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488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坑探工程的手掘比重,约占总数60%左右。手掘坑道的通风问题,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火炉通风和人工通风(手摇通风机、脚踏通风机)等。不仅通风时间长,效率低,而且井下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人工通风比自然通风效果有些提高,但劳动强度大,风压低,风量小,满足不了五十米以上坑道通风的要求。因此通风问题是手掘坑道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氮沉降和降水格局改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关键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依托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的全球变化实验平台,研究了氮添加和增减雨(+50%、-50%)及其交互作用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和植被特征的影响,分析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与植被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短期氮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和植被特征没有显著影响(P > 0.05);(2)降水格局改变显著影响荒漠植物群落光合速率(P < 0.05),减雨50%显著降低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和优势种植物高度(P < 0.05),而降水增加50%没有改变群落光合速率和植被特征,降水改变下的土壤水分能很好地解释群落光合速率;(3)氮添加和增加降水的交互效应显著提高了群落的光合速率和优势种植物高度(P < 0.05),而减少降水与氮添加没有显著影响;(4)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盖度、优势种盖度、优势种平均高度与群落的光合速率呈现出指数增加关系,解释率为40%~58%。干旱极大地抑制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而氮沉降则依赖于降水增加来提高群落的光合速率,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光合速率与水肥处理下的植物生长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激光雷达点云树木建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树木几何模型是数字城市与数字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点云树木建模,深入分析了基于广义(泛在)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模型重建方法,提出了聚类思想建模、图论方法建模、先验假设建模、拉普拉斯算子建模与轻量化表达建模5类建模体系,归纳总结了不同建模体系在树冠枝干的细节表达、建模算法性能、树木模型的多层次细节表达、建模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模型信息表达完整性、模型多层次细节重建、融合广义(泛在)点云的树木建模与模型、算法的综合评价研究4个方面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三维激光树木几何重建潜在的建模方向。  相似文献   
64.
利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完成陕西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提取和空间分析.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5个指数,按照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计算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为政府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NC)批准、并于2007年度正式发表的新矿物共25种。其中硅酸盐7种,磷酸盐2种,硒酸盐1种,硫酸盐2种,碳酸盐2种,钨酸盐1种,硼酸盐2种,砷化物1种,硫盐5种,氢氧化物2种。文中表格依次列出了矿物的中外文名称及化学式、晶系及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状及共生(伴生)组合等。  相似文献   
66.
结合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的注意事项和特殊问题的预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7.
涞源县独山城铁矿为沉积变质矿床,受层位控制,赋存于五台期金刚库岩组中部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矿床控制规模已达大型。  相似文献   
68.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多功能性(soil multifunctionality,SMF)是衡量土壤系统提供多种功能的综合指标,对评估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目前SMF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对象多为农田生态系统,对于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此外,对草原生态系统SMF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关系以及全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SMF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本文从SMF的概念和内涵、量化指标及方法、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与SMF的关系、全球变化对SMF的影响以及SMF的空间变异性5个方面论述SMF的研究进展,梳理了草原生态系统SMF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1)统一规整SMF量化体系;(2)SMF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转换机制;(3)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SMF驱动机制;(4)土地利用变化、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等全球变化交互作用对SMF的影响;(5)地上植物功能与SMF的联系和互馈机制;(6)根系功能性状对SMF的影响和植物在不同组织水平对SMF的贡献;...  相似文献   
69.
详细介绍了莱芜市茶业口镇船厂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提出了治理方案,对矿区存留矿体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对开采与治理同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合理性分析。通过开发利用存留资源,可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实现了资源利用与地质灾害治理的双赢局面,为类似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沉积物孔隙毛细管压力与甲烷水合物饱和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e capillary pressure and hydrate saturation in sediments,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First, the phase equilibria of methane hydrate in fine-grained silica sands were measured. As to the equilibrium data, the pore capillary pressure and saturation of methane hydrate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ase equilibria of methane hydrates in fine-grained silica sands changed due to the depressed activity of pore water caused by the surface group and negatively charged characteristic of silica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capillary pressure in small pores together. The capillary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thane hydrate saturation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available pore space. However, the capillary-saturation relationship could not yet be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because of the stochastic habit of hydrate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