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西走廊末次冰期砂楔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河西走廊砂楔主要形成在晚更新世冲洪积砾石层中,楔体内充填的风成砂^14C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的产物,在末次冰期,洒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5-7度左右,较现在低13-15度,这一 估算数据与根据本区芒硝沉积层所推测的气温下降值是一致的,亦与最近有关北半球高,中纬度冰期降温幅度的研究相符合,当时,河西走廊西段年降水量可能达到100-200mm,比现在平均年降水量增加约100mm左右。  相似文献   
52.
关家沟是一条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泥石流沟 .对其需采用工程措施稳沟、拦挡泥沙、排导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3.
雷志义  史正涛 《热带地理》2005,25(3):253-257
海合会6国经济发达,人均国民产值和可支配收入居世界前列,出国旅游高速增长。6国旅游资源以沙漠、海洋和伊斯兰文化遗产、阿拉伯风情为特色。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有大量海合会国家没有的精品旅游产品,对海合会国家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自然环境、宗教文化等方面中国西部与六国还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连带性,公民在宗教信仰上具有共同点。因此,中国西部地区有着开发海合会国家旅游客源的条件,开拓海合会6国旅游市场,吸引海合会国家客源,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长江第一湾成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江第一湾成因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科学问题,近百年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还悬而未决.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和该区有关的地质、地貌、湖泊沉积等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分析滇西北晚新生代以来水系演化和金沙江河谷发育的基础上提出:石鼓附近的长江第一湾是古金沙江支流水洛河汇入古金沙江的河汉;早更新世末期老君山一带东西向隆起的阻挡作用,使古金沙江沿其支流水洛河下游段逆向北流,在三江口与已袭夺了水洛河的川江汇合,至此,现代意义上的金沙江形成了,石鼓附近的古金沙江与其支流汇合处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第一湾”,而三江口附近的“长江第二湾”则是川江袭夺古金沙江支流水洛河形成的袭夺湾.  相似文献   
55.
沈润  史正涛  何光熊  林燕华  徐瑞 《热带地理》2022,42(8):1363-1375
以西双版纳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采用热点分析法提取出生态源地,构建景观破碎化综合指数修正地物赋值的阻力系数,基于MCR模型识别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和优化西双版纳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重要生态源地20个,总面积为7 709.56 km2,占西双版纳州面积的40.33%。2)与夜间灯光数据校正的阻力面相比,基于景观破碎化指数修正的景观阻力面空间分异更加显著,且在廊道空间分布、避开人类活动冲突区、网络连接度和廊道对比验证上效果较好,说明基于景观破碎化校正的阻力面在夜间灯光数据较弱的区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3)生态廊道包括631.73 km的潜在廊道和278.59 km的关键廊道,呈现大半环和小环状相结合的空间形态;生态节点包括20个资源战略点、4个生态战略点、27个生态暂歇点和24个生态断裂点。4)在现有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的自然本底条件和生态格局,优化出“一带一廊四组团”的生态空间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56.
为了将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后地形地貌、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直观展现及其数据的更新与传输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在利用三维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空间数据库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Skyline平台开发出舟曲县城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查询、三维显示及数据管理等,为舟曲县灾后重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巧家盆地黄土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巧家盆地地区金沙江左岸阶地上的厚层黄土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了系统采样和粒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黄土的粒度组成较为一致,以10~50μm的“风成基本粒径”粗粉砂质为主,其含量在26.09%-46.06%。同时〉63μm的砂质也较大,在剖面顶部达到了28.73%,随着地层向下呈现出粗粒径减小,粘粒含量增大的趋势。巧家黄土地粒度频率曲线呈双峰态特征,与长江以南的典型红土有着相似的分布特征。其粒度组成与粒度参数特征反映了风成近源堆积特性,通过将巧家黄土的粒度参数特征与洛川黄土和河流相沉积的相对比,显示其与典型的风成黄土具有相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58.
三江并流区干热河谷成因新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庆忠  史正涛 《中国沙漠》2007,27(1):99-104
干热河谷是青藏高原周边及三江并流区引人注目的、较为独特的地生态现象。干热河谷是构造-地貌-古生态效应、环流-季风-“狭管”效应、地形波-局地环流-降水-焚风效应、植被-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干扰效应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原生性的地生态现象。早第三纪时,三江并流区是斜贯我国广阔干旱气候带的组成部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和西南季风的形成演化,逐渐向暖湿性的亚热带气候和植被演化,进入上新世末-更新世以后,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大江大河溯源侵蚀,河谷深切,在深切河谷下部逐步形成与其纬度位置相当的干旱半干旱生态景观,从古生态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冬半年本区受西风南支急流控制形成干季,夏半年受西南季风控制,尽管带来大量水汽,但受特殊地貌格局影响,在本区形成金沙江河谷等四个少雨区,部分气流沿狭窄平直河谷急速北流一路无阻,水汽被输送到北部地势增高之处形成地形降雨。纵向排列的岭谷地形波,形成明显的降水波状起伏分布曲线,气流越过山岭后下沉气流带来“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人类活动叠加在原已生态脆弱的干热河谷生态系统之上,社会经济发展使其土地利用强度加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朝干热化方向发展。因而,干热河谷形成有着其地史、大气环流、季风、大地貌及地形波效应、植被抗逆性差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并叠加了人类的干扰,是局地地-气-水-生-人交互作用及耦合效应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59.
天山黄土记录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沙漠形成演化是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下风向天山北坡河流最高阶地上的厚层风成黄土的形成时代和>63 μm砂含量变化的研究,确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迟在0.8 Ma前已经存在。0.8 Ma以来沙漠发育经历了基本稳定期(0.8~0.4 Ma)、强烈波动扩展期(0.4~0.13 Ma)和收缩稳定期(0.13~0 Ma)三个阶段。昆黄运动造成东亚大气环流形势的改变,使准噶尔、塔里木盆地等我国西北地区降雨减少,气候显著变干及冬季风强化,盆地中湖泊萎缩消失、大片河湖相松散物质裸露产生的丰富物源为沙漠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沙漠开始广泛发育,沙漠主体形成。  相似文献   
60.
云南高原典型湖泊演化及环境变化初步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省境内7个典型湖泊系统和湖区地貌的科考,湖芯取样140米,同时对部分湖泊采集了底泥样品。对湖区湖岸阶地、层状地貌和相关地层考察研究表明,存在着2~3次明显的高湖岸;湖泊中分布着多层高于落水洞的形成于更新世晚期的螺壳层;蛇山顶部开挖的剖面沉积特征及前人的测年资料表明,蛇山组沉积结束于末次冰期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