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叠前时间偏移得到的CRP道集和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最为有效的含油气储层的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对Zoeppritz方程进行简化,给出了计算纵横波波阻抗同时反演的公式。在井资料分析及计算其弹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交会图分析得知利用P波阻抗和S波阻抗交会可以区分岩性,P波阻抗和孔隙度交会可以区分储层,储层和流体因子λ交会可以区分储层的含油气性。通过反演结果提取了研究区沙河子组的含油气储层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其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一致,证明了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对预测含油气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2.
下白垩统AG组2段(后简称AG2段)是苏丹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和最重要的含油层系。本文基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研究,对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2段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结合其沉积期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古气候环境及内物源和外物源发育特征,建立了其断陷期沉积模式。Sufyan凹陷AG组断陷初期为双断模式,南北两侧高陡断层发育规模相当,随着盆地的演化和湖平面的变化,到AG2段进入高水位期,凹陷北部逐渐演变为缓坡沉积环境,南部仍然为陡坡沉积环境。凹陷北部为Babanusa凸起和中非走滑带,为Muglad盆地的盆外物源,凹陷南部以Tomat凸起与Nugara凹陷分割,发育内物源。从钻井和岩心资料来看,凹陷北部以分选较好、细粒沉积为主,在断层下降盘发现中粗粒重力流沉积,反映了北部物源长距离搬运和长期供应的特点,据此建立了断陷后期AG2段北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北部物源为主力物源区;南部临近凹陷断裂带钻井揭示其发育较高砂地比的细粒沉积,显示物源供给的周期性和近源性,研究认为发育辨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类似于扇三角洲,总体物源供给能力较弱,具有近源水下搬运特征。南部物源和西部物源一起,构成凹陷的次物源。本文综合编制了Sufyan凹陷AG2段沉积期的两期沉积相图,建立了立体沉积模式,认为盆地优质储层应以凹陷中部近烃源岩的区带为目标进行寻找。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岩心、钻测井资料与区域地震大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岩石地层划分中的段为研究单元,编制了四川盆地栖霞期—茅口期6张岩相古地理图,详细剖析了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时空演化,并系统讨论了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期—茅口期总体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南高、北东低,由西南向北东依次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陆棚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受峨眉地幔柱、海平面升降变化综合作用的影响,其演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阶段性。栖霞期早期以开阔台地相为主,华蓥山—云阳、安边—宜宾—营昌一带发育深水陆棚;栖霞期晚期的海退作用造就了早期陆棚的萎缩和生屑滩的大面积发育。栖霞期,围绕深水陆棚的台地边缘高部位区域以及沿彭州—江油—广元地区是台缘滩大面积发育的区域。茅口期早期受峨眉地幔柱隆升而在外缘形成张性作用带和全球性海泛事件的双重影响,成为台棚分异的重要时期,发育多个深水陆棚;随后,因峨眉地幔柱持续、快速隆升及其诱发隐伏基底断裂的复活作用,海平面快速下降,早期陆棚持续萎缩,茅口期中-晚期成为了碳酸盐岩滩相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围绕深水陆棚的台地边缘地形较高部位发育大量生屑滩,是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4.
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相比,叠前时间偏移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信噪比和更好的波组特征,特别在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叠前时间偏移的优势更为明显。基于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考虑了地层的非均质性和复杂地震射线的传播问题,提高了对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精度。针对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中的成像难题和原始地震资料品质,通过处理攻关试验形成了以各向异性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为主体的成像处理流程和参数,改善勘探目标层的成像品质。  相似文献   
55.
汶川Ms 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们在松潘-甘孜、龙门山地块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正好经过地震震源区映秀,这为研究地震震源区深部结构提供很好的机会.观测剖面自成都龙泉山,途经都江堰、卧龙,终止于新都桥,全长约400km,台站间距5~10km,34个流动宽频带地震仪共记录到该时间段内5.5级以上远震事件542个,大于等于6.0级为195个.利用该观测剖面记录到的远震P波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方法来研究汶川Ms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结合地震构造背景的分析,探讨引起这次地震的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汶川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根据震源区地表破裂和余震分布及深部结构的综合分析,可以划出震源区下方的地震断裂带.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界面分布特征,发现松潘-甘孜地块及龙门山推覆体中在20~60km深度存在一个厚度约15~20km的低速中地壳,而四川盆地地壳内不存在低速层.该中地壳内的低速层,是引起中上地壳的推覆运动的滑脱层.2)Moho面自扬子盆地(36~42km)跨龙门山(50km)到松潘-甘孜腹地(62~65km)逐渐加深,跨鲜水河断裂又变浅(60km),说明横跨扬子盆地-龙门山-松潘-甘孜地块的该断裂带是地壳厚度的陡变带.该结果揭示了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是碰撞接触模式,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地壳逆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三台油气田中上侏罗统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区内近20口井300多个样品统计分析表明,三台油气田中上侏罗统储层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层系存在差异,齐古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头屯河组要弱.近源沉积、储层稳定性差、岩石成分复杂、矿物成熟度低、分选差、岩石颗粒大小混杂、填隙物含量高、类型多等诸多因素是形成本区储层强非均质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红河—金沙江断裂带,根据地质结构的差异可分为北段羌塘向北叠瓦逆冲断裂带,中段三江—哀牢山向东叠瓦逆冲断裂带,南段河内—中建正反转走滑断裂带。北段和中段均由三组基本平行的叠瓦逆冲断层构成,显示以强烈挤压为特征,但后者相对较弱;南段则经历了古近纪由挤压反转为拉张,形成一些断陷构造,新近纪又反转为挤压,断陷转变为坳陷,形成河内、莺歌海及中建等坳陷。该南段的主断层为正反转构造逆冲带的前锋太平断裂带,与原先人们所认为的不相同。红河—金沙江断裂带的挤压特征总体上由北往南逐渐减弱,其演化受特提斯构造活动所控制。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断坳结构盆地中油气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58.
CO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尚有辩驳的余地.目前CO2是否为气候变化的驱动力还在争论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讨论驱动力的变化应该从加速度也就是增长率的角度来深入.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研究,可以发现CO2增长率(12月减1月)与温度增长率(年均温度之差)的波动节奏一致,但是温度的增长率没有明显的长期趋势,而CO2增长率长期持续升高,表明两者驱动力有些关联又有些区别.计算表明CO2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以及短尺度的现代变化中都落后于温度的变化,它不是温度变化的驱动力而是产物.CO2的增长率的表现可以理解为自然和人为2种作用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前者保证了它与温度的年际节奏一致,后者提供了长期趋势的变化.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对大气的CO2的贡献率为48.4%.  相似文献   
59.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古水体浅,小于10m,湖平面波动频繁,湖泊水位发生旋回变化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岩性细,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紫红色泥岩大面积展布,生物扰动强烈;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具有叠瓦状前积反射地震相;三角洲大面积稳定展布,砂地比值低;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席状砂,不发育河口坝。气候是浅水三角洲展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收缩,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长距离搬运,形成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超过20km,宽度为800~1 800m。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湖泊扩张,受湖泊的阻碍作用,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形成网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15km,宽度为500~1 600m。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广,纵横叠置,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60.
塔东南隆起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晚奥陶世加里东运动,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次构造运动,在中生代以陆内变形为主,受到南北两条主边界断裂的控制,于中生代早期发生伸展断陷,并遭受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了现今两凹两凸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