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卡斯卡迪亚(Cascadia)俯冲带是美国西海岸一个著名的俯冲带,同时也是一个地震高发的板块边界。目前,对太平洋西北地区地震灾害性质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且公共机构和私营公司在应对地震过程中也需要相互依赖,由此,卡斯卡迪亚地区地震工作组(Cascadia Regional Earthquake Workgroup,简称CREW)于1996年应运而生。CREW2009—2014战略计划(草案)是该组织的第一个规划。在此,我们从战略计划矩阵、计划制定方法、计划执行框架以及计划制定过程等方面对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2.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地震也是不分国界的。因此,需要有一套统一而又各自独立的规范来计算全球地震风险。2009年3月9日,全球地震模型(Global Earthquake Model,简称GEM)公私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拉开了GEM行动计划的帷幕。GEM计划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全球科学论坛发起,旨在提供一个开源的透明标准,以便在全世界进行地震风险的计算模拟与相关信息的沟通交流。在此,我们对该计划的远景、目标战略、科学框架、参与者、计划实施、组织、资助等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3.
2010-2016年国际极地研究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地在气候系统、全球资源和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类对它的开发,极地研究也日益成为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和热点议题。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6年SCI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国际政策和战略,分析了2010-2016年极地研究的发展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年来国际极地研究论文年发文量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幅为3.6%。(2)发达国家及高纬度国家是极地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美国占据绝对优势。(3)在SCI发表的国际极地研究论文来源期刊共计915种,来自57个国家,美国期刊占1/3。(4)结合欧盟极地研究优先领域和文献计量方法得出,极地研究未来新的发展方向侧重于人文及社会因素,重点提倡人类对极地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应用。建议我国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国际极地研究的发展态势和进展,鼓励海洋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专家有计划地开展极地研究,为我国赢取极地研究国际发言权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54.
赵纪东  郑军卫  唐金荣 《地质通报》2017,36(9):1674-1681
拥有130多年历史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其时常将满足不断变化的国家与社会需求作为生存与发展之本。对GeoRef数据库收录的自1970年以来的科研论文的定量分析发现,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研究在1990年左右发生了重大转折:论文产出数量摆脱长期低迷状态,开始大幅增长;形成完整学科体系,学科综合度保持稳定;科研工作从以资源研究为主的供给型地质学转向以环境研究为主的需求型地质学;基于学科持续度指标识别出9个重点学科,它们在1990年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未来水文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或许仍是重点所在。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分析,结合重点学科的发展演化,可以发现其研究重心发生明显转移。  相似文献   
55.
56.
57.
正地表下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区域,板块在深部的运动和摩擦塑造了地球的景观并控制着地上的灾害强度。虽然地震和火山爆发期间的地球运动已被精密仪器记录,并由研究人员分析且受数学方程式约束,但是这并没有说明人类脚下移动板块的整个故事。在过去20年中,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包括可捕获毫米级运动的极其敏感的传感器,使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与地震相关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其中包括所谓的慢速滑  相似文献   
58.
赵纪东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2):1309-1309
页岩气是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业界非常关注的一种资源。在页岩气开发中,人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碳同位素分馏现象:页岩气钻井泥浆和岩屑脱出的天然气的碳同位素测量表明,泥浆气甲烷的13c同位素比例要小于岩屑脱气。于是,很多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者认为,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含量差别造成了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9.
俯冲带构成了太平洋板块的大致轮廓,历史记录表明,许多规模最大、且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大多发生在这些俯冲带上。由此,许多研究者对与这些边缘相关的构造及主要构造过程产生了极大兴趣,因为这些过程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地震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纪东  张志强 《地质通报》2009,28(4):456-462
从相关概念入手,引出地震预警,分析预测、预报、预警之间的概念差异,认为地震预警是地震已经发生后的及时警报,而不是地震还未发生前的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波速差,当前国际上典型的地震预警系统,如墨西哥城地震预警系统SAS、日本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及铁路地震预警系统UrEDAS、美国加州地震预警系统ElarmS、中国台湾地震速报系统等,已经在防震减灾领域及重大工程(如水坝、核电站)中得到发展和应用。尽管如此,地震预警系统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还存在缺陷,如误报、迟报等,但是在实践中预警系统还是有很大的潜在效益,也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也已准备开始尝试建立类似的地震预警系统。依据地震预警系统的特点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基础的断层研究、地震台网建设、信息如何发布等方面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