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4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米草属植物在中国海岸带的分布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遥感调查、现场定位,辅以文献检索、函调、电子邮件、电话等调查方式分析了4种米草属植物自引种以来在我国海岸带分布的历史及现状,结果表明,因人类围垦活动、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的自身退化以及与互花米草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大米草在全国海岸带的分布面积不足16hm2,呈退化趋势。大绳草(Spartina cynosuriodes)尚未在实验地种植,狐米草(Spartina patens)仅在苏北、天津市的部分区域有少量种植。这两种米草没有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种以来在全国海岸带被广泛种植,后经自然扩散,目前面积已达34451 hm2。结合我国的海岸带特征与互花米草的生态位,可以把其生长区域明显分为三部分:一是福建省福鼎市以南的海岸带滩涂,可能与红树林潜在的生态位竞争有关系;二是河口区域,如在长江口的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其他滩涂区域,该物种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但是其带来的促淤造陆、保滩护岸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不应忽视。由于我国海岸带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互花米草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定植和扩散能力,与本土植被的竞争关系也明显不同。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所造成的生态后果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672.
利用显微观察及生物冷冻切片技术,对采集自河北秦皇岛的多管藻类(Polysiphonia Complex)海藻样品进行形态分类学研究。经鉴定,样品中包括:多管藻属(Polysiphonia)2种:多管藻(Polysiphonia senticulosa Harvey)和丛托多管藻(Polysiphonia morrowii Harvey);新管藻属(Neosiphonia)2种:倾伏新管藻(Neosiphonia decumbens(Segi) Kim et Lee)和球果新管藻(Neosiphonia sphaerocarpa(Børgesen) Kim et Lee),其中丛托多管藻、倾伏新管藻及球果新管藻均为渤海西岸首次记录。本文对样品物种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清晰的特征图片。研究结果补充了渤海湾内的藻类资源数据,为多管藻类相关研究提供了分类学参考。  相似文献   
673.
2022年9月作者在浙江宁波象山港海域采集到短小拟五角蟹(Paranursia abbreviata),由此短小拟五角蟹的地理分布记录从中国的海南岛、广东、香港和福建扩展到东海北部,即浙江北部的象山港。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讨论了其与历史记载的外形差异。由于象山港冬季水温较低,推测短小拟五角蟹在象山港的出现可能是台湾暖流携带幼体定居导致的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674.
季强  季燕南  梁蕾 《江苏地质》2020,44(3):223-243
众所周知,泥盆纪末期曾发生了一次全球性海平面下降事件(D-C事件),导致绝大多数晚泥盆世生物灭绝,只有少数生物躲过D-C事件残存下来,直到早石炭世最早期才开始复苏,而后辐射演化。全球的资料表明,这些残存下来的生物的演化谱系几乎均被D-C事件打断,牙形类管刺属(Siphonodella)和原颚齿刺属(Protognathodus)的演化谱系被打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被D-C事件打断的演化谱系的节点究竟在什么位置,事实表明,管刺属演化谱系中被打断的节点恰好是Si. praesulcta M. 3—Si. praesulcata M. 4演化支系,原颚齿刺属演化谱系中被打断的节点正是Pr. collinsoni—Pr. kockeli演化支系。Si. praesulcata M. 4和Pr. kockeli的所谓首次出现只是地层学含义的最低产出点,而不是生物演化含义的最早出现。这表明,无论是Si. praesulcata M. 4还是Pr. kockeli的首次出现都不适合用来定义泥盆—石炭系界线。通过详细研究牙形类管刺属的分类、谱系和分带,重点研究Siphonodella praesulcata M. 3—Si. praesulcata M. 4的演化谱系,并根据管刺属演化谱系识别出10个牙形类带,即下praesulcata带、中praesulcata带、上praesulcata带、sulcata带、下duplicata带、上duplicata带、下sandbergi带、上sandbergi带、crenulata带和isosticha带,各带基本均以带名种的首次出现底界。Sandberg等1978年提出的以管刺属演化谱系为基础的分带方案是可信、可行的。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1979年提出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定义是正确的。因此,目前根本没有必要再修改原来的界线定义,建议仍然以Siphonodella sulcata在Si. praesulcata M. 4—Si. sulcata演化支系中的首次出现来定义泥盆—石炭系界线。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能展示这种演化谱系的优秀剖面,并将其作为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推荐给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