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建立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逐级分层提取地物边界的方法。并基于这一思想,提出基于分水岭算法和异质性最小区域合并算法相结合的快速分割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获得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72.
伴随着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卫星热红外遥感在地震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存在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完善.本文以由卫星遥感影像与实际测量两种不同方法获取的地表温度为基础,选取2006年3月~2008年2月近2年的数据,进行遥感与实测地表温度之间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遥感与实测地表温度之间:夜间差值比白天要小,白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不同颜色的淡水养殖珍珠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珍珠的呈色机理一直存在有机物致色学说与微量金属离子致色学说,鉴于有机物致色机理与物体本身结构无关及珍珠中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这些理论用于解释珍珠时呈色存在明显的局限,直至目前珍珠的呈色机理尚无定论。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技术,对白、紫、粉红三种颜色的淡水养殖珍珠的呈色机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珍珠的红外光谱无明显差异;粉色珍珠中Ti、Fe、Mg与Cu的含量较白色与紫色珍珠高,白色珍珠中Mn的含量较粉色珍珠高;粉色与白色珍珠中Ti、Fe、Cu的含量差异较大,但紫色与白色珍珠中Ti、Fe、Cu的含量几乎接近;不同颜色珍珠的研磨粉体的颜色基本一致,反射主波长为(582±1) nm,说明珍珠内有机质与致色金属元素不应是珍珠呈色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同一直径不同颜色的珍珠中,其近外表面区域内珍珠层文石板片的厚度大小不一,其中粉色珍珠中文石板片的厚度相对较薄;珍珠表面的"叠瓦状"结构疏密也并不一致,粉色珍珠表面的文石片层更为紧密。研究认为,珍珠中内部文石板片厚度及其外表面形貌的差异应是珍珠呈现不同颜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推进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针对其全色影像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32m分辨率的特点,试验分析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在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通过对不同分类器的比较,选择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三个数据集进行景观组分分类,结果表明,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城市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表明32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可以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本文全面试验和分析评价了北京一号多分辨率数据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同一年份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计算的景观格局指标的分析表明,全色数据能更有效地描述景观详细信息,多光谱数据可展现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而融合后对景观格局分析能够获得优于单一数据的效果。试验和分析表明,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高分辨率影像和32m多光谱数据的波段组合,能从不同尺度揭示城市景观格局和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5.
依据2007年5月(春)、8月(夏)辐射沙脊群南部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66种(不含鱼卵和仔鱼),生态属性以暖温性、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总丰度春季(1 558.57 ind/m~3)>夏季(305.79 ind/m~3);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春季(2 923.75 mg/m~3)>夏季(335.46 mg/m~3);水平分布均呈现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调查海域中部(4~5断面)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值较其他断面要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和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变化与浮游植物的丰度密切相关,夏季则与海水平均盐度的变化相关性显著;春、夏季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分别取决于优势种短尾类大眼幼体(Brachyura megalopa)和小拟哲水蚤(Paraca/anus parvus)的分布。  相似文献   
76.
基于自贡西山公园山体地形影响台阵和唐山响堂土层场地台阵的地震动记录, 采用互相关分析、 相干系数分析、 傅里叶谱比法和考虑相干系数的傅里叶谱比法, 对比研究了山体地形和土层场地两种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局部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动效应与地震波的频率成分相关。 低频地震波由于其波长较长, 易于穿过土层场地和山体地形发生衍射, 从而导致二者地震动显著相关, 但二者在该频段的地震动场地效应差异不大; 较高频率的地震波由于其波长较短, 更容易受土层场地条件和山体地形条件的影响, 造成二者地震动场地效应差异显著。 此外, 由于山体顶部的尺寸变小, 低频长波长地震波容易在该位置发生衍射, 导致山顶周边测点的地震动相关性增加, 而较高频率的地震波则容易引起山顶局部场地发生共振效应。 山体地形上相邻位置的地震动差异一般较大, 相关性较低, 这与山体地形不同位置的几何形状对较高频率的地震波影响有关; 山底基岩的地震动受山体地形的影响较小, 该位置的地震动效应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7.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出露广泛,土壤和植被是其岩溶生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要素。综述了西南岩溶区的土壤形成与演化、植被生态特征与演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理论,指出岩溶生态重建关键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西南岩溶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本文根据鄱阳湖地区地下水背景资料,在综合反映该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首次对该区地下水进行水质区划,并论述了各类水质区的主要水质特征,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9.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根据最新的全球大震资料划分了 10 0a来全球特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 ,表现为环太平洋带与近纬向活动带两种强震分布图像 ,以 2 0a左右的时间段交替出现。逆冲和引张型地震释放了全球强震能量的主要部分。逆冲型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在喜马拉雅碰撞边界和巽他弧也有发生。引张型地震主要出现在洋脊和裂谷地区。而走滑型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内部、北美板块西边界和加勒比板块的周边、西南太平洋带、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部分区域 ,呈近纬向分布。地幔对流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分量的比率 ,决定了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的能量释放份额。地幔运动在地表体现在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时间上的演化形成了全球强震活动环太平带与近纬向分布图像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80.
A numerical method of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coupled with spring-block model is developed to study temporal processes from the slow tectonic motion of large-scale crust to the rapid failure of small-scale faults. Our modeling demonstrates that the motion of crustal blocks is driven by forces from tectonic plate boundaries, and the de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on faults for the stress accumulating. The coupling model generates earthquake sequences that display a magnitude-frequency scaling consistent with Gutenberg-Richter law. The frictional heterogeneities affect earthquakes occurrence and stresses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blocks. Rupture of earthquakes starts at the nucleation node, and propagates bilaterally along faults with the stress triggering, release and redistribution. The failure of faults releases part of crustal stresses, the stress state of crustal blocks near fault is affected by the rupture of local segments on the fault, and the stress state of crustal blocks far away from the fault is controlled by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whole f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