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79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980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746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1957~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三门峡市高温天气形势,确定了高温天气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42.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3.
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4.
利用1957~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三门峡市高温天气形势,确定了高温天气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45.
江西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江西省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强度、气候历史地位、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和海温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高温强度在多项指标上均排建国以来第一位;在500hPa环流形势上具有特殊的分布特征;在前期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上具有一些前兆特征,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46.
从副高演变、台风活动及850hPa温度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超历史高温天气的成因,并通过与历史上酷热天气形势的对比,得出一些高温酷热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7.
干旱致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华 《四川气象》2003,23(4):40-43
对高温伏旱致灾机理,影响伏旱灾害程度的因素,伏旱对几种主要大春农作物生长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防御伏旱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8.
河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特征及催化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个降水个例的模拟计算,归类分析指出:不同类型层状云降水微物理过程各有特点,普通存在“播种 ̄供应 ̄机制;我省春季层状云含水量丰富,但自然冰晶不足,人工催化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9.
张连云  冯桂利 《气象》1997,23(5):3-7
根据27架次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影响山东春,秋季降水云系的微特征,计算了探测层以上云中积分含水量,并依据综合分析结果对山东春,秋季降水性层状云的人工引晶剂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冯桂力  陈文选  刘文 《气象》1997,23(12):3-8
利用二维雹云模拟济南地区1996年7月24日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雹云26个主要微物理过程双参数化较细致地描述对流过程的热,动力反馈和微物理特点2。根据计算结果,对该次冰雹过程进行了AgI催化试验,结果得出在云发展初期对暖底雹云实施高浓度的冰晶催化,可起到减少地面冰雹和增加地面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