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白云岩既是南海油气储集层又与生物礁成因机制相关。对西沙群岛梅山组一段600~750 m岩心段进行采样分析,由于此段属于新层位(西科1井600~1 000 m)中深埋藏白云岩,可能属于对应油气盆地的储层,因而相关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大量菱形晶体,结合能谱(EDS)元素分析认为菱形晶体含有Ca和Mg元素,X射线粉晶衍射(XRD)分析证实全部样品为白云石;样品表面碎屑物质为方解石,但是EDS检测出Si,说明样品中混杂陆源沉积;在光滑的白云石晶体上EDS能谱分析则未见Si。事实上,西科1井梅山组一段白云岩层MgO和SiO_2含量变大,且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推测为海退期白云石形成过程中的陆源物质输入。XRD分析结果表明,620~646.5 m段岩心发育厚层白云石,其有序度中等,下伏646 m深处方解石占比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西湖凹陷天台反转带花港组20口井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地层水成因、来源以及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地层水离子组成以Cl_-、Na_+、Ca_(2+)以及HCO_(3-)为主,其中Na_+和Cl_-浓度与矿化度(TDS)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具有高浓缩地层水的特征。水型以氯化钙Ⅳ型和Ⅴ型为主;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均较小,远低于海水;钙镁系数高于深层水,均指示花港组地层封闭性好,处于交替停滞带,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Na_+轻微亏损主要受钠长石化作用影响;Ca_(2+)富集除了钠长石化作用外,有机质成熟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长石和含钙矿物的溶蚀作用,也促进地层水中Ca_(2+)的富集;Mg_(2+)亏损可能与高岭石、绿泥石以及白云岩化紧密相关。花港组地层水来源于陆相沉积水,受沉积环境、水-岩反应、蒸发浓缩作用以及流体混合作用共同控制,表现出富Ca_2~+,贫Mg_(2+),略微贫Na_+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渤南地区是渤海海域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新生界火山活动为油气成藏提供优势条件的同时,也给油气田开发带来了难题.内部非均质、高温剧烈的火山通道影响了周缘地层的裂缝发育,引发了严重的裂缝性井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亟需对火山周缘膨胀型裂缝进行有效表征.根据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识别刻画火山岩岩相特征,分析周缘地层裂缝发育情况;通过岩心矿物分析、薄片观察等手段,确定火山活动温度场边界条件;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地质力学,引入热力耦合原理,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火山活动引起的岩石热膨胀裂缝进行定量预测.基于热力耦合分析火山通道对周缘裂缝发育的影响,确定了火山对井漏风险的影响范围,对渤海油田钻井安全、火山相关油藏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直接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工程设计和产气效果,其中煤体结构评价方法较多,但针对寿阳区块高阶煤,地质强度因子(GSI)法效果最好,但其具有很强的地域适用性;煤层的非均质性极强,破裂压力预测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取心率、连续心长等参数优化地质强度因子法,进而建立适用于本区的煤体结构定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其测井解释结果准确性达到86.3%。同时,在煤体结构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煤体破碎指数并建立煤层破裂压力预测公式,利用公式计算的破裂压力与实际相对误差2.5%~16.1%,平均误差8%。提出的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对沁水盆地高阶煤适用性较好,能够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及压裂改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5.
渤海油田大位移井套管下入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渤海油田一口大位移水平井A井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该井φ244.5 mm套管下放技术难点,并利用LANDMARK软件对影响套管下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道造斜点的提高、表层套管下深的增加、超大稳斜角条件下套管磅级的减轻、摩阻系数的降低、漂浮段长的增加均能减小套管下放的摩擦力,提高套管下放悬重。通过逐一优选A井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最终设计A井φ244.5 mm套管采用漂浮法下入,漂浮段长1200 m,预测套管下放到位的悬重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34%,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制定了渤海油田大位移井下套管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轨道造斜点、表层套管下深、套管磅级、摩阻系数、漂浮段长对套管下放悬重的影响,优选最优方案,确保套管顺利下放。  相似文献   
66.
地震数据残留噪声往往不满足白噪假设,而是与地震数据频带一致的窄带非白噪随机噪声,传统的去噪方法难以进行彻底的压制,其残留的噪声会造成地质解释认识的多解性.文中就多道奇异谱分析降秩去噪、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降秩去噪、三维曲波变换去噪方法对此类强振幅噪声压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去噪方法在降秩过程中通过对噪声进行二次分解引入阻尼算子,对另外两种方法存在的强振幅窄带随机噪声残留问题进行了较好地解决,显著提高了此类强振幅噪声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67.
充分利用印度扇深水区及浅水陆棚区地震、测井、岩芯、地化等资料,预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扇深水区古-始统地层主要以海进体系域为主,在始新统顶部发育厚度较薄的高位体系域,沉积于外陆棚深水相沉积环境,具备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条件。古-始新统烃源岩空间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最大厚度达900 m以上。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为混合型生源母质。现今凹陷内大部分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综合各地质要素分析,建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发育模式。在古-始新世沉积期,深水凹陷的古地理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处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带,气候湿热。在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下,古海洋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量控制了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研究结果将有效指导印度扇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68.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的深入,深井、大位移井等高难度井作业大量增加,为保证安全,在井内下入尾管或者完井时下入防砂筛管等成为必然要求。但这类作业一般处于井的深部井段,实施困难较大,为保证尾管、筛管的顺利下入,利用扩眼器将实际井眼扩大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了单球投入式扩眼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该扩眼器在随钻扩眼、钻后扩眼(倒划扩眼、下划扩眼)的应用情况,对扩眼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9.
综合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等技术,通过半定量化研究深入探讨了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中富CO2和富烃类气两类气体充注对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靠近底辟的XF13A、XF13B井受到了晚期富CO2热流体充注影响,促进了溶蚀作用(次生孔隙比例为39.9%~58.4%),但由于处于幕式半开放的封闭成岩体系中,溶蚀过程中形成的大量Ca2+、Mg2+、Fe2+等离子没有及时排出,这些离子重新化合沉淀形成大量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使得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4.5%~13.5%)和类型增多,进而破坏孔隙喉道,形成中孔低渗储层;(2)远离底辟的XF13E、XF13F等井黄流组储层主要是早期烃类气充注,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比例为7.2%~27.7%)且处于开放的酸性热液体系中,造成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1.0%~6.0%)和类型相对较少,形成中孔中渗储层。  相似文献   
70.
北黄海东部坳陷的太阳区块富含中生代孢子、花粉化石。根据化石属种与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划分出三个孢粉组合:即中侏罗世晚期(Bathonian-Callovian)的Cyathidites-Cycadopites-Quadraeculina组合,晚侏罗世的Classopollis-Protopinus-Callialasporites组合和早白垩世早、中期的Lygodium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孢粉化石研究证实北黄海东部坳陷存在中侏罗世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