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apGIS 在地球物理数据成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MapGIS在成图方面的一般步骤作了探讨和研究,并以某地区地面磁测数据作为基础,详细阐述了MapGIS软件在磁测资料成图中的运用,首先将数据准备为可在MapGIS系统中读入的数据格式,然后充分发挥MapGIS空间分析及图形编辑等子系统的功能,绘制磁测数据图件,为其他类似格式的地球物理数据在MapGIS下成图给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能使制图过程得到进一步简化.  相似文献   
42.
Dongsha Island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locate at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east by the Manila Trench. Analyses of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ravity, magnetic and drilling wells data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ree post-fault sequences (Ⅴ, Ⅵ, Ⅶ). Extensive tectonic uplift, magma activity and erosion occurred in Dongsha Island and the adjacent area, where most of the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SCS were still active during Pliocene and Quaternary. Two groups of faults trending NEE and NW were developed during Late Cenozoic. We conclude that three important tectonic movements, especially Dongsha movement(4.4 - 5.2 Ma) and Liuhua movement (1.4 - 1.89 Ma), controlled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in the Dongsha rise; whose deformation in the east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west and whose stress field variation suggests that the tectonic uplift in the study area contributed to magmato-tectonic events correlated to the main collision phases between the East China and Taiwan 5 - 3 and 3 - 0 Ma ago.  相似文献   
43.
总结了复杂形体重、磁异常各种正演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所具备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据此讨论了复杂形体重、磁异常正演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45.
位场边缘识别技术在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关的自动化解释技术却发展缓慢.本文在位场边缘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脊点提取、连接及特征线综合信息提取方法,可促进自动化地质解释的发展.首先,依据脊点的局部性质判断其存在性并计算其位置,采用分类连接、双向连接及排序等技术保证了脊点连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之后,利用脊线方向、脊线笔直度、固定值线方向和固定值线扁度对特征线(脊线和固定值线)进行分区,并通过对特征线的方向、条数以及长度或面积进行综合统计,进一步提取边缘识别结果蕴含的信息.最后,通过实际资料测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随着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应用和发展,不同观测手段采集的位场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根据观测维度、观测比例尺的不同,本文将重、磁力异常数据融合分维度(单维和多维)和尺度(单尺度和多尺度)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多维多尺度重、磁位场数据观测位置、观测精度、数据基准的差异,采用空间域迭代法延拓、加权平均、回归分析等方法将不同观测手段获得的位场数据在同一标准下归算至同一平面或曲面,基于此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维多尺度重、磁位场数据融合方法;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在多维多尺度重、磁数据的融合中效果良好,计算误差小且符合位场数据的特点.本文所提出的多维多尺度重、磁位场数据融合方法适用于航空、地面和海洋观测的重、磁位场数据融合,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位场数据处理中的最小曲率扩边和补空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频率域中进行位场数据的各种处理和转换时必须对网格数据进行扩边或补空处理,而扩边和补空结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位场数据扩边和补空方法——最小曲率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迭代格式,讨论了相关的技术措施.理论模型的补空试验表明,最小曲率方法补空结果的精度高于余弦方法7倍以上;而扩边和补空结果对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结果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最小曲率方法比余弦方法平均提高2倍以上,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数量级.将最小曲率方法应用到实际资料的扩边和补空计算表明,最小曲率方法明显优于余弦方法.上述研究表明最小曲率扩边和补空方法效果好、精度高,可用于任何连续且光滑的数据的扩边和补空计算.  相似文献   
48.
等效源法三维随机点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曲面随机点位场数据的曲面延拓和转换,以磁异常位场数据为例,采用一组磁偶极子作为等效源,置于观测面下方的一个曲面上,把观测磁异常作为这组磁偶极子所产生磁异常的边界条件,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反演磁偶极子磁矩的大小,再根据反演结果正演所要计算的磁异常数据,实现了曲面随机点磁异常位场数据的向上延拓、向下延拓、求导以及化极处理.在数据量较大时,为了提高反演计算的速度,把磁异常数据和磁偶极子分成若干小块,再利用各块磁异常数据分别反演该块数据下方磁偶极子的磁矩,并通过迭代计算来逐步取得更准确的反演结果.模型试验表明,磁异常位场数据向上延拓的均方根误差小于±2nT,向下延拓和化极也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所提出的分块处理方法提高了延拓和转换的速度,实际资料处理给出了曲面随机点航磁异常数据向下延拓和化极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49.
五台恒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银、锰、金及多金属成矿区.区内矿产与中生代岩体分布具有密切关系.而中生代岩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因此,利用重、磁资料研究五台恒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岩体分布及构造单元,为进一步划分成矿远景区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利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技术推断研究区断裂分布,共划分断裂23条.其中一级断裂6条.二级断裂17条;利用剩余异常研究岩体的分布特征,共推断隐伏岩体34处。主要分布在五台山、恒山及灵丘一带:根据断裂和岩体的分布特征及重、磁异常场的分区特征,结合相关的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11个构造区,主体走向为NE和NNE向.研究表明.NE向断裂对构造单元的展布和岩体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并且岩体主要分布于五台山中部NE、NW及近EW向断裂的交汇处.同时位于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处.  相似文献   
50.
西非中南段含盐盆地位于大西洋东岸浅海区,在构造演化的过渡阶段形成了巨厚的Aptian期蒸发盐岩,将该区分为盐上层、盐层和盐下层三个构造层序.而盐岩的遮蔽效应使得盐下层地震反射品质差、盐下层序研究程度低,致使裂谷主控断裂、裂谷规模及展布形态不清楚.本文利用重、磁资料覆盖面广、横向分辨能力强、受盐岩影响小的优势,结合地震及地质资料,研究了西非中南段含盐盆地盐下构造格局.通过研究表明,西非中南段含盐盆地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重新厘定了里奥穆尼、加蓬、下刚果和宽扎4个含盐盆地边界;识别了2个盐下裂谷带及其内部28个盐下凹陷,盐下凹陷呈现垒堑相间的结构特征;推断了盐下一级断裂16条,二级断裂23条,呈现"东西拉张,北东走滑"的力学特征.该项研究成果为该区盐下地震层序再解释、盐下油气战略选区及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