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断控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的系统解剖。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对阳江凹陷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解剖,并探讨断裂对沉积充填、烃源展布、圈闭发育、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阳江凹陷东部的断陷格局具有典型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上下双层结构,组成断裂可分为裂陷期断裂系统、拗陷期断裂系统和长期活动断裂系统。阳江凹陷东部的洼陷结构受长期活动断裂和裂陷期断裂共同控制,断裂的差异活动控制了沉积体系特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和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展布。三套断裂系统历经三期构造演化过程,控制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圈闭,主导了阳江凹陷东部主要圈闭的形成与分布。此外,断裂还控制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的差异性:一级和二级油源断裂主导了新近纪油气的垂向运移;NW向张扭断裂侧向封堵能力强,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72.
在分析渗流井的结构与水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结合当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用于神木县张家川傍河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确定水源地的布井方式与开采方案,计算水源地的平、枯水期允许开采量。结果得出:干水期允许开采量为35500 m3/d,枯水期允许开采量为11800 m3/d。  相似文献   
73.
相较于地面站点观测,卫星可以监测更大范围的夜间雾区分布,目前虽然已存在几种经典的夜间陆地雾遥感反演算法,然而其在我国大范围陆上的适用性尚不清楚。基于葵花8号(Himawari-8)静止气象卫星数据,分别利用双通道差值法、温度差值法及归一化大雾指数法反演了我国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夜间陆地雾区,并用地面观测资料以鉴定成功评分、准确率、判识率和误判率为指标参数对雾区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讨论了三种反演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1)三种夜间陆地雾反演方法在秋季和冬季反演效果最好,其中温度差值法的鉴定成功评分高、准确率高、误判率低,反演效果最好,双通道差值法的判识率高、误判率高,反演效果次之,归一化大雾指数法效果最差。2)三种方法对夜间陆地雾的反演在秋季和冬季的最佳适用区域略有不同,但都倾向于在平原和盆地达到最佳效果,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3)两次雾过程的反演结果显示,温度差值法和双通道差值法对平原地区夜间雾的识别能力均较强,在具体雾过程反演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74.
针对传统多点灰色模型背景值求解方面存在的缺陷,采用自动寻优定权对背景值进行选择,使得实测值与拟合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以提高多点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多点灰色模型相比,背景值改进的多点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上正在从增汇和减排两个技术体系层面探索实践海洋对碳中和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中国海洋碳汇资源扩增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从滨海湿地、渔业碳汇、微生物碳汇、海底碳封存、海洋可再生能源、耦合优化及前瞻性技术方面,构建了海洋支撑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进行展望.建议加强海...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气候系统观测资料、数值模拟资料、经济社会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等方面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大数据的构成。为推动气候变化大数据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发展集成融合、存储共享、数字模拟和数据挖掘等新的科学大数据处理技术方法。文章还分析了科学大数据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和未来地球计划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为了进一步理解南海地区前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明确古南海构造属性及其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关系,通过对古南海遗迹(蛇绿岩、蛇绿混杂岩以及俯冲增生带)的研究,结合周围陆区地质及古生物资料,将古南海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①古特提斯残留海阶段(T1-T2):古南海是在早-中三叠世的古特提斯残余海基础上发展而来,与古特提斯残余海是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②古太平洋边缘海阶段(T3):晚三叠世,由于古特提斯洋的全面关闭,古南海主要受古太平洋的影响。③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叠加影响阶段(J-K1):早侏罗世,古南海开始扩张,并受中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叠加影响;晚侏罗世,南沙地块向华南大陆开始漂移,古南海进一步强烈扩张。④俯冲消亡阶段(K2末期-E):晚白垩世,南沙地块开始裂离华南大陆,古南海开始向南俯冲;至始新世,伴随着新南海的扩张,古南海加速消亡于巽他地块之下,并在南海南部地区形成了卢帕尔线蛇绿岩带以及一系列的俯冲增生带。  相似文献   
78.
滇川西部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的威尔逊旋回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晓猛  简平 《地质论评》2004,50(4):343-350
本文对滇川西部金沙江造山带被动大陆边缘、蛇绿岩、洋盆相放射虫硅质岩、岛弧岩浆岩和造山磨拉石建造的形成时代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古生物化石和SHRIMP年龄,论证了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盆的威尔逊旋回,即大陆裂解(晚泥盆世)、洋盆扩张(石炭纪)、俯冲消减(二叠纪)和碰撞造山(三叠纪)。金沙江洋是滇川西部古特提斯多岛洋中重要的支洋盆。  相似文献   
79.
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灾害数据库,分析了不同降雨因子的雨强分布,计算了降水突发型滑坡灾害、降水滞后型滑坡灾害的雨强与滑坡发生概率的相关系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不同时效降雨因子,得到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测模型,并利用滑坡灾害实例,运用ROC曲线和kappa系数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滑坡前第m日降雨量Rdm(m=0,1,2)及综合雨量Rc四个降雨因子为诱发降雨型滑坡较为显著的因子。当降雨强度≥75 mm·h-1时,最易引起突发型滑坡;当连续降水达到2 d,且24小时雨量达到小雨或中雨时,应警惕滞后型滑坡灾害的发生。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2.1%,ROC曲线的AUC值为0.836,kappa系数为0.616,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可靠。研究成果可作为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0.
Blueschists in the Yilan area,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known as important parts of the Heilongjiang Complex. However, their metamorphic evolution history is still unclear. Petrographical, and mineral 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blueschists from the Yilan area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P‐T pseudosections are calculated in the system Na2O‐CaO‐K2O‐MnO‐FeO‐MgO‐Al2O3‐SiO2‐H2O‐TiO2‐O (Fe2O3) (NCKMnFMASHTO) with the PERPLE_X software for three blueschist samples.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to be 500‐525°C, 1.14‐1.2 GPa for garnet‐barroisite schist (g‐brs‐wnc‐act‐phn‐chl‐ep‐ab‐stlp); 480°C, 1.4 GPa for chlorite‐epidote glaucophane schist (gl‐brs‐wnc‐act‐chl‐ep‐stlp) and 450‐500°C, 0.95‐1.2 GPa for phengite‐glaucophane schist (gl‐wnc‐phn‐ab‐ep‐chl‐sph), which indicate that they all underwent peak metamorphism in the limit epidote‐blue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the clockwise P‐T paths of the blueschists are constructed. The formation of blueschists in the study area marks the young oceanic crust subduction, and represents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Paleo‐Pacific tectonic system. The P‐T pseudosection recorded the P‐T increasing process before the metamorphic peak and th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maximum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pidote‐blue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implemented in the process of subduction, rather than exhumation. The retrograde trajectory nearly coincidently retraced the prograde trajectory, which represents the similar geothermal gradient (11‐14°C/km) in the subduction and the relatively slow exhum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