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191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9 毫秒
41.
高佳佳  杜军 《冰川冻土》2021,43(2):580-588
为了解雅鲁藏布江流域汛期极端降水的变化规律,推算一定重现期的极端降水量分位数,通过百分位法、Hill图法、年交叉率法选取阈值,借助广义帕累托分布函数(GPD)对流域极端降水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9百分位时的阈值为流域内各站点的最佳阈值,且各站点超阈值序列通过了M-K的平稳性检验,无明显突变。拟合效果通过K-S检验,各站点拟合的极端降水理论频数和实测频数基本相符。尺度参数的大值区位于流域下游,表明该地区的极值波动大;形状参数正值区位于流域中上游地区,说明发生破纪录降水事件的概率较大,拟合结果与实际观测一致。从5年一遇和10年一遇的极端降水值来看,雅江流域除拉孜站外,其他地区降水极值均超过30 mm,日喀则地区的降水极值达50 mm;各地区20年一遇和30年一遇的降水极值增长的非常缓慢。通过与实际极端降水值对比分析得出,GPD拟合计算出的重现期水平基本符合实际,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2.
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领域国内早期的研究历程,系统解析了岩爆和冲击地压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研究对象(硬岩和煤的承载强度、储能及释能能力、弹脆性)、受力条件(地应力、扰动应力)和边界条件(开挖和开采方法及工序、扰动范围和时效性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均存在根本区别;在表观现象、限定对象、研究对象、赋存条件、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方法、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诱发机理、倾向性判据、划分类型、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也存在很大差异。综上,岩爆和冲击地压是并列的两类地质体动力破坏现象,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各自的定义和内涵。岩爆的定义为发生在深埋隧道(隧洞)、深部矿山巷道及矿柱部位的硬岩弹射、爆裂或崩落现象,伴随不同程度声响;冲击地压定义为发生在深部煤矿中煤抛出现象,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动能,严重时往往伴随震动、巨响、气浪或冲击波。从煤动力冲击破坏的现象与名称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议用“煤冲击”代替“冲击地压”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研究中的7点认识。最后,从研究对象、受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等3个方面讨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即从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的角度研究岩爆和冲击地压,符合深部地质体破坏的全受力路径,同时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问题。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预测预报、监测报警、调控防治中,都要科学认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注:本文因为无法找到与冲击地压契合的英文名称,在英文摘要中同时存在“coal burst”和“coal bump”两种表达)。  相似文献   
43.
讨论非参数回归模型核光滑估计方法,通过广义交叉核实函数自动选取窗口参数,利用几种不同的核函数进行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44.
埋藏学是古生物学和广义古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生物遗体埋藏的规律, 在发展中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现代阶段。该文着重叙述了埋藏学主要创始人l ?A ?叶甫列莫夫和苏联古生态学派在埋藏学方面的杰出责献,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 )在这方面的若干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45.
位场广义线性综合反演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6.
前震和普通震群震源深度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根模 《中国地震》1990,6(4):57-66
本文从强固区模型和地壳应力分布特点出发,讨论了前震和普通震群在震源深度分布上的差异性。分析中国大陆39组震群震源深度数据。结果表明,普通震群多数分布在强度较低的上地壳,前震和前兆震群比普通震群要深得多,可能达到中下地壳,差别显著。为减小测深误差的影响,建议把相对深度特征值△H作为一种识别前震和普通震群的可能标志。普通震群最大深度H_(max)一般≤16km,而前震的H_(max)均>16km。震群的震源垂直尺度△H_1≤10km,而前震的△H_1>10km。震群的最大深度距平值△H_2≤6km,而前震的△H_2>6km。  相似文献   
47.
江西城门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城门山块状硫化物型铜硫矿、矽卡岩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钼矿、铁帽型铁矿和铁帽型金矿的矿床地质持征、控矿因素、主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作用。该矿床有海底喷气或热泉和岩浆热液两种成因,海西、燕山和表生三个成矿期。块状硫化物型铜硫矿属海底喷气或热泉沉积形成,而城门山多金属铜矿是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48.
确定磁性界面深度的广义变分原理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0.
20个月内相继发生的三次四川沐川M≥5级地震构成了马边-永善地震带北段的一组“广义震群”。一致的宏微观震中定位和并不显著的震级差表明它们是同一震源体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原地重复”性中强震事件。三次地震前后,该段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既具有许多相似的规律又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本文强调了深部构造背景对地震空间分布图象的制约;利用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初步解释了地震时间演化的复杂性。对马边永善地震带未来强震危险性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