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6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31.
通常将西藏冈底斯中北部白垩纪花岗岩类解释为与拉萨-羌塘碰撞有关的增厚地壳重熔的产物.文中报道了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文中锆石SHRIMPU-Pb年龄数据和文献锆石LA-ICPMSU-Pb年龄数据显示察隅岩体大约侵位于130Ma,与冈底斯东部其他地区(如然乌、八宿等地)和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基本同期.察隅岩体无角闪石和白云母,具高SiO2(69.9%~76.8%)、高K2O(4.4%~5.7%)和低P2O5(0.05%~0.12%)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0~1.05,富集Rb,Th,U和Pb,明显亏损Ba,Nb,Ta,Sr,P,Ti和Eu等,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如宁中早侏罗世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察隅岩体显示相对高的εNd(t)值(-10.9~-7.6)和相对低的(86Sr/87Sr)i值(0.7120~0.7179),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12.8~-2.9)和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1.4~2.0Ga).根据本文和最近获得的数据提出,冈底斯东部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带在西藏境内的东延部分,具有古老基底物质的拉萨微陆块东西延伸可达2000km.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全岩锆石饱和温度(789~821℃)表明幔源物质很可能在察隅岩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察隅岩体很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海洋岩石圈南向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俯冲带之上的幔源岩浆既提供热量诱发拉萨微陆块自身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又与该壳源熔体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地壳增厚不一定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32.
西藏南部冈底斯岩基花岗岩时代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冈底斯岩基花岗岩的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等特征表明:(1)冈底斯岩基中生代时期发育了连续的岩浆活动,存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岩浆作用峰期,该时期岩浆活动为新特提斯洋板片连续向北斜向俯冲造成的;(2)古新世-始新世是本地区岩浆活动最为发育的时期,该时期岩浆作用为新特提斯洋板片继续俯冲、板片回转和板片断离等多个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反映;(3)渐新世-中新世岩浆活动为碰撞后东西向伸展环境下,增厚岩石圈发生对流减薄的产物;(4)拉萨地块南缘冈底斯岩基源区可能是一个晚古生代时期拼贴的岛弧地体,其具有明显不同于古老拉萨地块(冈底斯弧背断隆和中冈底斯地区)的基底特征;(5)冈底斯岩基花岗岩的年代学格架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明显不同于邻区的花岗岩,可作为区域构造隆升-剥蚀过程示踪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33.
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浆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早新生代(205~40 Ma),正的锆石ε_(Hf)(t)和全岩ε_(Nd)(t)显示了新生地壳组分的特征,其形成普遍被认为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板片断离有关。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显示,冈底斯岩浆带中部的早始新世挡顶拉和先弄错纳花岗质侵入岩具有明显的负ε_(Nd)(t)值。锆石LA-ICP-MS U-Pb年龄表明,上述侵入岩形成于~50 Ma,与冈底斯早新生代岩浆大爆发时期(~50 Ma)一致。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以及中等的负Eu异常特征,但先弄错纳岩体具有低的稀土元素总量和更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明显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96~0.7121,εNd(t)=-7.3~-8.0。这些侵入岩主要可能来自古老地壳的重熔,且其源区组成矿物可能为黑云母+角闪石+石英+斜长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尽管目前的研究资料还无法解释这种富集的同位素特征是与拉萨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还是与俯冲的印度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熔融有关,但是明显负ε_(Nd)(t)值的花岗质岩石在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基中部的出现,有可能为新特提斯洋俯冲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34.
雄村铜金矿集区位于南拉萨地块南缘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资源潜力大(仅查明的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50万吨、伴生金金属资源量超过250吨、伴生银金属资源量超过1 100吨)、成矿地质背景特殊。通过对雄村矿集区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分析了各类成矿要素的特征及内在联系。以找矿勘查为宗旨,扩大资源量为目的,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找矿模型显示,早、中侏罗世含矿斑岩和雄村组凝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石,钾硅酸盐化、钠化-钙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是主要蚀变类型,Cu-Au-Ag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矿体产出受NW、E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地面磁测的高磁异常及低磁异常、遥感蚀变异常(钾硅酸盐化蚀变、绢云母化蚀变和地表铁染)及线-线和线-环交切结构是主要的地球物理和遥感找矿标志。利用构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在雄村矿集区共圈定出了3个A类找矿靶区(A-1,A-2和A-3),4个B类找矿靶区(B-1,B-2,B-3和B-4)和2个C类找矿靶区(C-1和C-2),并对各找矿靶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35.
