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銀河星雲的偏振曾經被人透過阿黑曼(Ohman)或李約(Lyot)的偏振計去做攝影觀測。在分析器(analyseur)的位置相差π/4所拍的兩張照片,就足以决定星雲各區偏振光的百分數和偏振面的方向。我們對於蟹狀星雲作了29個區域的偏振觀測,每個區域的直徑是8″。在那些“無定形”物質的纖維結構不太混淆的區域里,偏振面的方向和巴德(Baade)所發見的纖維的方向是相合的(圖4)。據4000—5000埃和5200—5800埃兩光譜區所得的相同的結果,表現偏振度很强(>40%),這是和席克洛夫斯基(ShMovsky)与奧特(Oort)的理論相合的。瀰漫星雲,因其光輝微弱並有夜天光陪襯,觀測是困難的;雖然這樣,我們在10個星雲的117區里,做了偏振的觀測。偏振化最强的區域,按所研究過的星雲,偏振度可由20%變至40%。如果NGC 7023的徑向偏振真是這團星雲物質的主要特徵,那么觀测到的偏振面的方向和可見的發光細絲相重合,更像是確定的事實了。有些星雲的偏振,不能說是徑向的;但仍能證实偏振面的方向跟隨比較顯著的星雲亮絲。由色餘的测定,基本上表明:瀰漫星雲比較照耀它的星,更藍一點,這和星的距離的函数有系統的變化。觀测的結果和与可見光波長相近的固體質點對於光所生的漫射的情况,是相合的。  相似文献   
52.
截止1980年底,苏联电力统计资料中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49万千瓦,而1976—198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规定,1980年其装机容量应达到1,840万千瓦,现行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年),核电站总装机容量将增加2,132万千瓦.  相似文献   
53.
利用册亨、贞丰、望谟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对龙滩电站水库望谟、贞丰、册亨淹没区30a的气候作出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淹没区气温呈上升趋势,1988年是30a来淹没区最暖的一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温开始上升。若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淹没区30a的气候分为冷暖2个阶段,则前为冷期,后为暖期。其中平均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春季增温幅度最小。最高气温春季增温幅度最大,秋季增温幅度最小。最低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增温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54.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华北盛夏旱涝的环流型特征及其在初夏的预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应用NCEP/NCAR 500 hPa逐日资料对影响华北盛夏旱涝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给出了盛夏旱涝分别与“西高东低”和“东高西低”流型的对应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初夏与盛夏的环流演变特征,得知若在6月500 hPa华北出现异常增高过程时,则盛夏多出现“西高东低”流型,华北少雨;反之,6月华北出现异常低压过程时,盛夏多出现“东高西低”流型,华北多雨。6月华北高压区环流特征与盛夏的环流型相关系数达0.597,与华北中部盛夏降水相关系数为0.562,为初夏进行盛夏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依据。以此为根据建立了初夏对于天津盛夏降水短期气候预测的经验方法,在2002—2004年的业务应用中预报趋势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6.
本站剖面图资料与前汛期降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位德 《广西气象》2006,27(4):24-26
通过统计分析1991~2005年剖面图资料,发现某些气象要素的特殊变化、一些图形的出现或转换与前汛期降水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雨以上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8.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0608,SAOMAI)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60m.s^-1),最低气压为920hPa,利用常规探测资料、风云2C红外云图及T 213资料,对其观测事实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桑美”具有强度强、移速快、结构紧密,“个头”小、风速大、雨势猛、灾害重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气环流的演变、影响台风的天气系统、相关物理量的分布、“桑美”本身的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北极涛动指数及其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根据北极涛动经向振荡的特征构建一个新的AO指数,使其能较好地表现AO的季节变化,并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指数进行检验。同时,用滑动平均方法对北极涛动的年代际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北极涛动在70年代中期存在位相突变,由负位相转为正位相,并解释了这种位相突变的气候意义。  相似文献   
60.
以国家重点项目9210工程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结合州、县两级预报业务的具体情况,研究建立了气象信息的传输、采集、处理、贮存、综合分析、预报制作、预报集成、产品分发与服务等相配套的新一代气象信息分析与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州、县两级气象台站的预报工作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