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41.
淮北地区煤储层含气饱和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出含气饱和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淮北地区煤储层含气饱和度在区域和层域上的展布特征。结合该地区的控气地质特点,说明煤储层含气饱和度的特征有利于该地区勘探目标区的优选。   相似文献   
442.
火成岩岩性特殊,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裂缝、孔洞发育,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介质储层,定量计算火成岩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和饱和度是评价火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基质、天然裂缝和非连通孔洞组成的储层可以模拟成基质和裂缝的并联导电网络,非连通孔洞和基质/裂缝的组合的串联导电网络。采用密度测井资料求取总孔隙度,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计算裂缝孔隙度,采用密闭取心分析的孔隙度作为基质孔隙度。通过建立以基质、天然裂缝和非连通孔洞组成的储层的三重孔隙解释模型,找到适合于火成岩缝洞型复杂储层的饱和度方程。将三重孔隙解释模型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火成岩储层,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平均相对误差由16.85%降低至12.42%,精度明显提高,为火成岩储层评价、储量计算与地质建模提供了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443.
塔里木盆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军  宋帆 《地球科学》2004,29(3):317-322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 相继发现了一批低电阻油层, 油层电阻率最低达0.4 5Ω·m, 与水层的电阻率几乎相当.通过对轮南侏罗系J、吉拉克三叠系T和哈得逊石炭系C 3套低电阻油层的地质与实验分析认为, 引起低电阻的主要原因是黄铁矿的局部富集、粘土矿物以及高矿化度束缚水等的附加导电, 提出利用毛管压力资料, 建立油藏物性、油层高度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及采用高温高压岩电参数等不同的评价方法, 从而使计算的饱和度提高8%~ 2 5 %, 测井解释符合率上升5 %~ 8%.   相似文献   
444.
不同驱替方式下岩石电阻率与饱和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高含水期老区调整井饱和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拟油田开发过程的岩石物理实验,研究水驱油方式下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与油驱水不同,水驱油方式下电阻增大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的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而呈现出明显的与高、低含水饱和度区间相关的两段式;岩石的润湿特征不同,两段式拐点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wp不同,水驱方式下所能达到的最终采收率也不同。水驱油方式下的I-Sw曲线特征表明,用勘探阶段及开发初期油驱水实验得到的饱和度公式对开发中后期的饱和度进行评价不太合适,尤其是在高含水期,电阻率对高含水饱和度反映能力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这一阶段水淹层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445.
太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及其释放风险评估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利用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IS)等指标来表征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并探讨了太湖沉积物磷吸附容量的空间变化.研究发现:草酸铵提取的磷以及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在梅梁湾东北部至五里湖一带的沉积物中较高,而在太湖南部湖区相对较低,这主要是与附近城市污水的实际贡献有着密切关系;太湖沉积物的磷吸附指数大体上有着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磷吸附饱和度分布与PSI恰有相反的特征;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容量可能主要受到无定形的铁和铝的氧化物控制,也受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用磷吸附指数和磷吸附饱和度来表征的湖泊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指数概念,并应用于对太湖沉积物磷诱发的富营养化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446.
PFAS新型污染物是当前环境水文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但其电阻率特性尚未清楚.为了探究PFAS溶液电特性及砂样含水溶液饱和度与溶液浓度对PFAS污染砂土电阻率的影响.本研究以PFOA为PFAS污染物的代表,设置不同浓度PFOA溶液并改变砂样盒的含水溶液饱和度,利用高密度电法仪监测砂样盒进行电阻率试验,结果表明:(1)砂样被PFOA溶液饱和的过程中,砂样电阻率随着砂样含水溶液饱和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砂样完全饱和时砂样电阻率值降到最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均可用Archie公式较好拟合,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R2均接近1.(2)在砂样被PFOA溶液完全饱和的状态下,砂样电阻率值会受PFOA溶液浓度的影响.砂样电阻率随溶质浓度的增大呈现幂函数关系的下降,幂函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值为0.8977,拟合效果较好.(3)在砂样饱和与非饱和过程试验中,砂样电阻率值会随着介质含水溶液饱和度的改变呈相应的动态变化.对于砂样电阻率与介质含水溶液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用Archie公式很好的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980.本研究获取了砂样被PFOA溶液饱和过程中的电阻率数据,并得到了砂样电阻率与多孔介质含水溶液饱和度...  相似文献   
447.
水合物开采可能诱发海底滑坡或其他工程地质灾害。实现水合物商业化开采需要中长期稳定产气,长期荷载下储层的蠕变特性是地层稳定性评价的基础力学参数。利用南海水合物储层粉黏土为试验介质在压缩加载条件下的系列固结排水蠕变测量试验结果,对粉黏土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含水合物沉积物经历瞬时变形、固结变形和蠕变变形3个阶段;随着加载应力和水合物饱和度的提高,蠕变应变不断增加;修正的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不同应力水平和水合物饱和度下粉黏土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448.
基于2017-10-18航次在胶州湾调查获取的水文、碳化学和叶绿素a(Chl a)等数据与资料,分析了秋季该海域文石饱和度(Ω_(arag(现场)))的分布状况,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秋季航次期间胶州湾表层Ω_(arag(现场))为1.85~2.57,平均值为(2.20±0.24);其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低值位于湾的西部和东北部(2.05),高值位于湾口(2.45),总体上呈现出由湾口向湾顶逐步降低的趋势。除了通过分析Ω_(arag(现场))与温度、盐度和Chl a的相关性来定性确定Ω_(arag(现场))的主控因素外,我们还通过引入总碱度与溶解无机碳的差值作为Ω_(arag(现场))的指征参数,定量确定了影响Ω_(arag(现场))空间分布的主要过程及其贡献。研究发现,陆源输入是影响胶州湾秋季Ω_(arag(现场))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50%),而温度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49.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通常采用阿尔奇公式、双水模型、Wood 方程等方法,这些方法均基于孔隙度的求取,并需要配合岩心分析来获得公式中的有关参数,存在误差传递导致结果不正确的问题.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是以固态形式赋存于地层当中,因此研究适用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评价模型也是解决准确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需考虑的因素.针对沿用油气测井评价方法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的孔隙度和饱和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计算了我国首次采获水合物样品的神狐海域某井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以其中一口井的分析数据为样本训练并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有效地求出了另一口井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其结果与现场孔隙水分析的饱和度基本吻合.避开了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模型建立及参数求取难题.  相似文献   
450.
在常规储层中,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和灵敏的技术,既可以准确评价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三参数,还可以精细刻画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但由于页岩储层致密,干酪根发育,黏土含量高,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复杂,烃的赋存空间和赋存方式特殊,而且存在一定含量的黄铁矿和沥青,导致页岩储层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复杂,基于核磁共振的储层参数的准确评价存在困难.为了了解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在页岩油气储层参数评价中的研究现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评价页岩储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渗透率以及饱和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解决核磁共振技术在评价页岩储层参数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个人认识,旨在为页岩储层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