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   总被引:14,自引:2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必须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金属矿产资源为后盾.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且紧缺,故对外的依存度日益增大.为此,在多元化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本土资源为本,并迅速建立起安全、可靠与稳定供给的重要金属矿产战略后备基地.本文基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和聚集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新认识,并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已发现的深部金属矿床实例.据此提出:必须迅速强化进行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深入研究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62.
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哈尔滨本站188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0年的月总降水量和1961-2010年哈尔滨所辖区、县(市)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分析了哈尔滨市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除巴彦7月气温略呈下降趋势外,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30a,哈尔滨市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显著。近百年来,哈尔滨市年、季总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农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对于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交通等方面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强、弱年水汽输送的异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50-2002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全球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强、弱年候平均水汽输送的异同点.水汽输送强、弱年都存在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带,但是又有显著的差异:(1)南半球越赤道、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水汽输出量不同.(2)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3)中纬度向内蒙古中部和东北地区输送水汽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带在水汽输送强年明显、弱年不明显.(4)在水汽输送强年中国云贵高原-长江中游-华北-东北南部有一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大值带,中国中、东部均有水汽输送,只是中国东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相对较少;在水汽输送弱年仅中同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南部有弱的水汽输送.(5)水汽输送强年的变化较为平缓,而水汽输送弱年则比较迅速.东哑地区偏南风水汽输送在水汽输送强、弱年的相同特征是:特征线南撤的速度非常快,在20°一30°N附近有东南风水汽输送加入,并取代西南风水汽输送;不同之处是,水汽输送强年建立的时间早、能够到达更北的纬度、强盛期长、撤退的时间迟.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风水汽输送在水汽输送强、弱年的共同点是,西界均为95°E,由建立到强盛的速度郁非常快,在强盛期突然就东撤到130°E以东的区域;不同点是,在160°E处东南风水汽输送建证的时间不同,强盛期不同,纠达西界的时间不同,印度季风槽在95°E以西形成的东南风水汽输送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不同,西扩和东撤的速度不同.  相似文献   
64.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_S6.5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发震构造复杂,引起了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三维建模方法,建立鲁甸地区三维层状非均匀速度模型,采用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对鲁甸M_S6.5地震进行三维射线追踪走时计算;利用震中距150km范围内的近震Pg波震相走时数据,通过射线追踪走时拟合获得鲁甸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2km,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本文采用的三维建模和射线追踪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在美国,超过1.43亿人面临地震风险威胁。如果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其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地震影响就能显著减小。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ANSS)通过协作对地震与大地测量数据进行汇集与分析,及时发布地震发生及其影响的可靠信息,为地震研究及危险性与风险评估提供数据,这是建立地震韧性国家的重要基础。作为对ANSS的投资成果,现在对于发生在美国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任何显著地震事件都能够用一套产品来快速表征,在地震危机来临之际为人们提供态势感知。ANSS监测工作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地震工程需求,这包括改进人们对建构筑物地震响应的理解。作为参与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的四个联邦机构之一,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为ANSS提供了管理与财政支持。2000年,美国国会颁布《国家地震减灾计划》再授权法案[公法第106-503号(Public Law 106-503)]时,作为该计划的一项支撑设施,创立了ANSS。ANSS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术界的合作。由于认识到地震灾害危险性与风险的地区差异性,所以ANSS管理结构强调区域执行与国家集成。其允许与其他联邦和州政府机构以及与关注地震监测的地球科学界和工程界协作。ANSS推动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各机构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这些合作关系对于ANSS在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在区域范围内的规划与执行,以及争取地方支持都是有必要的。许多承办学术机构、部分州政府机构、其他联邦机构、私人基金会和科学组织为ANSS的成长和(或)运行提供了支持。建设ANSS的需求最初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1999)题为《美国地震监测评估——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的需求》的出版物中率先提出。这些需求包括加强国内各监测台网间协调、开发新的地震信息产品,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扩建监测基础设施。2000年以来,ANSS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伙伴关系建立,并开发了新的地震信息产品与服务。虽然现有资助尚未达到ANSS的预期计划,但其1999年所设定的在野外及建筑物、桥梁和其他构筑物中安装7 100个现代化地震观测站点的总体建设目标,截止2016年年底,已经完成了42%。ANSS产品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提升了政府机构、应急响应人员、公众及工程界与科学界对ANSS能力的期望值。作为ANSS的投资成果,地震信息服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ANSS的品牌服务包括:向政府和应急管理人员提供即时地震通知,通过地震通知服务系统以电子邮件或文本形式提供快速通知、震源特征产品、提供实时地震信息的ANSS网站、一套实时态势感知产品(地震动图ShakeMap、地震动图发布系统ShakeCast、全球地震响应即时评估系统PAGER、"你有感么?"DYFI)、ANSS综合地震目录ComCat,以及由工程强地面运动数据中心(CESMD)为工程师提供的产品。在未来10年中,为了满足预期,ANSS必须在聚焦提升基础服务稳定性的同时确保获得不断创新的能力。ANSS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地震安全性并开展震后响应与处置的能力。本报告描述了一系列特定的发展机遇,并形成了ANSS未来10年的重点工作,包括使ANSS确保地震危机时有备无患,加强城市地区地震安全性,拓展降低地震风险的观测数据获取能力。把握机遇、实现目标,额外的资助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创立伊始,ANSS被视为创新与风险并存。如今已证明,尽管只得到了部分资助,ANSS却是成功的。我们的国家在快速发展,国家的结构体系日趋庞大和复杂,如果耽于成就,接受现状,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地震风险。ANSS要充分发挥其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方面的潜力,就必须不断前行——引发地震的构造力是无情的,它们将永不停息,我们减轻国家地震灾害的努力也将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66.
