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虎鲸的骚动     
杨梅 《海洋世界》2006,(5):30-33
随着大型鲸类的锐减,虎鲸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食谱。斑海豹、海獭等珍贵生物都成了虎鲸充饥的点心。生物学家担心,长此以往,海洋的食物链必然遭到破坏,一些海洋哺乳动物可能惨遭灭顶之灾。持不同观点者认为,自然有自然的法则,动物有动物的道理,不必杞人忧天,况且我们见到的还只是表面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剖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概括了驱动力的基本特性,着重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及其模型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个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面掌握甘肃省霜冻日期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提高霜冻灾害的预警能力,保护区域环境,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使用0 cm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得到霜冻日期的气候倾向率,利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探测霜冻日期的突变时间,构建霜冻站次比表征霜冻的影响范围,利用标准差方法计算霜冻日期的稳定性,采用Hurst指数法预测霜冻日期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系数法分析霜冻日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初霜冻日期、终霜冻日期、无霜冻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2002,1996和1999年。(2)霜冻日期年际变化幅度为无霜冻日数>初霜冻日期>终霜冻日期;河西变化幅度整体高于河东,对全省霜冻日期变化的贡献较大。(3)全省霜冻日期稳定性顺序为初霜冻日期>终霜冻日期>无霜冻日数,河西霜冻日期稳定性好于河东。(4)初霜冻日期、终霜冻日期、无霜冻日数分别遵循"北早南迟,西早东迟"、"北迟南早,西迟东早"、"北短南长,西短东长"的空间分布规律。(5)在未来,初霜冻日期推迟,终霜冻日期提前,无霜冻日数延长,但变化幅度略有差异,无霜冻日数>终霜冻日期>初霜冻日期;河西终霜冻日期提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无霜冻日数或超过河东。可知,霜冻日期的迟早、长短、稳定性,是由初、终霜冻日期、海拔以及经、纬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因素显著性差异较大。无霜冻日数的延长,是由初、终霜冻日期稳定性变差所致。  相似文献   
54.
杨梅  刘光博 《广西气象》2007,28(A02):182-183,134
介绍了海南省气象局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分析了实现相关功能所需的设计技术和实现方法,列举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及系统效益。  相似文献   
55.
江西省空中水汽量与降水效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天气学原理,利用省境内、外11个探空站1988~1997年7、8、9月资料,分别计算各网格点(地面→400hPa)各层气柱水汽量与降水效率,与同期天气系统(低槽、副高、低压辐合、东风波、台风低压、大陆高压、台风外围)一起计算与分析,得出了江西省空中气柱水汽量与降水效率特征及分布规律,从而为我省人工增雨的科学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根据南昌713雷达取获的2000年6~7月雷暴回波,结合地面闪电及雷电灾害实况, 对夏季雷电的云回波特征、天气形势及大气稳定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强雷电回波的 产生离不开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另外,强雷电与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一样,均出自强烈发展的雷暴中,但它们在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参数上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7.
夏季雷暴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玉林  杨梅  李玉芳 《气象》2001,27(10):33-37
根据南昌713雷达2000年6-7月取获的雷暴云回波资料,结合雷电灾害实况,对夏季雷暴云回波特征、天气形势及大气稳定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强雷暴云回波特征为:最大顶高达17-18km,最大强度达55dBz;大多数强雷暴云回波的强度为40-45dBz,主要产生在水平尺度大于30km的雷暴团和雷暴短带上,强雷电与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一样,与地形有关,而且均来自强烈发展的雷暴。  相似文献   
58.
杨梅 《广西气象》2004,25(2):56-57,62
介绍《海南省党政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运行环境、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实现相关功能所需的设计技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9.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构造带中的澜沧江-昌宁-孟连带及其以东的区域被认为是典型的古特提斯构造域,而构造带西部的腾冲地块则更多的被认为处于雅鲁藏布-密支那/怒江新特提斯的影响之下,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时段内一直被认为属于稳定的台地型陆表海环境。然而,本文的研究确证腾冲地块内存在印支期(219~206Ma)的中酸性岩浆岩,表明腾冲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并不是简单的被动大陆边缘,其内部存在丰富的海西-印支期的岩浆活动的记录。这些岩浆事件与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拉萨地体腹地和藏东波密地区的同时代岩浆热事件可以对比,说明拉萨地体内新发现的以松多榴辉岩带为代表的印支期造山带的影响范围已向南延伸并直达滇西的腾冲地区。  相似文献   
60.
根据1999年5月10日飑线演变资料 ,从天气背景、大气层结、卫星云图等实况资料出发 ,对飑线过程在形成、发展、衰亡等阶段的回波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冰雹云雷达回波参数变化特征。冰雹回波最大顶高12km ,最大强度60dbz ;经衰减40dbz、50dbz、55dbz、60dbz后 ,过程平均回波顶高分别为6.6km、6.2km、5.1km、5.0km ;冰雹直径2~13mm ,冰雹云移速50~60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