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南方季风气候夏热冬冷的特殊性,让人们意识到城市在夏季应加强自然通风,冬季则需抵御寒冷的冬季风,而构建城市通风廊道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夏季的热岛效应、减轻大气污染,还能减少冬季风的侵袭。当前城市风环境研究一般选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其可实现不同情境下的城市风环境模拟研究;但也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等大尺度的设计方案初期,受计算机性能限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县城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规则建模的方法建立城市3D模型,并利用ArcGIS空间叠加构建城市空间封闭度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方法计算出城市的潜在通风廊道,并与PHOENICS模拟的风速云图进行验证,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在设计初期阶段应考虑城市风环境变化,选择规则建模不仅有利于方案的快速建模,还能快捷构建规划方案的通风廊道;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需要考虑多项城市要素,根据风道的不同作用空间在规划方案中构建了8条一级通风廊道和14条二级通风廊道,并比较PHOENICS的风速云图和综合评价结果,证明了由建筑、路网、水体、绿化系统所构建的廊道系统能较好地与通风廊道相重叠,并证明了风口、开敞空间、水域、道路...  相似文献   
52.
基于自发自收测距的GEO卫星精密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基于伪距测量模式的GEO卫星定轨,需要星地时间同步和站问时间同步的支持,因此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的精度直接制约了GEO卫星的定轨精度.自发自收式测距的观测数据并不含有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信患,定轨解算中避免了钟差精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实现GEO卫星的精密定轨.此处采用GEO卫星的自发自收武测距数据进行精密定轨试验,分析和讨论了基于自发自收式测距的GEO卫星精密定轨策略,提出了卫星轨控后轨道快速恢复的定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轨道的内符R方向精度为1.615 m,位置精度为11.642m,定轨残差为0.279m;轨道恢复1 h后的定轨位置精度优于60m,恢复6 h后的定轨位置精度优于15m,定轨残差在0.15 m左右.  相似文献   
53.
伪卫星增强条件下的RAIM算法可用性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及其可用性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伪卫星的导航原理和关键技术,推导了伪卫星增强条件下的RAIM(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算法,并给出了观测权阵的计算公式.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GPS系统下,RAIM可用性按照远洋、本土、终端、 NPA和APV-I的顺序依次减小,单一的GPS导航无法满足APV-I以上等级的航空飞行需求;伪卫星增强后的RAIM可用性大幅度提高,其中在APV-I阶段RAIM算法100%可用;误警率、漏警率和故障识别率都有所改善;错误识别率高于漏检率,错误识别是漏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RAIM技术在接收机端实现卫星完好性监测,因此,监测算法的原理、正确性和灵敏度值得分析与研究。文中给出了RAIM故障检测和识别的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两者的完好性保证算法。对告警门限值、误警率、漏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了故障检测和故障识别功能与误警率、漏检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可视卫星数相同时,误警概率越低,FD和FI的精度越低;误警概率相同时,可视卫星数越多,FD的灵敏度越高,FI的灵敏度越低;RAIM可用性一定时,同时满足低漏检率和低误警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5.
卫星导航信号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导航当前面临导航信号测量性能提高、应用环境更加苛刻、导航频段频谱资源紧张等需求,合理的信号体制和各类标准的相辅相成是卫星导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公开的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卫星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调制方式、信道编码、导航电文等关键组成要素,简要剖析了各组成要素对系统兼容性、互操作性、码跟踪捕获性能、抗干扰性、抗多径及用户终端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卫星导航信号设计的需求分析,设计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信号设计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56.
厚层块状碳酸盐岩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层间产液不均衡。为明确储层和隔夹层形成机理和展布规律,以中东A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在层序格架的控制下,研究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shrif组内部发育6个四级层序旋回,海平面升降控制了沉积环境演变,并对早期成岩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水体能量和成岩作用性质可分为5种沉积—成岩组合:(1)高能沉积环境+建设性成岩作用,滩体发生非选择性溶蚀作用,大幅提高岩石物性形成优质储层;(2)高能沉积环境+破坏性成岩作用,滩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胶结作用,降低岩石原始物性形成差储层或物性隔夹层,物性隔夹层隐蔽性强,识别困难,加剧了储层的非均值性;(3)低能沉积环境+建设性成岩作用,潟湖、开阔浅海及滩后发生选择性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有效改善岩石物性,主要形成差储层;(4)低能沉积环境+破坏性成岩作用,潮湿气候条件下,潟湖相岩石发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层序顶部发育炭质泥岩,形成暴露胶结炭化带。干旱和潮湿气候交替条件下,潟湖相岩石遭受多期风化—淋滤,形成致密胶结的角砾岩;该类沉积—成岩组合通常形成于低位体系域,形成稳定分布隔夹层;(5)低能沉积环境+弱成岩作用,岩石原始物性较差,灰泥含量高,后期未发生明显的成岩改造,多形成岩性隔夹层。Mishrif组在多期层序旋回控制下,沉积—成岩组合不断变化,物性隔夹层主要分布在优质储层内部,厚度较薄,规模较小,分布不稳定;岩性隔夹层与差储层相伴生,不同环境中的岩性隔夹层分布稳定性差异较大,致密胶结带通常分布稳定,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57.
层序地层学是油田勘探开发重要的理论依据,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是储层评价和油藏开发的基础。基准面旋回引起的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响应是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地质依据。根据基础资料类型,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主要分为地质分析法、测井曲线法、地震方法、古生物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古地磁方法、数学方法七大类。基于对各方法应用原理、控制因素、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系统分析表明,资料的选取、方法的选择、旋回级次的确定、自旋回和异旋回的区分及划分结果的验证是合理划分层序地层单元的关键。目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层序级次标准不健全,定量和定性结合不足,应用领域局限,古地磁方法、数学方法应用不成熟,与储层地质学、开发动态结合不足等。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具有向定量化、自动化、精细化、可视模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8.
地名地址是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和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纽带,本文通过分析各部门地名地址数据情况,提出数据库设计优化方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多源地名地址数据治理技术方案,构建了标准统一、要素丰富、空间精准的地名地址库。  相似文献   
59.
层序地层学是油田勘探开发重要的理论依据,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是储层评价和油藏开发的基础。基准面旋回引起的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响应是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地质依据。根据基础资料类型,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主要分为地质分析法、测 井 曲 线 法、地 震 方 法、古 生 物 方 法、地 球 化 学 方 法、古 地 磁 方 法、数学方 法 七 大 类。基于对各方法应用原理、控 制 因 素、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的系统分析表明,资 料 的 选 取、方 法 的 选择、旋回级次的确定、自旋回和异旋回的区分及划分结果的验证是合理划分层序地层单元的关键。目 前,层 序 地层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层序级次标准 不 健 全,定量和定性结合不足,应 用 领 域 局 限,古 地 磁 方 法、数 学方法应用不成熟,与储层地质学、开发动态结合 不 足 等。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具有向定量化、自 动 化、精 细 化、可 视模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国内外大量文献调研发现,碳酸盐岩多重介质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地下储气库强注强采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流体多尺度运移机理的复杂性,碳酸盐岩储气库多轮次强注强采流体互驱机理相关理论研究迫在眉睫,国外亦未见先例。针对碳酸盐岩孔、洞、缝及基质复杂的多重介质储层以及介质内油、气、水多尺度的耦合特征,开展高强度注采过程中多轮次流体互驱机理评价现状研究,深入剖析多相流体宏观和微观注采机理及渗流规律现状,对开展地下储气库运行过程中的"油包气"或"水包气"导致气体漏失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为碳酸盐岩储气库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碳酸盐岩储层改建地下储气库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