manto型矿化是指"沿层交代"并受地层控制,构造控矿,品位高,富含硫化物矿石。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在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下,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世界级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山(南坑)矿体是继揭露甲玛深部斑岩矿体之后的又一找矿重大突破。铜山矿体规模达到大型,铜金属量70多万吨,钼金属量2万吨,铅+锌金属量120多万吨,伴生金金属量20多吨,伴生银金属量2 000多吨。铜山矿体距离斑岩体中心1 km,受铜山滑覆构造控制,滑覆体内部次级褶皱、裂隙发育,为热液流体运移、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赋存于林布宗组角岩、林布宗组角岩和多底沟组大理岩层间及多底沟组大理岩中,呈透镜体、脉状、囊状、豆荚状;富含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辉钼矿等;品位较高,铜平均品位0.99%,铅+锌平均品位2.88%。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与世界上其他manto型矿体对比,甲玛铜山矿体属于斑岩成矿系统远端的manto型富矿体。甲玛manto型矿体的发现和确定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尚属首例,对该成矿带其他斑岩、矽卡岩矿床寻找外围manto型富矿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经济意义也十分巨大,目前已经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露天采场。  相似文献   
536.
西藏冈底斯中部广泛发育中新生代岩浆活动,而其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仍存争议。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既是探究冈底斯带大规模的岩浆成矿作用的关键要素,又是认识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窗口。本文以中冈底斯带确角弄地区出露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为对象,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花岗质岩体岩石类型以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为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等,属I型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确角弄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为127±1.6Ma,(~(87)Sr/~(86)Sr)_i值高(0.70926~0.71424),负全岩ε_(Nd)(t)值(-7.0~-9.1),微量元素表现出消减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显示岛弧花岗岩的亲缘性。岩浆源区主要来自古老基底岩石的部分重熔并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参与,经历了强烈分离结晶作用。岩石成因可能与早白垩世时受到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向南俯冲过程中发生的板片断离有关。确角弄岩体是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带状岩浆大爆发事件在中部的延续。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发生了强烈的热液蚀变,具有很高的铁钨物化探异常值,局部地方发现了磁铁矿矿化点,成矿岩体锆石都具较高的Ce~(4+)/Ce~(3+)比值(450~769),锆石Ti饱和温度较高为776℃左右,显示成矿岩浆为高温岩浆热液体系并具有高氧逸度特征,化探趋势剩余异常的空间展布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控制明显,指示了良好的铁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37.
西藏冈底斯地块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地块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北部班公湖-怒江和南部雅鲁藏布两个特提斯演化及其后的陆内汇聚碰撞造山和后造山伸展等大地构造事件的完整记录.地块上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可划分为3个带,其中北部岩带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其类型从早期的Ⅰ型到中期的过渡型演化为晚期的S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缝合-碰撞等构造条件下,是北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演化的集中反映.中部和南部岩浆岩带则集中体现了雅鲁藏布特提斯时空演化的完整经历.其中,南部岩带岩体以燕山晚期为主,喜马拉雅早期次之,成因及形成环境与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燕山晚期),同时俯冲结束后的同碰撞条件下的岩浆活动在该岩带内也有明显的反映(喜马拉雅早期);中部岩带岩体以喜马拉雅早期为主,燕山晚期次之.岩体大部分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表征了随着洋壳板块向北俯冲程度的加深和强度的加剧,岩浆活动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并最终缝合碰撞的过程.因此该岩带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俯冲的晚阶段及缝合后的同碰撞条件下.喜马拉雅晚期的小斑岩体实际上广泛出露于整个冈底斯地块上,它反映的是该区在经历了碰撞造山后发生的陆内伸展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538.
冈底斯地块南北缘是西藏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在该地块北部首次发现的甲岗钨-钼-铋-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不同于其南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新类型,该矿床的发现是藏北地区内生金属矿找矿的重要突破。目前,矿区内共发现规模大、品位高、易采易选的黑钨矿-辉钼矿-石英脉10余条。脉体赋存于区内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并以内带为主。通过对矿脉等的同位素、包裹体等的初步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喜山早期碰撞型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属典型的岩浆气液充填型黑钨矿-石英大脉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成矿作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9.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43,自引:72,他引:143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冈底斯带可划分为6类不同的构造单元和18个次级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冈底斯带的地质面貌。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火山岩浆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冈底斯带不是简单的地块、陆块或地体,而很可能是以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为主轴,经历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六次造弧增生作用和相关的弧-陆、陆-陆碰撞作用并最终定型于新生代晚期的复合造山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很可能受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雅鲁藏布洋向北的双向俯冲的制约。强调以增生弧为背景的火山岩浆弧(如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东恰错弧、桑日火山弧)可能是冈底斯地区寻找斑岩铜矿的最佳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40.
孙忠军  杨少平  徐仁廷  张华  郑有业 《地质学报》2006,80(10):1566-1571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矿带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靶区定位是矿产勘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区域化探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斑岩铜矿矿集区和矿田(或矿床)靶区地球化学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矿集区靶区可以用SiO2、K2O和Na2O进行定位预测,矿田靶区用矿田指示元素定位预测效果较好;矿集区和矿田靶区模式特征及空间分布揭示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和壳幔分异是主要控制因素;预测驱龙矿集区是首选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