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基于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持续性区域干旱识别方法,对1961—2017年湖南夏秋季持续性区域干旱事件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等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7 a来,湖南夏秋季持续性区域干旱平均每年发生1.4次,其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1世纪00年代干旱频次虽少,但累积强度最大、持续日数最长,而20世纪90年代干旱事件相对偏少、偏弱。持续性区域干旱事件以夏秋连旱为主,7月28日至10月14日是高发时段。干旱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5~30 d,最长可达183 d,且持续时间少于40 d的多为一般干旱,重度及以上干旱一般持续110 d以上。持续性区域干旱事件主要表现为全省型、西北部型和南部型3种空间分布形态,全省型的干旱最多,且多为较重及以上等级。持续性区域干旱事件呈北少南多的空间分布特征,累积强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强,湘西北区域干旱程度较轻,洞庭湖区、湘中和湘南大部干旱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2.
湖南晚稻干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作物水分供需出发,构建湖南省晚稻干旱指数模型,通过典型年份干旱指数与相应的旱情资料对比分析,确定了湖南晚稻干旱等级指标,并利用该模型分析湖南不同区域在晚稻各个生育阶段的干旱情况。就生长阶段而言,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成熟期可能出现极旱几率明显高于生长初期,一般在40%以上;从地区分布看,湘中、湘北重旱出现几率明显高于湘西和湘南。评估结果可为减轻晚稻干旱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湖南气候资源特点,对湖南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如双季稻可在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平丘地区种植,但要注意水稻品种熟性的搭配;冬季油菜种植湘北优于湘南,尤其是安乡、华容、临澧、澧县、石门一带;春大豆一稻复种制的种植范围可在双季稻的种植高度上再上推100~200m;棉花要以湖区种植为主,在山丘区选择有利秋桃吐絮气候条件的衡阳、溆浦等地种植为辅;苎麻适应范围广,可在平湖区和丘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64.
徐永胜 《气象》1988,14(9):44-46
一、引言 利用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在国外已作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近几年来国内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探讨。目前我国大多数气象台站使用的是711型天气雷达。由于这种雷达波长短,回波受降水的衰减较大,特别是特大暴雨时可以使雷达探测不到目标物,因而不适合在雨强很强和降水范围很大时测定降水。在云物理研究和夏季积云人工影响天气试验中,无更优的雷达可供使用之前,还得利用  相似文献   
65.
陈历舒  王道藩 《气象学报》1983,41(4):499-505
“三七”高炮施放AgI是否显著增加了雨水中银含量?能否通过分析雨水银含量了解AgI对云催化作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这些都是我国当前人工增雨试验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为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于1978—1980年夏秋,在湖南省中、西部高炮增雨试验区采集雨水样品,对其银含量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和个例分析,现将所获结果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66.
本对江华县沱江地区低风速区的喇叭口地形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表明,该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有一定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为湖南地区利用风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向雷暴识别、跟踪和临近预报系统提供贴近台站实际的雷达产品阈值,建立基于雷达观测的雷暴日判别算法,利用雷暴人工观测资料和雷达产品数据构建匹配率模型,采用累积距平法识别匹配率拐点来判定阈值和最优闻雷半径,并计算出回波面积阈值。以常德气象观测站为例应用该方法,结果表明:①雷达产品阈值为38.5 dBz,最优闻雷半径达到25km,大于利用闪电定位数据与人工雷暴日对比得到的半径,回波面积阈值为73km2,经过评估各项阈值取值是合适的;②应用各项阈值结合雷达资料进行雷暴日判别时,需考虑雷暴的季节性变化,常德地区3—8月间应用效果较好;③应用该方法时应根据历史闻雷方位选择较长时间序列的雷达单站或雷达拼图数据样本构建匹配率模型。  相似文献   
68.
湖南夏季雨量场的EOF的稳定性及其长期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德寅 《气象学报》2000,58(4):492-499
利用 1 958~ 1 995年湖南夏季雨量场 ,分析了经验正交函数 ( EOF) ,结果表明 ,它能反映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将该场划分为 1 958~ 1 983年和 1 970~ 1 995年两段 ,对原始场和两个新场的 EOF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EOF是稳定的。将该场序列延伸至 1 997年 ,并划分为 1 958~ 1 977年和 1 978~ 1 997年两个不重合的时段 ;结果 EOF仍较稳定 ,这可能与场内平均相关状况的差异较小有关。在此基础上 ,采用主成份筛选的建模方案 ,制作了雨量场的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69.
对我国T106L19(客观分析)模式大气,(1998年6~7月)做了大气中所有天气学降水(垂直运动形式)的计算。研究表明,’98长江流域上空暴雨存在着明显的梅雨锋天气(尺度)系统降水,同时,长时间湿空气团的维持及其输运,和在梅雨锋上的非等熵湿绝热运动并不断形成对流不稳定降水,是强降水发生的天气学成因。因此,用模式大气中各种天气学形式的降水去(概率)统计预报实际大气降水,实现了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之间  相似文献   
70.
基于19612013年岳阳国家气象观测站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核密度估计、线性倾向方法、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东洞庭湖区城市雷暴基本规律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东洞庭湖区城市雷暴日数以夏季的最多,春季的次之,秋、冬季节的较少,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尤其是春、夏季雷暴日减少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