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基于我国风蚀区239个气象站点逐时风速数据,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风蚀区风速日变率特征。结果表明:85.3%的站点有且只有第一个谐波通过F检验,日变率以24 h为周期;14.2%的站点第一和二个谐波通过检验,日变率以24 h为主周期,以12 h为副周期;西藏墨竹工卡站第一和三个谐波通过检验。日平均风速变化范围为0.96~8.36 m·s-1,均值为2.42 m·s-1;风速>3 m·s-1站点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北部高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的高原区、甘肃河西走廊及新疆东北部。季节风速表现出春季 > 冬季 > 夏季 > 秋季的特征;第一个谐波振幅变化范围为0.28~3.28 m·s-1;相位变化范围为-1.55~4.67,集中在3.21~4.67,表明大部分站点在午后风速值达到最大。研究可为逐时风速的随机模拟提供基础,进而为风蚀区风蚀量估算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2.
冬季中国东北极端低温事件环流背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4年CN05.2逐日温度数据,对冬季东北极端低温事件进行了定义,并按其发生时冷空气对中国东部(105°E以东)的影响范围,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极端低温事件,其中前者局限在东北,而后者则扩展至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分析表明,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第一类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减弱,而第二类的则增加;对持续天数而言,第二类极端低温事件的在减少,而第一类在1990年代以前也持续减少,但是1990年代之后急剧增加;2月份总的极端低温事件发生天数最多,其在1990年代以前要远大于12月和1月份,且在1990年代以前总体在减少,以后则增加;850 hPa风场分析显示,第二类极端低温事件中来自贝加尔湖的西北路径冷空气比第一类的要强,而来自鄂霍次克海的东北路径冷空气则相反;在300 hPa的E-P通量散度场上,这两类极端低温事件中东北都处于波动能量辐散中心,第二类极端低温事件发生时罗斯贝波波动能量传播比第一类时的要弱,第一类发生时则纬向传播比较明显,而且波动中心值都比较大;在位势高度距平场的谐波分析中,长波槽同位相扰动叠加在超长波槽上更易导致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采用最小二乘法代替傅里叶系数计算公式来确定谐波系数,使用若干个磁静日的谐波系数均值作为磁扰日的谐波系数,再取一定截断阶数的傅里叶级数作为太阳静日变化模型。以此进行地磁观测数据中太阳静日变化和磁扰的分离。然后对日变站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地方时差校正得到测点处的太阳静日变化,将其与地磁扰动一起用于测点的日变改正。通过台站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模型的截断阶数、日变站与测点间的经度差等因素对日变改正精度的影响,并对比了此方法与扰日法的改正效果。结果说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多时次多尺度波谱相似预报风要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毛卫星  许晨海  何立富  刘还珠 《气象》2005,31(10):28-31
利用1975~2004年500hPa高度和850hPa温度格点场的历史资料,分别计算出不同纬度带的超长波和长波合成波,以此作为风要素预报的基本资料。根据谐波分析原理,结合相似系数法和相似距离法建立一套多时次、多尺度波谱相似预报模型,并提出相似离度概念。经过近两年的运行试验,该预报模型运行稳定,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由风压定律制约的风要素预报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在大尺度天气形势控制下,与当地地形、地貌结合形成的风要素预报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风向风速预报方法。利用多时次多尺度动态相似法制作风要素预报既考虑了物理量场不同尺度的空间相似,又考虑了连续时间的过程相似,因此这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5.
干旱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省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本文利用谐波分析法对朔州市春玉各生育期的水分盈亏额进行确定,结果表明,朔州市在玉米生育期(4-9月内),仅8月中,下旬自然降水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其它时间均处于缺水状态,尤其是5月份,7月下旬和8月上旬缺水最为严重,用此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制定旱作农业田间管理方案进行田间管理,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6.
基于1960--2005年汉阴县的气温及降水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和谐波分析方法,分析汉阴县近46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46a汉阴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温度年代际振荡冷暖交替明显,温度年际变化的主要贡献为年循环分量;降水的波动性较大,降水偏少、偏多年代和温度呈反位相,温度和降水存在准10a振荡周期;46a内有明显的气候跃变,20世纪80年代跃变尤其显著,气温的跃变比降水振幅更大,其趋势与我国西北地区近50a气候变化基本一致。此外,谐波分析显示降水的年循环分量较温度明显偏弱,降水的随机波动对年际降水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57.
王琼  高原  钮凤林  陈运泰 《地震》2016,36(2):14-25
使用接收函数研究壳幔速度间断面和速度结构已是常用的技术,但介质各向异性或倾斜的莫霍(Moho)界面,都会造成接收函数波形的复杂性。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各向异性,通过信噪比测试和谐波分析两种方法来验证各向异性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甘肃地震台网的两个台站记录,讨论各向异性和倾斜界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台站BYT(白银)下方具有各向异性,而台站WYT(渭源)下方由于可能存在倾斜界面,得到的各向异性结果则有待进一步分析。为了更好地认识倾斜界面对各向异性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合成理论地震图,计算接收函数,然后利用合成接收函数进行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快波方向不会受到倾斜界面的影响,但是时间延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8.
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库的建立和中国气象局9210工程紧密结合一起,在MICAPS上方便地实现热带气旋路径的显示,叠加,放大漫游等功能;在建立相似预报方法时引用谐波分析的方法来模拟热带气旋前期路径,使用较为先进的相似离度方法进行相似预报,在9711号热带风暴预报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遥感数据普遍存在信息失真和信息缺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数据的进一步应用,尤其是在一些环境特殊的区域。重庆天气多云多雾,地表反射率产品大量信息缺失,很多时域滤波方法不能进行处理。本文采用时空重建法对重庆市某区域的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了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云雾环境下时空重建法的重建效果较好,不仅能够保持数据时域的连续性,保证数据空间的完整性,还能够较好地拟合原始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60.
土地覆被分类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基础数据和关键环节。以16d合成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物候特征差异,引入谐波特征值构建线性混合模型,提取不同端元的丰度值。从土地覆被类型较齐全、谐波特征具有代表性的石家庄地区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上选择训练样本,确定MODIS纯净像元和混合像元的划分阈值,对河北平原区进行土地覆被分类制图。结果表明,与河北省县级土地调查统计数据对比,一年两熟耕地、一年一熟耕地、园地及有林地、自然陆地表面的总量精度分别为90.19%、86.17%、85.96%和77.82%,平均总量精度为85.03%;与石家庄地区9个县(市)一年两熟耕地和一年一熟耕地基于TM的分类结果对比,平均面积相对误差分别为10.25%、13.98%。受粗空间分辨率和合成周期、水热条件以及种植模式破碎化限制,混合像元主要集中在河北平原中东部地区,一年两熟耕地、一年一熟耕地、园地及有林地混合面积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