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in Lin'an show the eleva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ozone and Nitric Oxides(NO_x)in the rural area in the eastern mid-latitudes of China.The mechanism of its variations was explain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In the case of breeze,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controlled by solar radiation is the determined factorsaffecting the variations of the surface O_3 and NO_x.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_x and SO_2 demonstrates thatthe biomass burning is an important local emission source of NO_x.  相似文献   
62.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盆地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料,结合测井、岩心等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四川盆地构造特征、作用、演化过程对油气成藏要素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主要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的联合控制。(1)"兴凯"和"峨眉"地裂运动形成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开江-梁平拉张槽控制了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发育,特别是对烃源岩和储集层展布的控制作用明显,致使烃类的富集区集中在这两个拉张槽周缘地区;(2)加里东和印支古隆起成为区域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油气向古隆起高部位运聚并形成古油气藏;(3)盆山结构对保存条件的影响决定了天然气的最终聚集。因而,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勘探应重点选择拉张槽、古隆起与原地隆起-盆地区或突变型盆山结构区三者相叠合的区域。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减影CTA在颅内静脉窦病变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颅内静脉窦病变患者,其中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畸形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肿瘤累及静脉窦10例;行CT平扫,增强及减影CTA,研究病变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28例患者CTA静脉影像显示成功率为100%,可清楚显示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论:减影CTA对颅内静脉窦病变具有无创,安全,快捷,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作为颅内静脉窦病变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4.
针对现有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定量表征方法关键参数获取困难且可靠性存疑的问题,以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基于现代辫状河沉积、钻井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提出了基于单一辫状河道宽度的构型单元定量表征方法。首先,根据单井构型单元解释结果,确定同期辫状河道平面分布;其次,根据连井对比剖面,确定连井剖面内单一辫状河道间的界线位置;再次,根据现代辫状河单一辫状河道宽度与构型单元关系定量模型,限定辫状水道宽度、复合心滩长度及宽度等4级构型单元规模;最后,在单一辫状河道内确定4级构型单元平面分布,进而在密集井网区对复合心滩进行解剖,确定单个心滩位置和几何形态。采用该方法对苏××提高采收率试验区盒81-3单层辫状河致密砂岩气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单层砂岩气藏发育5条单一辫状河道,其宽度为1 050~1 890 m;辫状水道宽度为234~435 m;复合心滩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 931~3 569 m、685~1 242 m;单个心滩长度和宽度分别为660~1 880 m、310~1 030 m。  相似文献   
65.
硅酸盐风化与全球碳循 环研究回顾及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酸盐风化是大气CO2 的一个主要汇,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自Walker 等(1981)进行的开创 工作以来,有关“硅酸盐风化- 碳循环- 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从计算机模型到河流水化学研究,从流域面积 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大河到数十数百平方公里的单岩性小河流,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从全球尺度上看,硅酸盐风化每 年所消耗的大气CO2 量为0.138~0.169 Gt,相比现在大气碳库中碳的含量(约800 Gt),乍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硅酸盐 风化消耗CO2 并将其作为碳酸盐矿物埋藏在海洋,它的存留时间超过了百万年。因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风化是 调节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机制。对小流域进行的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流经玄武岩/蛇绿岩的小流域有着最高的硅酸盐风化 和大气CO2 消耗速率,热带区域火山岩化学风化消耗的大气CO2 占全球硅酸盐风化所消耗量的10%,而流域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66.
为了全面评价和考核湘江长沙段各洲滩近几年来采取的不同灭螺措施对洲滩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螺情的影响,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2003~2008年对湘江长沙段20个有螺洲滩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和活螺率分别下降了40.00%,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0 2,P<0.01)、活螺率(Z=65.133 2,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感染性钉螺的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在建阶段导管架圆管发生风致涡激振动对整体疲劳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圆管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圆管的动力学特性;固定系数取值0.7模拟实际工程中圆管两端的焊接约束形式,计算了圆管的振动响应;基于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和S-N曲线计算了圆管发生风致涡激振动的疲劳损伤度,并根据规范计算出圆管在位阶段的疲劳损伤度,对比总结风致涡激振动对总体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及振动抑制措施对疲劳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在建阶段导管架圆管发生风致涡激振动会明显地影响圆管的疲劳特性,降低疲劳寿命,因此可以通过绑定绳索、安装防振锤等手段减少结构的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以贵州西北部典型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区土壤剖面为对象,探讨了土壤镉(Cd)含量与形态的纵向分布特征、Cd迁移转化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下伏高Cd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是剖面土壤Cd富集的重要原因,在土壤形成初期,土壤pH较高,地质源Cd淋失较少,土壤Cd含量高;随着土壤发育程度加深,地质源Cd逐渐淋失,Cd含量降低。此外,区域人为源输入可能影响表层土壤Cd的富集。土壤地质源Cd主要以残余态存在,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的占比较低,Cd活性较低。剖面中下层(>60 cm)土壤Cd的赋存形态变化较小,剖面上层(<60 cm)土壤可交换态Cd的占比随土壤深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地质源Cd被活化。本研究结果可为理解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区土壤Cd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