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627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72.
2004年7月华南暴雨期水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气象》2005,26(A01):47-49,57
  相似文献   
73.
目前对华南内陆中生代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与对多种地质要素的综合研究不够有关。笔者研究认识到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不同构造阶段发育不同的代表性地质要素,并分别指示不同的构造环境。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为前造山阶段,主要发育海相沉积。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为陆内造山阶段,其中中三叠世后期发生强烈陆内汇聚挤压,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NNE向的逆冲断裂与褶皱,以及NW向的基底走滑断裂等;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为同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为同造山上隆伸展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裂陷盆地与拉斑玄武岩;中侏罗世初期为挤压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山前冲断收缩盆地及盆地边缘的逆冲断裂。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为后造山阶段,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大量后造山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相关的大量有色金属矿床。白垩纪为陆内裂谷阶段,形成的代表性地质要素有AA型花岗岩、大量陆相红色断陷盆地、基性火山岩、双峰式次火山岩等。结合上述成果和区域资料,提出应通过多种地质要素综合研究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注意构造环境判别的地质要素代表性、地质要素时限性以及构造发展过程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4.
仪清菊  魏凤英  王明志 《气象》2001,27(9):31-34
利用1998年5-6月华南暴雨外场试验期间加密观测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试验区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广州试验区降水强于福建区;1小时雨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呈现出强的脉冲特性,最大1小时雨量往往发生在依傍晚;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局地性;由GPS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在气可降水量(PWV)能较好地揭示暴雨发生的时段。  相似文献   
75.
利用多时间尺度NCEP/NCAR再分析资料、TBB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动力诊断、理论探讨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华南暴雨发生时副热带高压的短期变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南暴雨发生前副热带高压有一西伸一东撤的过程,而华南暴雨发生在副高东撤到接近最东时。利用L9R15谱模式模拟了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对副热带高压西仲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可能是副热带高压西伸的可能机制。而正的涡度的局地变化可能是副高东撤的因素。  相似文献   
76.
华南二叠纪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二叠系列成于基底构造不均一的陆表海盆地,古特提斯海的演化控制着华南板块上二叠纪的构造格局及沉积、聚煤作用,华南二叠纪可划分为6个Ⅲ级层序。在不同构造区域层序地层界面有其特殊的识别标志,层序地层也有不同模式,主要表现为低位体系域(LST)不同的沉积特点,聚煤作用在不同体系域也各有规律。  相似文献   
77.
朱旗展  万浩章 《江西地质》2001,15(4):241-246
扬子板块与华南板以丰城三溪峡-东乡石马岭推覆构造分野。该推覆构造发育在萍乡-广丰深断裂与遂川-德兴深断裂的复合部位,具有可行-逆冲推覆性质。原地系统为扬子地层分区中元古界牛头岭组、高桥组和将军岭组,外来系统是华南地层分区新元古界源里组,分别相当于蓟县系修水组和青白口系上施组同期沉积。根据推覆变形形式、构造岩特征和变形程度,可将推覆体划分为包括糜棱岩亚带、糜棱岩化亚带在内的变形主带和劈理化带。韧性剪切变形与推覆变形同期产生,但影响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78.
79.
华南地区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地区寒武系片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出现了Redlichia、Bathynotus等重要下寒武统三叶虫,因此该带的归属出现了归中寒武统,归下寒武统及隶属中下寒武统过渡层的三种意见。本文提出了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工作建议,主要是在过渡区选择剖面、详测剖面、运用多学科研究、整体修正有关三叶虫的时代。  相似文献   
80.
<正> 早在50年代,王鸿祯等认为在川中有古陆核存在。80年代以来张用夏、杨森楠等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及航磁资料的分析,认为在康滇、川中、江汉及苏北至南黄海存在早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其时代为晚太古至早元古代。最终形成于吕梁运动。笔者认为类似于上述的结晶基底,在华南较大范围内都有存在,并与中晚元古代以来各种含矿地层的形成及有关花岗岩体的产出,都存在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