.
鲁西地处化北地台中南部,聊考察裂纵贯南北,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还未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但中强地震发育,小震活动频率,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和条带分布特征。作者试图分析鲁西历史及现地震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以期鲁西地震形势有一个总体认识,对未来地震活动做一大致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