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3514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期的变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北大别整体经历了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折返历史,因而表现为广泛发育的多期减压结构和极少保留早期的超高压变质记录。北大别榴辉岩以高温变质作用以及折返期间因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期后成合晶为显著特征。石榴子石中伴有放射状胀裂纹的单晶和多晶石英包体指示早期柯石英的转变结果,这已被锆石中发现的柯石英残晶所证实。结合北大别北部榴辉岩和片麻岩中发现的金刚石等超高压证据以及三叠纪变质记录,由此证明北大别整体经历过深俯冲和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北大别榴辉岩的多阶段高温条件主要来自石榴子石-绿辉石矿物对温度计、单斜辉石中紫苏辉石+石英针状矿物出熔体以及金红石中较高的Zr含量和变质锆石中较高的Ti含量等得出的温度证据。此外,多期后成合晶以及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等矿物中成分分带的存在,证明该区榴辉岩经历了一个多阶段、快速折返过程;而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度、压力和形成时代,却反映该区榴辉岩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变质演化与缓慢冷却过程。长时间的高温变质作用与缓慢冷却过程也许正是北大别长期难以发现柯石英和有关超高压记录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些成果为大别山三个不同超高压岩片的差异折返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2.
刘潜  于津海  苏斌  王勤  唐红峰  许海  崔翔 《岩石学报》2011,27(12):3575-3589
本文对福建沿海福清地区的锦城花岗岩和牛头尾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锦城花岗岩的年龄为187±1Ma,为福建沿海首次发现的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牛头尾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30±1Ma,代表燕山晚期(白垩纪)的一期岩浆活动.锦城花岗岩具有高5iO2、偏碱、高Fe2OT3等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高Rb/Sr( 1.31 ~ 1.93)比值及低Rb/Ba(0.26 ~0.29)、Eu/Eu*(0.30 ~0.56)、La/Yb(5.69 ~ 18.39),Sr/Y(2.24 ~2.29)比值,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且具有火山孤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很可能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牛头尾花岗岩相比锦城花岗岩低SiO2,贫钾,而富镁、钙,属于花岗闪长岩.其更亏损Nb、Ta及富集Ba、Sr,具较低Rb/Sr(0.27)、Rb/Ba(0.09)比值和较高的Eu/Eu*(0.98)、La/Yb( 16.87),Sr/Y( 19.08)比值,同样为具有弧特征的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也形成于与大洋俯冲有关的构造背景.锦城花岗岩和年头尾花岗闪长岩具有相似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分别为2.18~4.73和1.25 ~4.15,tDMC均为~ 1.0Ga,表明二者起源于相同的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结合已有的资料,本次研究发现锦城花岗岩与南岭地区同时代岩浆岩( 194 ~ 172Ma)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暗示古太平洋板决的俯冲很可能自早侏罗世开始.这样,华南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很可能发生在早侏罗世之前,大致在205 ~ 190Ma期间.  相似文献   
63.
广西东南部大容山-十万大山地区过铝质(S型)花岗岩中包含丰富的副变质麻粒岩包体.部分麻粒岩包体保留了尖晶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等超高温变质矿物组合,指示这些麻粒岩包体曾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矿物温压估算结果显示:峰期温压条件为7.5~8.0kbar,950~1000℃,峰后退变质温压条件为3.2~3.7kba...  相似文献   
64.
笔者对中天山微陆块北缘托克逊干沟地区角闪岩相变质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证明变质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记录了从太古宙至元古宙(3320~530 Ma)的源区岩浆热事件,变质火成岩中的岩浆锆石记录了新元古代晚期(550 Ma)的岩浆作用,而变质锆石记录了晚泥盆纪(385~360 Ma)的变质作用。这一定年结果表明,中天山微陆块北缘的造山作用很可能发生在华力西期,中天山微陆块形成于新元古代以前,但并没有经历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具有与塔里木克拉通明显不同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因此,中天山微陆块很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块体,并不支持其是从塔里木板块分离出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5.
云南麻栗坡南秧田白钨矿床层控似矽卡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秧田白钨矿床是中国滇东南地区一个罕见的似层状白钨矿床,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南秧田岩组层状似矽卡岩中。最新的勘查资料表明,该矿床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实地考察,结合室内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及国内外典型矿床对比研究,对该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进行了恢复,得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或热水沉积岩)夹杂部分的陆源碎屑沉积岩,对南秧田层控白钨矿床似矽卡岩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为沉积变质成因矽卡岩,属类矽卡岩系列。  相似文献   
66.
1地质概况内蒙古杨树林银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南端,赤峰-铭山大断裂为两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断裂两侧有大量的岩浆岩侵入和太古宇古老变质岩系零星出露,构成地台的结晶基底,派生NW、NE、EW向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地层和晚侏罗世玛尼吐组以及白音高老组一段。侏罗纪  相似文献   
67.
甲玛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与中新世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铅、锌、金、银、钨、锡成矿亚系列中的典型代表,随着勘探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日益完善,形成了斑岩-夕卡岩-角岩型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型(唐菊兴等,2010;郑文宝等,2010)。矿床  相似文献   
68.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IOCG(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产地(李泽琴等,2002;朱志敏等,2009),产出有落凼铜矿、石龙铜矿、老虎山铜矿、红泥坡铜矿等大中型铜矿。目前已发现的这些铜矿均赋存于古元古河口群上部变质火山-沉积岩系,而下部层位由于出露较差,长期未引起重视,地质找矿进展一直未有突破。近年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我们在河口群下部的白云  相似文献   
69.
刘宇  匡爱兵  张静 《矿物学报》2011,(Z1):373-375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赞坎一带铁矿成矿带(现已被列入新疆"358整装勘查区")为西昆仑地区乃至全疆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带。在解放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由于该区地处高原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致使该区地质工作程度极低。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一系列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的开展,在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1B)底部和中部先后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70.
1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处于华北断块中吕梁-太行断块之五台山块隆西部。区域地层从中太古界阜平岩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与沉积变质铁矿矿床成因有关的地层为上太古界五台群(刘志宏等,1997)。金岗库组(W1j):主要分布于原平以西,与下伏板峪口组呈整合接触。该组岩性主要为角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