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综合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等技术,通过半定量化研究深入探讨了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中富CO2和富烃类气两类气体充注对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靠近底辟的XF13A、XF13B井受到了晚期富CO2热流体充注影响,促进了溶蚀作用(次生孔隙比例为39.9%~58.4%),但由于处于幕式半开放的封闭成岩体系中,溶蚀过程中形成的大量Ca2+、Mg2+、Fe2+等离子没有及时排出,这些离子重新化合沉淀形成大量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使得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4.5%~13.5%)和类型增多,进而破坏孔隙喉道,形成中孔低渗储层;(2)远离底辟的XF13E、XF13F等井黄流组储层主要是早期烃类气充注,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比例为7.2%~27.7%)且处于开放的酸性热液体系中,造成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1.0%~6.0%)和类型相对较少,形成中孔中渗储层。  相似文献   
612.
郑人瑞  吴登定  杨宗喜  周久龙  夏烨  金玺 《地质通报》2019,38(11):1769-1776
当前,地质调查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地质调查机构纷纷重新审视其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需求,并相继发布新一轮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地质调查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对这些战略规划的新动向和新举措的系统总结,梳理出全球地质调查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各国地质调查工作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利用数字技术革命重塑地质调查发展方式已上升至战略高度;推动人地关系协调成为地质调查工作重要内容;多要素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正成为地质调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条件;地质调查填图更加强调需求、问题和应用导向;地质调查走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为推动中国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提出了拓展工作领域、加快数据整合、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提升多要素监测能力4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61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农牧民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将结构化问卷调查与开放式访谈相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四子王旗和太仆寺旗3个旗县生态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围封禁牧以及季节性休牧是本区主要的生态工程类型;基于个体体验,农牧民并不认为生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显著的生态效益;生态工程对农牧民的影响表现为"减产、提效、增收";对于未来的工程措施,农牧民优先选择限制牲畜数量,其次是退耕以及保护退化草地;绝大多数农牧民支持有补偿条件下进一步退耕和生态移民。本文进而给出了一些研究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14.
<正>一、拆迁面广量大,未批先拆成主流一是当前拆迁面广量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数量2006-2009年每年分别为183、217、309和452万平方米,前后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42%和46%。以2000年-2009年的10年拆迁量统计,各县(市)、区的房屋拆迁量排名中北仑区  相似文献   
615.
我国重力场新的统计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形信息,构造了完全布格异常和完全空间异常的协方差和代表误差模型参数等新统计量,利用某试验区密集的重力和地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计算方案推广到了全国大范围、多区域内的统计计算,给出了6种不同地形类别区域(平原、丘陵、小山区、中山区、大山区、特大山区)的完全空间异常和完全布格异常的方差、协方差以及代表误差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依据本文的统计模型、算法与思路,在实际测量数据的支撑下,可以给出全国范围的统计参数的网格值、等值线图等,提供后续重力场相关研究工作使用.  相似文献   
616.
瘤背石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克隆、结构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中克隆得到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cDNA序列全长。EGF基因cDNA的全长为1158bp,命名为Os-egf1,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46 bp,编码一条包含28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根据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结果发现其含有2个保守的EGF结构域和1个EGF-like结构域,每个结构域中均包含至少6个半胱氨酸残基,且形成CX7 CX4-5 CX10-13CXCX8 C结构,其结构域由C1~C3、C2~C4和C5~C6之间形成的3个二硫键维持,符合表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相关蛋白的特征结构域,但其余氨基酸序列与现有相关基因差异较大,推测可能是一种新的EGF-like基因。利用MEGA6.0软件构建Os-egf1与EGF家族相关蛋白的系统进化树,表明EGF家族蛋白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617.
岩溶渗漏是在碳酸岩分布区修建水利工程经常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研究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库区的地下岩溶发育和渗漏情况,以亚硝酸钠为示踪剂,采用微量化学示踪方法在库区进行了示踪试验,并结合相关地质勘察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投源孔ZK110到下游6000m的范围内,地下岩溶裂隙存在较好的连通性,连通程度和连通形式十分复杂,岩体的渗透性极不均一。地下水流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  相似文献   
618.
南鄱阳坳陷海相烃源岩晚期生烃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鄱阳坳陷为一“上张下压”双层结构的叠合盆地,存在海相—海陆过渡相的上二叠统茅口组和龙潭组以及上三叠统安源组三套烃源岩。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随上覆白垩纪—古近纪区域盖层厚度成正比增加,中燕山期不整合面附近不存在Ro值“上低下高”的跳跃式变化,白垩系沉积期末,二叠系、上三叠统烃源岩达到了地质历史上的最大埋藏深度,表明晚期叠置的白垩纪—古近纪伸展沉积盖层是导致这些烃源岩达到现今热演化程度并出现晚期生烃的根本原因。中燕山期不整合面附近存在活跃的油气显示,这些原油从地化特征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产自LT1井周家店组底部的原油是由龙潭组树皮煤(Ⅱ型干酪根)形成的典型煤成油,且以轻质油为主,未遭受过地表水氧化与生物降解改造,从而证明中燕山期以后确实存在海相烃源岩的晚期生烃。盆地模拟分析表明,坳陷内海相烃源岩晚期生烃现象普遍,生烃强度可达油(150~280)×104t/km2,气(35.5~52.4)×108m3/km2,预示着该叠合盆地晚期成藏具备烃源基础。  相似文献   
619.
本文应用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899—1980年期间北太平洋夏季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分析。第一主分量表明,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是以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存在和位移为主要特征,其空间波动的传播方向有较大的差异。另外二个主分量则分别与我国多雨和少雨的型式相配合。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北太平洋夏季海平面气压场与黄河、长江流域各分区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0.
使用CCD观测慧木相撞居小莲,周路定,方国权天文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天体观测对于天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的天文学家主要靠肉眼观测,光学望远镜出现以后,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利用望远镜进行目视观测的局限性仍很大,例如,对天体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