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3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1.
玉门市旱峡煤矿中间沟剖面是甘肃西部一条有代表性的侏罗纪地层剖面。通过对中间沟剖面的研究,分析了甘肃西部侏罗系划分与对比存在的争纷,提出了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新命名了中间沟组,修改了原大山口群和博罗群的涵义。   相似文献   
612.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是20世纪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超大型金矿,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脉岩的控制。为了解决深部找矿的问题,本文收集了矿区61个钻孔相关资料,得到了4 012个钻孔原生晕的数据。通过对原生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原生晕浓度分带特征研究,认为找矿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As、Sb、Ag、Hg、W,其中与Au成矿最密切、最直接的指示元素是As和Sb;通过计算原生晕分带指数,得到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为Au-Hg-Bi-Pb-Mo-Sb-Ag-Cu-W-Zn-Co-As,Sb和As等前缘指示元素出现在尾晕元素之后,显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地质方面的认识,评价了矿区深部含矿性,提取了深部找矿信息。并据此构建了早子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深部找矿模型,圈出了2处深部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13.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作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的核心模块能够为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务,是地震应急救援与指挥决策重要的支撑平台。随着学者对地震应急领域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开发新一代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的条件。本文基于甘肃省分震级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分区域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地震应急专题图设计等研究基础,研发了新一代甘肃省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原型系统,实现了软件自动触发、分震级地震影响范围估计、分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计算,自动生成地震灾情评估报告,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计算结果的精度。该软件能够提升甘肃省地震灾害快速响应能力,能够为甘肃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指挥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可靠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14.
甘肃省磷矿床主要分布于北山区、龙首山区和北祁连山区,矿床规模以小型矿床为主,分属不同的建造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磷矿资源及分布特征,并介绍典型矿床特征,总结甘肃省磷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3个磷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15.
当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在计量范围界定和方法适用性方面仍存在局限。基于“环境经济核算-生态系统核算”明确生态系统服务计量范围,采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构建了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评估并分析了2010—2018年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及14个市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以荒漠和草地为主,研究期内农田和荒漠面积减少,森林、草地和水域面积呈不同幅度增加趋势。(2)2010—2018年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率为20.68%;水域、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不同程度减少;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均呈增加趋势。(3)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呈南多北少分布特征,2018年陇南市、甘南州和张掖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全省位居前三。(4)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稀缺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市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社会经济价值的稀缺程度差异明显。以此优化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综合时空评估,可为甘肃省乃至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16.
周俊菊  冯炜  向鹃  黄美华 《气象科学》2022,42(1):99-107
利用甘肃省19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逐月平均降水量、气温等数据,应用标准化降水蒸散量指数(Standardized Prea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近58 a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月尺度干旱频率3月最高,2月最低;季尺度上秋季干旱最严重,春季次之;冬季干旱化趋势最慢,春季最快。近58 a甘肃省SPEI指数呈下降趋势,年尺度SPEI指数存在8 a、12 a、26 a的周期。干旱发生频率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的分布较为一致,河西走廊东段与甘南州地区频率较低,酒泉北部地区与甘肃省东、中部地区频率较高;季尺度上,春季兰州与武威南部地区频率较高,庆阳地区频率最低;夏季为白银与武威北部地区频率最高,张掖中部地区、白银北部地区以及临夏、庆阳、平凉地区最低;秋季频率最高的地区为兰州东部、定西东北部以及嘉峪关地区,最低的地区在酒泉、张掖、武威北部及平凉中部地区;冬季高值区在平凉,低值区在武威与甘南。干旱发生强度最高的地区为张掖,其次为酒泉、庆阳及白银等地区,最低的区域位于甘肃西南地区。酒泉、嘉峪关等地区干旱化程度逐年加剧;甘肃东南地区干旱速率较西北地区慢;中西部地区干旱化速率最慢,且甘南北部与武威西南部地区有湿润化趋势。  相似文献   
617.
利用2013-2019年暖季(4-9月)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甘肃省强降水极值及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甘肃省小时强降水频次呈现东高西低分布,在陇南地区东南部及陇东地区北部有2个高中心,达到29次。(2)小时强降水极值在陇中地区及以南地区高,向西北递减,陇南地区降水极值最高,超过40 mm/h。(3)小时强降水频次主要出现在7-8月,同期的雨强也最大;小时强降水频次和小时雨强均在17-24时最强,峰值为21时。(4)不同区域的降水日内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河西地区小时降水频次的峰值出现在18时,陇中和陇南地区均出现在21时,陇东地区和甘南高原分别出现在22时和19时。  相似文献   
618.
《甘肃地质》2011,(1):F0002-F0002
2010年12月,中国科协“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揭晓,甘肃省地质学会会员张新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19.
内陆湖泊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开展湖泊变化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不仅对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反映人类活动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基于对象影像分析(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的种子增长法,提取了甘肃省7个典型湖泊从1986-2017年的面积变化,尾闾型湖泊中,大苏干湖面积最大,1986-2017年面积均在60 km2以上;青土湖面积最大达到20 km2以上;小苏干湖面积维持在11~12 km2,变化相对稳定,干海子面积在2 km2以下,波动较大。河源型湖泊中尕海面积在2.9~12.56 km2,面积波动较大,德勒诺尔和天池面积均在2 km2以下,其中德勒诺尔面积波动较大,天池面积波动相对较小。依据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甘肃省7个典型湖泊分成两类,第一类包括尕海、青土湖和大苏干湖,湖泊面积整体呈增加的趋势;第二类包括德勒诺尔、小苏干湖、天池和干海子,湖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