新疆干旱荒漠地区五株低营养细菌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营养菌又称寡营养菌。属于特殊环境微生物类群。通过对新疆荒漠地区分离得到的五株低营养细菌的理化特性研究,初步摸索到了分离培养的方法,并测得其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37℃;最适pH值8~9;最适含碳量15mg/L培养基,生长需要1%~20%的NaCl浓度,以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指标,为特殊环境微生物尤其是低营养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龙门山断裂带沿倾向和走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特征,通常以4条主干断裂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分为5条构造带,但是对沿走向的分段性特征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后近10年的波形数据,采用全波形反演获取了龙门山断裂带1495个M≥3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滑动窗”扫描方法提取不同地震类型的数量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变化曲线,据此将龙门山断裂带的震源区划分为S1—S9段.根据反演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采用阻尼线性反演技术求取龙门山断裂带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信息,从地震类型、断面结构和构造应力场等角度探讨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地震类型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其中S1的逆冲型地震比例最高,S8的走滑型地震比例最高,S9的正断型地震比例最高.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可能存在差异性断层调整运动,且余震晚期沿断裂带走向普遍存在应力的补充和协调,芦山地震的发生可能还对S2造成了应力扰动.汶川主震附近及余震区远端经历了更长的震后调整过程,且余震区远端S9具有更复杂、强度更高的震后调整过程.(2)断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断面结构揭示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参与了汶川余震活动.断面倾角与走滑分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具有明显逆冲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主要分布在50°~70°,而在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基本在60°以上,且断面倾角增大与汶川余震带宽度收缩变窄相吻合.(3)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环境非常复杂.σ1方向的分段性差异导致了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的地壳撕裂和地幔物质上涌、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活动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大量的逆冲型地震.结合构造应力场与大地测量资料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要是受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上地壳缩短增厚所致.  相似文献   
68.
本文基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带区的重力场、电磁波场和地震波场特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区深部地球物理场做了分析.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西构造结区不仅存在着令人瞩目的中、深源地震,而且其重力场、电磁波场和壳、幔地震速度结构存在着高度的非均匀性.这不仅表明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物质组成先后参与了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碰撞的造山过程及其导致的横向结构特征的显著差异上,同时也反映出这种复杂过程在对深层演化进程所带来的影响,故导致了西构造结区的形成和长期演化的复杂过程.显然西构造区的介质属性、构造格局和深层过程均制约着、并强烈影响着高原西北缘及其西部的深、浅构造组构和运动学与动力学响应.故在青藏高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由于西构造结区深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工作尚少,而又因自然条件和政治环境的制约,故该区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物理-力学过程等核心问题尚有待于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9.
汶川-映秀8.0级大地震发生在由3条NE向断裂带组成的龙门山逆冲走滑断裂系上,造成了以汶川、映秀为中心和其周边地域的严重破坏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然而强烈地震发生前却未见有可能的确切征兆或浅表层异常活动的迹象(相对于短期和临震预测),即浅层过程与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并不匹配.那么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然发生了这次大地震,它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制又是什么?为此必须对这次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壳、幔速度结构以及其深层动力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松藩-甘孜、龙门山造山带和四川盆地地域人工源地震深部探测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反演研究分析,初步结果表明:1)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和挤压作用下,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东构造结,该东构造结似一尖楔向NNE方向顶挤并插入青藏高原东北缘,故迫使高原深部物质向东流展.在受到以龙门山为西北边界的四川盆地高速"刚性"物质阻隔下,一部分物质则转而向东南侧向运移;2)龙门山造山带与其西北侧地带地形高差达3500±500m左右,地壳厚度在龙门山西北部为65±5km左右,四川盆地为40±2km左右,而龙门山地带与其东、西两侧相比则其地壳厚度变化幅度达15~20km,这里恰为应力作用的耦合与集中地带;3)下地壳和地幔盖层物质以上、中地壳(深20~25km)中的低速层为第一滑移面,以上地幔软流层顶面为第二滑移面,且在四川盆地深部"刚性"物质阻隔下,下地壳和上地幔盖层物质以高角度在龙门山断裂系与四川盆地的耦合地带向上运移(或称逆冲),且在龙门山地表3条断裂构成的断裂系向下收敛到15±5km左右深处汇聚,二者强烈碰撞、挤压和震源介质破裂;即存物质与能量的强烈交换下,高度集中的应力得到急速释放,故形成了这次8.0级大地震.为此通过该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变异,初步揭示了这次8.0级大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及其深层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70.
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吉文  杨辉  张雪梅 《岩石学报》2010,26(11):3159-3176
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在力源作用下,呈大尺度的运动行为及其在整体运动中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部圈层耦合、介质与结构变异的物理-力学属性、深层过程和动力机制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动力学集成了当代众多相关学科和学科交叉领域的高、新学科研究成果,它涉及到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和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综合集成与剖析讨论了该领域四个重要的基本科学问题,即:(1)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趋势和导向;(3)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4)地球内部物质运移的力源机制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