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武威西营药王泉温泉以往勘探评价的基础上,据近年获悉氦同位素资料以及对温泉所在地花岗岩侵入时代提出商榷等信息,结合邻区地热地质条对比,探讨了温泉形成的热源机制和区域地热背景,认为武威西营药王泉温泉是甘肃地热条件最好的地热田,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53.
广西温泉资源比较丰富,温泉旅游市场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广西温泉开发利用程度不均,不少温泉存在着盲目性、粗放型开发且效益欠佳的问题。文章从政府管理和开发实施两方面入手,建议加强保护中开发的意识,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实施梯级多次利用的开发模式,建立预警系统,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日本ACE直升飞机株式会社技术研究所为寻找地下水而提出的航空选择γ射线探查法。其内包括:地下水探查基本理论;低能测量谱段的选择;测量装置和测量技术;资料解释方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55.
兴城温泉属断裂型热矿水,主要由西部丘陵区的降水补绐。导水通道以东西向断裂为主,导热通道为新华夏深大断裂。地下水在东西向断裂和新华夏断裂深部约1400m的交汇部位被加热,在新华夏低序次旋卷构造,即帚状构造的张性兼扭性断裂破碎带中富集。富集带的钻孔涌水量3000-4000m~3/d,水温66.5℃,矿化度4.309g/l,SiO_260·0mg/l,氡188.7-244.2×10~3Bq/m~3并含有Sr、Li、Mo、Rb、Ni、Cs等元素,属Cl-NaCa型。  相似文献   
56.
通过分析罗茨温泉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结合温泉地质环境,认为罗茨温泉由罗茨以东2200m高程一带山区为补给区,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雨水入渗后沿震旦系灯影组溶隙及构造裂隙向深部径流,在运移过程中,随循环深度增大而不断从岩石中获取热量逐步加热,至罗茨一易门断层破碎带附近时,由于断裂沟通深部热源产生对流深循环,水温增至80℃左右,形成深部热储。在水压差和密度差作用下,深部热水沿罗茨一易门断层破碎带有利部位涌至地表。根据计算温泉补给量达到3355m3/d,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何小芊  刘宇 《山东地质》2013,(10):62-66
温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旅游资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分布范围广泛,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江西温泉资源进行现代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温泉仅占少数,开发强度由赣北、赣中到赣南依次递减。依据江西省内各区域温泉资源特点、交通条件、经济状况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采用网络化模式发展温泉旅游,通过“点一轴”渐进式扩散,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网络系统,形成“一心两核、二轴四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8.
为了查明工区内已知的北东向断裂附近有无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的存在,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其进行探测,运用合理的观测方式,结合已知地质资料,推断了断裂构造带的宽度、深度、倾向等情况,分析了断裂构造带的含水性,为下一步地温测量及钻孔勘探的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建议。结果显示,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有效、快速、准确的特点,是含水构造勘查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9.
2008年5月1日至7月4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对距震中约400 km的重庆北温泉7个泉点进行采样监测,发现其水温、水量及水化学特征均发生了较大变化:(1)所有泉点震后水温都下降了1℃左右;(2)海拔相对较高的BWQ-2、BWQ-3、BWQ-4泉点相继断流,而下游海拔较低的BWQ-1泉点水量则增加了15 L/s,BWQ-6泉点水量也有所增加;(3)海拔较低泉点泉水中K+、Na+、Ca2+浓度减少,Mg2+浓度增大,且K+、Na+、Ca2+浓度呈正相关;Fe3+、Mn2+浓度于地震当日成倍增长,随后逐渐减小,7月4日时浓度与5月1日相当;SO42-、F-浓度增大后逐渐减少。引起北温泉水物理化学变化的主因是:由于汶川强烈地震,导致北温泉区上覆盖层裂隙与下伏温泉含水层裂隙贯通,地表或上覆盖层低温水汇入含水层所致。  相似文献   
60.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新近纪构造旋转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东北部内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的详细记录。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剖面精细古地磁及构造旋转研究发现,20.1~15.1Ma以及15.1~8.2Ma柴达木盆地分别发生了9.7°±7.4°和6.4°±4.4°的顺时针旋转,约8.2Ma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发生了16°±7.5°的逆时针快速旋转。通过分析认为,前两次的顺时针构造旋转事件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有关。而约82Ma以来的逆时针旋转事件属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的局部旋转,可能与温泉断裂的右旋走滑有关,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巨型断裂系左旋相对运动的宏观控制下形成的NNW向温泉右旋走滑断裂开始走滑的年代为约8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