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263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202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阐述把维生素B12生产菌添加到培养水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的买验。共18株细菌分离于轮虫培养池,其中,有一株产维生素B12的假单胞杆菌TP4对轮虫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把TP4菌株培养后,加入到2L的烧杯和500L的水槽中培养泰国S型轮虫时.在9d(天)和6d(天)中,轮虫密度从124~139和242~288个体/ml增殖到4,417~5,540和1,017~1,254个体/ml,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6及2~3倍。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63.
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宁波海岛潮间带的生物数量组成与分布规律。岩礁潮间带平均生物量高于沙质潮间带高于泥沙质潮间带,而密度为岩礁潮间带高于泥沙质潮间带高于沙质潮间带。主要生物类群有甲壳动物,藻类及软体动物。岩礁潮间带生物量从近岸向外海增加。泥沙质潮间带的生物量和密度从北至南增加。  相似文献   
64.
65.
我国自80年代初大规模开展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增养殖生产以来,每年需从自然海区捕捞大量对虾亲体用于人工育苗生产,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用人工养殖对虾亲虾越冬来解决亲虾来源。至1990年,仅北方三省一市利用越冬虾培育虾苗数量已达1.07×10~(10)尾,占养殖用虾苗总量的30%。预计今后几年内,这个比例还将增加。连  相似文献   
66.
海底柱状沉积物超声测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RS-ST01C超声测试仪,对32个海底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现场超声波声学测量,并作了声速剖面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及其固定方法、耦合剂、t0值、生物含量、取样效果和频率等因素对测量的结果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样品及其固定方法、t0值、生物含量以及取样效果对声速测量的结果影响较大,而耦合剂和频率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不同的污染物质在被臭氧氧化时发光特性不同的原理检测水质污染。检测出来的发光光谱与不同污染源的特征光谱进行对比,辅助发光时序等特征,检测几种污染物的含量和确定污染源。对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利用日本GMS低云风资料,对东亚及北太平洋西部(取北纬10°—45°,东经105°—150°范围)1983年7月21日08时—22日20时(北京时)的850百帕流场进行初步研究。对仅有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流场(称常规流场)和前者加上卫星云风资料后的流场(称混合流场)作了比较。通过客观分析,发现两种流场在北太平洋西部有很大的差别,后者能更好地反映出热带海洋上的流场。对上述两种流场物理结构(涡度和散度)的分析,也发现两者在热带海洋上有较大差异,混合流场的物理特征与环流系统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69.
利用1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近海底作业所获的深拖海底电视和照相系统资料,对中国开辟区不利开采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海底地形的坡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中国开辟区东、西两区海底的东向坡和西向坡是均衡分布的。东、西两区海底地形坡度的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东区海底地形坡度以0~15°为主,而西区坡度大于3°的地形则很少。坡度大于5°的地形主要分布于坡脚处,特别是坡度超过15°的地形总是出现在水深变化的转折点处。(2)研究区不利开采地形可分为坡度为5~15°和大于15°两种类型,东区地形坡度大于5°的不利开采地形比西区多14%,东区坡度大于15°的地形为3.6%,比西区(仅为1.4%)多,东、西两区都有少量坡度近90°的地形出现,并且这种地形在东区所占比率比西区大,说明东区断崖、陡坎和断裂沟槽比西区多,地形也更为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70.
分析探讨了东海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考虑到海洋环境监测的一些特殊性,在建立评定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学模型时,引入了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并选取2004年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中不同海域的试样进行原始平行性测定资料,以A类方式评定量化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的不确定度分量;同时,以A类或B类的方式对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中的其它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NH_4~ 测定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大,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是近海水质无机氮类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东海近海水质无机氮类(NO_2~-、NO_3~-、NH_4~ )测定中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别约为0.080,0.034,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