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第24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General Assembly)于2007年7月2日至13日,在意大利佩鲁贾(Perugia)举行.我们代表CDSN仅参加了在IUGG会期的第二周,即于7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国际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2007年会.陈运泰院士作为FDSN执委会委员也应邀参加了这届年会.  相似文献   
52.
井下甚宽频带地震观测能获取来自地球内部微弱的、丰富的、准确的宽频带地壳活动信息,包括地层微破裂、慢地震等,对地震学、地震预报和相关学科均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并推进其工程化、产业化是地震观测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的研制与应用开发” 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项目首次在国内外成功研制了可应用于2000 m深井观测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甚宽频带地震仪,并将在国家级重大项目中示范应用,打破了国外在井下甚宽频带地震观测的领先地位,促进了国内地震观测科学技术的发展。项目的主要进展将在项目专题中的4篇文章中分别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3.
盐度对九龙江口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加祺  郑重 《海洋学报》1986,8(1):83-91
九龙江口盐度变化幅度很大,从E站的0.04增加到C站的31.7。桡足类的分布明显受到盐度变化的影响,其种数、多样性指数(H')、种类丰度(d)及均匀度(J')都随盐度的上升而增加;但其数量(特别是D站以下)有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优势种(火腿许水蚤、中华异水蚤及纺锤水蚤)的数量所决定。根据桡足类在不同盐度中的分布,可把它们划分为淡水(<0.5)、河口低盐(0.5—15)、河口中盐(15—25)、沿岸(20—30)和外海(<30)五种生态类群。从它们在九龙江口的分布中可明显看出,由河口上部移向河口口部,这五种生态类群随着盐度的逐渐升高而变化,也就是淡水类群→河口低盐类群→河口中盐类群→沿岸类群→外海类群演替。这种生态类群的演替趋势,正反映出河口盐度从河口上部低盐向河口口部高盐的变化规律。此外,本文对桡足类的季节分布及其与盐度的关系也作了扼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54.
我国海洋浮游动物分类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洋浮游动物的分类研究在三十年代便已开始了,但当时,我国浮游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发展非常缓慢。在海洋浮游动物分类方面,仅对原生动物、水螅水母类和毛颚动物等作了零星的初步研究。解放后30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渔场和海洋调查,这方面研究有了蓬勃发展,不仅  相似文献   
55.
中国海洋浮游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发展,作一扼要回顾与展望。作者认为,我国年轻的浮游生物学已从过去的形态、分类研究发展到现代的以生态为主的研究,并将向生理、生化进军。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作者认为,海洋浮游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必须在基础理论研究上,面向生产(渔业),着重开展应用生态学研究(包括海洋浮游生物生态系和资源调查研究),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蛋白海产品。这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6.
海洋浮游生物斑块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重  李少菁 《海洋科学》1988,12(2):58-62
斑块分布(patchy distribution)是海洋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的一个常见现象,遍及世界各海区。早在1893年,Haeckel已提出浮游生物分布的不均匀性。但对这个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具体分析,则是从Hardy(1936)开始。他在一篇题为“海洋浮游生物不连续分布的观察”论文中指出,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不是过去所想象的那样均匀,而是不均匀的、不连续的,常密集成块。之后,有关这方面的论著与日俱增,特别是Steele主编的《浮游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57.
利用台阵方法对明灯1号50吨爆破微弱信号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春月  郑重  张爽 《地震》2009,29(3):12-18
针对海拉尔台阵记录的明灯1号50吨爆破,利用台阵技术对该爆破进行了微弱信号识别处理、台阵定位、速度谱分析等研究。 结果表明,聚束处理明显增加了信噪比,清晰地显出本来微弱的信号。 利用f-k分析进行的定位结果表明,该爆破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8 Hz。 速度谱分析给出了明确的震相位置,使原本不可能看到的信号清晰地表现出来,而聚束功率分析在方位角-慢度域给出了与理论值相近的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58.
常用的地震传感器有两种,即灵敏的地震计和强运动加速计。它们的名字来自于用于检测运动的传感器、测量速度或位移的地震计和测量加速度的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