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8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和花岗片麻岩中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对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为原岩来源提供了制约,表明扬子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的裂谷岩浆活动中发生了显著的陆壳生长。对这些锆石的不同区域进行的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和比较表明,不同成因的锆石在~(206)Pb/~(238)U年龄、初始Hf同位素组成、Th/U及Lu/Hf比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与年龄较老的岩浆核部和幔部相比,年轻的变质增生边具有低的Th/U和Lu/Hf比值但高的ε_(Hf)(t)值。不同成因锆石的Th/U和Lu/Hf比值存在着正相关性,表明变质作用对锆石的U-Th-Pb和Lu-Hf同位素体系有着相似的影响。高级变质作用有时能够引起岩浆锆石增生边~(176)Hf/~(177)Hf比值的显著升高,导致变质新生颗粒或增生边类似于新生地壳的高ε_(Hf)(t)值假象。对榴辉岩和片麻岩锆石核部的分析发现,镁铁质和长英质原岩在大约750Ma左右形成一个双峰式火山岩套,另外包含少量的年龄约为2.15Ga的陆壳。初始Hf同位素组成可分成两组:第一组具有正的ε_(Hf)(t)值,为5.9±0.9~12.9±0.7;第二组ε_(Hf)(t)值在零左右,为-4.3±0.5-2.3±0.3。正的ε_(Hf)(t)值与较年轻的模式年龄相对应,负的ε_(Hf)(t)值与古元古代模式年龄相对应。前者表明,在扬子陆块北缘裂谷岩浆作用将亏损地幔物质加入到大陆地壳中,同时在新元古代中期的裂谷构造带中存在同时期的壳-幔相互作用。因此,在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期裂谷岩浆活动中,既有新生地壳生长和即时再造,也有古老地壳再造。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山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考察,初步认为:榴辉岩的最后隆升时代为燕山期;含硬玉石英岩+榴辉岩+(透辉石)大理岩组合说明表壳岩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该带晋宁期长英质片麻岩花岗岩广泛出露;在其北部麻粒岩和榴辉岩密切伴生。  相似文献   
53.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8,14(2):140-151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54.
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为古老侵入岩,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等类型岩石组成,具有TTG岩系的组成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类似现代板块碰撞带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5.
秦岭杂岩中发育的花岗质片麻岩体是目前秦岭造山带核部所识别的最古老的花岗质深成岩体。选取6组粒径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是(959±3.6)Ma。这一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区晋宁期岩浆活动,构造背景及区域变形时代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6.
大别山腹地桃园寨中生代火山机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存亭  高天山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236-240,T001
通过安徽省岳西县桃园寨地区大比例尺寸火山岩填图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详细研究,确定了大别山腹地片麻岩基底上残存了在生代火山岩及火山机构。说明中生代之前,大别山体并未大幅度隆升,也非中生代造山带根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才是山体剧烈抬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江西庐山─星子地区早前寒武纪片麻岩基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庐山-星子地区原称的混合花岗岩和混合岩实为以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主体的灰色片麻岩(TTG岩套)和花岗质片麻岩.后者是前者经钾质成分改造交代的结果。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早前寒武纪低铝型灰色片麻岩一致,构成扬子克拉通的晚太古代基底。其上的星子群属表壳岩,与赣北片麻岩一起构成花岗-绿岩地体,因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而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58.
大别山杂岩区存在NWW向右行逆冲型和NNE向左行逆冲型深层韧性剪切带,其中发育一套具糜棱岩流变构造(宏观)和片麻岩结构(中粗料)特征的岩石组合,本文称之为剪切片麻岩。研究认为,NWW向和NNE向深层韧性剪切带组成了近南北向强烈挤压背景下形成的韧性共轭剪切系统,其成因可能与早剪寒武纪期间中国统一古陆与Laurentia超大陆相互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9.
深处岩浆分异与某地花岗伟晶岩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西京 《地球化学》1976,(3):213-229
Two stages of intrus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for Paleozoic pegmatites in this district. The pegmatites occur as several thousands of dikes, with 84 per cent of them distributed within three “thickly concentrated areas”. Similar horizontal zoning, i.e.,from the parental granite outwards the pegmatites vary from type K through type Na to type Li, is observed within these “thickly concentrated areas”, which consist of pegmatites of different stages. Temporally, the pegmatites also evolve in the same sequence of types K-Na-Li, with a series of mineralized dikes produced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henomenan is not accidental but a strong indication of deepseated 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In nature, not all granitic magmatism can bring about pegatite emplacement,nor all the pegmatite dikes are of the same petrological character. These differences indicate that deep-seated 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must be controlled by some factors.It‘s development is believed to be dependent largely on the amounts of both parental and residual magmas and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ressure at their source region has been lowered by the intrusion of granite. The constant movement of the crust results in the continuous upward migration of differentiated magma, so as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to a greater extent, thereby providing new source materials for subsequent intrusive activity. Such a continuous movement of opposite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series of pegmatites, i.e., from biotite-microcline pegmatite to lepidolite-albite pegmatite, giving rise to the “thickly concentrated areas” as well as a series of mineralized veins.  相似文献   
60.
马子骥  王承祺 《地质论评》1946,11(Z3):355-366
重庆附近沙坪壩穹窿层构造,历经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派买调查,认为有产生油气之可能,惟详细地形及地贸测勘尚付缺如,作者等奉命办理此项工作,于四月初开始,至六月中旬始告完成,计测制五千分之一地形地质图一幅,理想油田构造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