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圈闭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断裂极为发育,主要发育NE向和NWW向两组正断层。NE向断层断距大,延伸距离远;NWW向断层断距相对较小,延伸较短。斜坡带由于构造破碎,断层发育,圈闭类型多为断块、断鼻及断层 岩性复合型圈闭。因此,对北部斜坡带断层的展布和交切规律的研究,是识别该区圈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已被证明是寻找隐蔽圈闭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运用该理论对南阳凹陷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的追踪,在古近系中识别出了各级别的层序界面,结合周缘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及高频单元变化规律,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南部陡崖式断坡带和北部缓坡式弯折带是低位域砂体和隐蔽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3.
登陆过程中热带风暴"黄蜂"螺旋云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热带风暴"黄蜂"在登陆过程中逐小时高分辨红外云图上的螺旋云带及其强对流云团的变化规律.从强对流云团发展为主螺旋云带的演变过程中,螺旋云带主要表现为其前端的对流逐渐加强,其余部分逐渐减弱,以及前端的强对流云团总体表现为旋入运动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其余部分的云团总体表现为远离中心等的特征.初步探讨了螺旋云带结构变化与风暴强度之间的关系和"黄蜂"在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4.
晚中新世以来亚洲季风阶段性演化的海陆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合对比晚新生代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黄土一红粘土沉积、西北太平洋粉尘沉积、南海有孔虫、阿拉伯海有孔虫记录的基础上,探讨了大约8Ma以来亚洲季风的阶段性演化历史。结果发现,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在8Ma前后大规模出现,在3.5Ma前后大幅增加;印度季风在8Ma前后形成(或显著加强);南海ODP1146站位浮游有孔虫Neoglcboquadrina丰度也有两次明显增加,表明海水表面温度不断降低和海洋生产力的增加,指示东亚冬季风作用增强。北太平洋()DP885/886钻孔风成粉尘通量也有增加,指示亚洲内陆进一步的干旱化和冬季风作用的增强。印度洋沉积通量在11Ma前后开始增加。在9~8Ma时出现峰值,表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南部逐渐隆起。当隆起达到足够高度时,导致亚洲内陆干旱气候带扩大,同时提供大量粉尘并向东传输到中国北方和北太平洋地区。青藏高原北缘山前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在3.6Ma时,高原北部的进一步快速隆升过程可能影响到整个高原,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更加干旱化,东亚季风增强,粉尘沉积加快,南海及印度洋陆源沉积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65.
浙江西裘矿区新元古代火山-热泉活动强烈,矿石Cu:Zn:Pb原子百分比与火山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矿床δ^34S值为-6.5‰~2.8‰,δ^18O值为8.14‰~22.32‰,铅同位素示踪主要为下地壳铅;矿石具较高的As、Sb、Bi、Ga、Zn、Ba等含量;具较低的Al/(Al+Fe=Mn)比值,Zn(Pb+Zn)比值接近1,均表现出火山-热泉沉积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生产纯碱的遗留物工业废料碱渣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常规的土工试验手段检测了其作为工程土应用表现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它作为填垫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
一、地质简况工作区属花岗岩为基底的第三纪断陷盆地。基底花岗岩的上覆层为第三系下含煤组 N~1地层。根据岩性特征,由下而上可分为三层:花岗碎屑岩 N~(1-1)、砾岩夹砂岩 N~(1-(2 3))、砂岩夹煤层及砾岩透镜体 N~(1-4)。含矿层位主要为 N~(1-(2 3)砾岩底部,次为花岗碎屑岩。花岗岩构造破碎带中也可见少量工业矿化。钾、钍含量很低,属于纯铀性矿化。  相似文献   
68.
《中国震旦亚界研究》成果评审和经验交流会议,由国家地质总局委托中国地质利学院主持,于一九七九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九日在成都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质总局系统、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和有关院校八十七个单位的代表,以及《光明日报》、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共二百一十二人。提交会议的科研成果报告、学术论文共八十一篇,近二百万字。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记述了井陉雪花山组的腹足类化石群,共7属,19种,其中7个新种,3个未定种。根据化石群的特点,将雪花山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中新世。  相似文献   
70.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把全区夏季降水分成四个区域,分别计算出每区的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和覆盖率。并以500hpa相关区域高度和降水自身周期作因子,用逐步回归双重分析方法建立起8个预报方程,其历史拟合率较高且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