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评价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02B星)遥感数据的空间特性和辐射特征,并与ETM+多光谱数据主要特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江西桃山花岗岩型铀矿田为试验区,结合航空放射性数据,开展了基于02B星遥感数据的控矿断裂带、热液蚀变带及主要成矿岩体等铀成矿要素的光谱特征识别与提取,并对该数据的地学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2.
采用快速点提取算子SIFT算子提取特征点,减少图像数据量,针对传统Hausdorff距离对噪声、出格点较敏感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并以改进后的鲁棒Hausdorff距离作为匹配测度,利用非遍历而又有效的遗传搜索策略进一步提高了匹配速度。对发生旋转变形和灰度变化的遥感影像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斜拉桥几何非线性效应和材料非线性效应对成桥状态内力、变形和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跨斜拉桥的受力状态中,主要是材料非线性对桥梁主塔和主梁弯矩、位移的影响,而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近10a剑河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从2000—2009年剑河县发生的暴雨洪涝、干旱、凝冻、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及受灾情况。面对气象灾害,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做好防灾准备,农业部门可以调整农作物种植计划,把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交通部门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出是否封闭高速公路的决定,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45.
Z指数方法在小流域洪涝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敏  黄艳  朱宵峰  夏晓丰 《气象科技》2010,38(4):418-422
Z指数方法在洪涝统计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小流域洪涝灾害的时空特点,采用任意连续10天法计算的洪涝Z指数更科学,更能反映实际。通过对流域内单站洪涝指数的确定,并与常规月洪涝Z指数的对比,新方法能较好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较好描述洪涝灾害的强度和起止时间,由其计算而得的流域综合洪涝指数,对历史洪涝个例有较高拟合度。  相似文献   
46.
利用FY2C卫星云图、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冰雹资料,对2009-04-15下午发生在贵州西部地区的冰雹灾害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hPa川西南与滇西北交界处的切变发展东移,配合位于贵州西部的地面辐合,形成有利于强对流云发展的天气背景;特殊的地形起到促进对流云团的发展和持续;对流云团具有穹窿结构特征和超级单体特征结构。  相似文献   
47.
黄艳  张永利  刘志铭 《测绘工程》2012,21(1):30-33,38
提出一种空间性能指标和辐射性能指标相结合的基于点目标的雷达强度影像质量评价方法。利用空间分辨率、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指标对雷达影像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并利用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8.
讨论了一类带有L^1资料并带有Caratheodory形式低阶项的非线性抛物方程熵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9.
50.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1982-2000年的空间分辩率为8 km×8 km的NDVI数据(由NOAA-AVHRR提供)和地面气象资料,联合分析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得出中国西北地区NDVI的年平均值及其历年变化曲线、NDVI年平均值分布图和每隔10 a的差值变化图。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变化时空特点明显:20世纪80年代生态环境的变化波动不大,90年代以来波动变化明显,而且从1998年以后生态环境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生态类型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不同,黄土高原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而青藏高原高寒区与气温的相关性显著,其他分区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关性都不显著;生态环境变化的地域差异性明显,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中生态环境由好到差依次是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干旱区。四个分区1990年比1982年生态环境有所提高,但干旱区退化面积较大,2000年与1990年相比,生态环境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退化面积最大,其次是黄土高原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不佳,而且近年的退化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