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库布齐现代沙漠景观发育的沉积学及光释光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5条南北向断面上的12个探坑和剖面的考察,分析了现代库布齐沙漠景观及下伏地层结构,发现该沙漠风沙沉积直接覆盖于冲洪积相/湖相沉积地层之上.石英的双单片再生法(DoubleSAR)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库布齐沙漠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最迟分别在距今19和9ka前后开始风沙堆积,在距今7ka风沙活动显著增强,特别是在距今2ka以来,沙漠向南和北扩展,现代库布齐沙漠景观开始形成.库布齐地区距今19,9和7ka前后的风沙堆积可能受到亚洲夏季风衰退的影响,距今2ka前后现代库布齐沙漠地貌景观的形成则更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触发.  相似文献   
42.
本文应用第一作者曾提出的不均匀土中多缺陷桩动力学模型和单因素分析法,对导纳曲线进行分析,获取桩身完整性信息。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康村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大宛齐油田是迄今为止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产层最浅的油田 ,主力产油层段为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的康村组。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资料 ,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深入研究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大宛齐地区康村组砂岩主要由一套不同粒级的岩屑砂岩组成 ,总体上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 ,结构成熟度也不高。主成岩作用是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 ,成岩环境为略偏碱性—中性的干旱环境 ,埋藏深度浅 ,地温梯度较低 ,现今储层正处于早成岩阶段A亚期 ,孔隙度的演化也相应地可分为快速压实、孔隙度快速降低阶段和稳定压实、方解石胶结物快速增加阶段。控制成岩作用的主因素是储层的埋深、储层岩石成分等。  相似文献   
44.
传说中发生于夏朝建立前夕的"史前大洪水"是否在大面积地区广泛存在,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综述黄河中—上游地区古洪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洪水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黄河中—上游大部地区可能在距今4 300~4 000 a时段曾集中发生过古洪水事件,同时该时段的古洪水事件在时间及空间范围上均能与传说中发生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大禹治水"传说相对应。即本文的综述结果能够支持部分前人关于"史前大洪水"事件在黄河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可能真实存在的观点,且本文推测其很可能发生于距今4 300~4 000 a。此外,通过对比研究区周边气候记录,显示黄河中—上游地区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时段对应于全新世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段,因此,本文认为,黄河中—上游大面积地区集中发生的古洪水很可能是对研究区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响应。  相似文献   
45.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耦合模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夏季欧亚大陆东部(15°—50°N,60°—120°E)与北太平洋上空(15°—50°N,180°—120°W)温度场反相变化的现象。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由对流层上层(500—200 hPa)温度定义,反映了亚洲-太平洋纬向热力差异。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FGOALS_gl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讨论了其对20世纪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较之ERA-40再分析资料(1960—1999年),模式很好地刻画出上层温度场的平均态和主导模态的空间型。从趋势上看,模式对北太平洋上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和趋势模拟较好,但未能模拟出亚洲东部陆地上空的降温趋势。从频谱分析结果看,模拟的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2—3,a的年际变率与再分析资料相当,5-7 a周期的变率较弱。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与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相关的亚洲季风区气候异常。在20世纪模拟中,外强迫因子会改变耦合系统的年际变率,在自然因子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的功率谱向低频方向增强,人为强迫因子的作用则相反。自然强迫因子和人为强迫因子在不同时期对亚洲-太平洋涛动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作用不同。在年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能够控制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使其不致过大;在年代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会增强自然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模式上层温度的主导模态受ENSO调制,可能影响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年际变率。因此,模式对ENSO模拟能力的缺陷是制约模式对流层上层温度及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47.
高速公路承载着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高速公路运输安全不但影响公路自身的效益和效率,而且危害社会的稳定和谐,车辆超限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辆几何尺寸超限检测的新方案,研究开发了超限检测系统。系统以激光测距为尺寸测量的核心技术,以激光雷达为主要测距设备,结合其他超载超限子系统的测量设备和数据,可完成对公路上汽车的车长、车宽及货物高度的动态检测。场外实验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准确的测量公路上载重汽车的几何尺寸,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鱼池岭超大型钼矿床主要工业矿体赋存于晚白垩世合峪花岗岩基中,其主要岩石为二长花岗岩和隐爆角砾岩。矿床充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且矿坑涌水量小,不足以对矿床开采构成威胁。工程地质岩组以二长花岗岩和隐爆角砾岩为主,岩矿石在地表基本未风化。岩矿石为致密块状,构造裂隙不发育,充水较弱;岩矿石力学强度高、稳固性好,属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型。矿区地壳活动性差,地震不明显;地表水基本无污染,开发环境良好。矿床地处分水岭地带,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岩矿石稳固性好且风化弱,无软弱夹层。通过分析鱼池岭超大型钼矿床的主要开采技术条件,认为其有利于矿山开发。  相似文献   
49.
鄂尔多斯高原周缘黄河阶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运动和和气候变化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术界对于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中哪个因素是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选择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综述了前人在兰州段、中卫段和晋陕峡谷段3个河段的黄河阶地上的研究成果,结合2万年以来的古洪水记录与古地震活动等证据,对比了河流阶地形成、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的幕式隆升的时间。对比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周缘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时间比较一致,而与气候冰期—间冰期变化之间没有明显规律,这一结果支持构造运动是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0.
针对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模式GAMIL(Grid-point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 LASG)的两个版本GAMIL2(G2)和GAMIL3(G3),评估了其对热带降水气候态以及对流垂直结构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版本模式降水模拟改进的原因以及热带对流垂直结构与降水模拟偏差的关系。两个版本的GAMIL模式都较好地捕捉到了热带降水的主要特征,且G3的模拟结果整体优于G2。新版本的主要改进在于显著减小了热带西北太平洋正降水偏差。水汽收支诊断显示,模式降水偏差主要来源于蒸发项和水汽垂直平流动力项,而后者的偏差则来自于对流强度和对流垂直结构的共同作用。对流垂直结构偏差主要存在于赤道印度洋与赤道大西洋区域,表现为大气低层辐合分量偏小,对流卷出层高度偏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模式较好地还原了典型的“头重型”和“脚重型”对流垂直结构,但依然存在有整体性的对流偏深。湿静力能(MSE)收支显示,热带西北太平洋区域过量的净能量通量是模式垂直运动偏差的主要来源。而对流垂直结构偏深造成的总湿稳定度(Gross Moist Stability,简称G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