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测绘学   2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92-2011年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2先后发生了两次异常变化,时间段约为1997-2000年、2007-2010年;根据中国地震台网(CSN)公布的地震目录,收集1990-2012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MS≥3.0的所有地震资料,初步分析了J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文中分别对浅源(深度范围0≤h≤70 km)MS≥5.0、MS≥6.0和中源(深度范围70≤h≤300 km)MS≥3.0、MS≥3.5、MS≥4.0地震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地震活动频次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序列。文中将地震频次时间序列与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2长期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浅源地震活动存在3个明显的峰值,第一个峰值和第二个峰值出现的时间段分别和“98异常”、“07异常”时间段吻合,第三峰值时间段和地球自转速率转变时刻吻合;(2)中源地震活动与浅源地震活动存在差异,前者仅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第一峰值出现的时间段和“98异常”吻合,第二峰值相对于“07异常”出现后移现象,然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显示地震频次时间序列的小波细节系数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段和“07异常”非常吻合;(3)中国大陆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62.5%位于J2异常变化期间、纬度集中分布于J2节点线35.3°附近。这些结果表明:J2异常变化可能会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地球自转速率转变的时刻对浅源地震活动产生较显著影响,而对中源地震活动影响不明显。最后从地球重力学以及J2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方面分析J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显示:1992-2011年间J2发生的两次异常变化的时间间隔大致为10 a,这和地球自转“10 a起伏”变化相吻合,这些结果对中国大陆地震孕育过程规律的认识以及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2.
重力聚点的概念是基于匀质椭球、水准椭球以及参数椭球各自表面重力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在同一个纬度出现相聚的现象于2000年提出,并且当时给出了地球整体密度变化与重力聚点的关系,但是对于三种椭球表面重力曲线为什么在同一纬度相聚的原因、实际地球是否存在重力聚点以及重力聚点的地球动力学性质的阐述等方面都存在不完备性,使得重力聚点这一概念从提出至今仅停留在几何意义或数学性质上.本文将地球动力形状因子J2项作为变量,研究了地球表面重力随J2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该规律与“重力聚点定理”所述内容一致,从而将重力聚点与J2联系起来.由于J2的增加或减小,会导致地球表面重力在全球范围内以重力聚点(地心纬度φ=±35.264°)为分界线从北极向南极呈现出“负-正-负”或“正-负-正”的变化规律,全球地震的总体分布以及某些大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此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53.
地核与固体地球之间角动量的交换虽然可以明显引起十年尺度的日长变化,但两者之间的耦合机制尚不明确.为了对日长年代际变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周期信号进行识别和提取.为此,本文利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精度相对较差的长期日长数据(1760-2018)进行处理,识别和提取出了 7个频率稳定的长周期信号,周期分别为11.7年、13.5年、15.6年、19.4年、22.5年、32.4年和67.4年.此外,基于信号的时域提取结果,计算获得了相应信号的平均振幅,分别为0.07 ms、0.11 ms、0.10 ms、0.21 ms、0.36 ms、0.49 ms和0.96 ms,并对信号的时域变化特征做了初步分析,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与日长年代际变化相关的的物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被我国南极科考采用之后,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北半球版)编制出“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直接为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提供了服务。航线在图上形成封闭环,直观地表达出“环球”概念。  相似文献   
55.
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年和2003年两期GPS观测数据,结合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岸在欧亚框架下的水平运动及在全球框架ITRF2000下的垂直运动特征,并讨论了GPS定期观测与连续观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
GPS单历元定位新算法用于滑坡监测d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滑坡变形较大时,常规GPS静态观测方式满足不了滑坡实时监测的需要. 本文结合滑坡变形的特点,利用GPS单历元定位新方法frac34;单历元阻尼LAMBDA方法,对滑坡实时形变进行了监测试验. 该方法不需要考虑GPS载波相位测量中棘手的周跳问题,每一历元即可搜索到正确的整周模糊度,从而获得监测点厘米级精度的坐标. 采用平滑方法后可以分辨出毫米级精度的坐标和滑动速度,扩大了GPS形变监测的应用范围.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方法的原理,并使用低价位的单频GPS接收机,在江西省一个实测滑坡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相似文献   
57.
剥蚀法计算GPS观测网独立环闭合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根友 《测绘工程》2001,10(1):33-36
在GPS测量中,往往需要计算三角形、多边形闭合差,以便及时发现观测粗差、衡量GPS观测精度。本文提出了剥蚀法计算GPS观测网独立环闭合差,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自动确定观测网中的独立环个数,并计算所有独立环闭合差。它适合各种复杂的观测图形,所计算的独立环个数是唯一的,独立环为观测网中的最小闭合单元,并且环与环之间不出现包含和重复。  相似文献   
58.
GPS单历元定向和测姿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固定边长条件,给出了一种GPS定向定姿的新方法,同时给出了GPS单历元定向和定姿精度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59.
刘根友 《测绘科学》2003,28(3):36-38
在作者提出的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固定边长条件,给出了一种GPS姿态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1)仅利用当前一个历元的GPS观测数据;(2)在单历元法方程中添加阻尼矩阵,克服了LAMBDA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模糊度搜索速度;(3)利用三台接收机的固定边长条件直接平差,可以提高模糊度解算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0.
为对日长年际变化进行更细致分析,利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从日长变化序列中识别和提取出6个主要的年际信号,周期分别为2.3 a(2.4 a)、3.3 a、3.7 a、4.8 a、6.1 a和8.1 a,并基于信号的时域提取结果,计算获得相应信号的平均振幅,依次为0.08 ms、0.05 ms、0.05 ms、0.07 ms、0.10 ms和0.07 ms。仿照提取出的6个日长年际信号,对大气角动量序列中相应的信号进行提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和日长对应的4个高频年际信号(2.3 a(2.4 a)、3.3 a、3.7 a和4.8 a信号)存在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3、0.99和0.91,且大气的激发贡献率依次为99.7%、63.1%、94.7%和69.3%,表明日长2.3 a(2.4 a)和3.7 a信号几乎完全可由大气解释,而大气也为其余2个日长信号的主要激发源;大气6.0 a、8.5 a信号与日长对应的6.1 a、8.1 a信号不相关或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1和-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