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为探讨川西坳陷陆相泥页岩矿物成分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采自上三叠统须五段7个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须五段泥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43.2%)和石英(38.6%)为主,其次为长石(3.9%),含有少量的文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须五段为滨浅湖相沉积,对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有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反映须五段已经历晚成岩阶段,对应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阶段,同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具有适宜页岩气形成的条件。须五段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低,相应孔隙率可能较高且脆性矿物含量大于45%,是理想的页岩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  相似文献   
72.
73.
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一种新型的资源类型,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价值。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族组分分析等实验手段,分析了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特征及动态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具有砂泥薄互层频繁交互、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成岩作用处于早期阶段,Ro小于0.3%,岩石固结程度低,含贝类壳体没有石化,孔隙度普遍在20%以上,仍以微纳米孔隙为主,含极少量毫米孔隙。泥岩储层TOC极低,平均0.2%~0.4%,干酪根以Ⅲ型为主,主要成分是粗纤维,其次是半纤维素、有机氮,是第四系泥岩生气的主要母质来源。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为甲烷为主的干气,平均含量98.85%,地层水水型以CaCl2型为主,酸碱度中等偏弱酸性。泥岩突破压力是甲烷滞留成藏的主要动力,低渗、富水和黏土的特征决定了泥岩具备自封闭能力。极低的气候温度、极高的水体盐度、充足的气源条件、有效的自封闭性是泥岩型生物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以此建立了凹陷区自封闭富集带、斜坡区水封富集带、构造高点泥岩气-砂岩气叠合富集带等三种泥岩型生物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4.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含油性定量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其中岩性油气藏更是今后增产稳储的重要目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岩性圈闭的含油性变化较大,其含油性和充满度大小的估算已成为油田勘探决策、井位部署及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在地质统计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控制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含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并对其定量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东营凹陷各构造区带岩性圈闭充满度的数学预测模型.模型可靠性的验证结果表明,80%的岩性圈闭充满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此种定量预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通过岩心和薄片镜下观测、包裹体荧光分析、扫描电镜、QGF-E和X-CT等技术对东营凹陷牛庄—六户洼陷沙河街组下亚段(简称沙三下)烃源岩的排烃通道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①源岩内部的裂缝(包括沿层理面的顺层裂缝、与层理面斜交的裂缝和成岩收缩缝)多被固体沥青所充填,且充填裂缝的方解石脉体中存在大量发亮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说明裂缝充当了源岩排烃的有效通道;②牛24、牛83等4口井的73块与烃源岩互层的薄层砂岩样品的QGF-E荧光强度值绝大多数大于120pc(约占分析样品总数的78.6%),仅少数样品的荧光强度小于40pc,说明大多数薄层砂岩充当了源岩内部烃类侧向排出的通道;③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率X-CT扫描结果显示,Es3下烃源岩样品中干酪根网络分布连续,按照Hunt(1967)确定的有机质中烃类含量的下限标准(2.5%~10%),高有机质丰度和转化率的Es3下烃源岩存在通过干酪根网络的排烃机制。  相似文献   
76.
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贡献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油气盆地普遍发育一个或多个剥蚀面,揭示剥蚀面的形成和油气藏的关系,不仅可以完善和发展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也必将对我国东部老油气区的勘探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对含油气盆地剥蚀次数和剥蚀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抬升剥蚀与油气成藏的空间和时间匹配关系;通过地质分析,从成藏机理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统计分析和地质分析的结果显示:剥蚀层位本身或紧邻其下的层位就是储层;地层抬升剥蚀期多为油气聚集的时期;地层抬升过程中的流体温度降低及孔隙扩容可造成地层低压,从而为油气聚集提供动力,孔隙扩容还可为油气聚集提供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77.
深盆气藏是一种特殊机理形成的非常规天然气藏,致密储层束缚天然气在盆地或向斜低凹区富集成藏,表现出“气水倒置”、“负压”、“连片分布”、“储量巨大”等异常特征。深盆气藏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气源持续充足、储层致密连片、盖层底封严密、构造稳定平缓。它是含油气盆地演化至中晚期后的地质产物。致密储层内天然气膨胀力小于毛管力和静水压力之和的区域有利于深盆气富集成藏,两种力所圈定的范围与深盆气圈闭范围对应一致;深盆气圈闭范围内,进入气量与溢散气量的平衡关系决定着深盆气含气范围的大小。在含气范围内,高孔渗富气区块的富气量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它们与深盆气藏的现实资源量对应一致,约占10%~20%。本文依据对深盆气成藏条件和力平衡原理、物质平衡方程及高孔渗发育区带的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深盆气藏有利发育区(圈闭范围)、含气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富气区块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78.
盖层质量和空间分布是盖层封盖油气能力评价的两个主要内容。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盖层质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作为盖层最好的岩性是膏盐和泥岩,其次是粉砂质泥岩,最差为泥质粉砂岩;泥质岩盖层只有处于晚成岩阶段A亚期前后,其封闭能力最强;形成盖层的最有利环境是盆地相、陆棚相、半深湖-深湖相、蒸发台地相和咸化泻湖相,其次是滨浅湖相、湖坪和前三角洲相,最差为三角洲平原相、河流相  相似文献   
79.
古油气水界面恢复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气藏油气水界面的变迁记录了油气藏形成以后调整、改造,甚至破坏的历史。恢复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油气水界面的位置,可以确定地下烃类流体运聚成藏的时间,恢复流体成藏后的变迁、调整过程,帮助我们认识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规律。给出了古油气水界面恢复的6种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适用的地质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6种方法中,相对而言,研究含油气包裹体丰度变化来恢复古油气水界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从微观到宏观研究了盖层封闭特征,从垂向和侧向两个方面研究了断层的封闭特征,通过古流体势场恢复,研究了本区油气运聚形式。根据封盖条件、生储特征、运移特征,将延吉盆地东部坳陷划分了三个油气运聚系统,即德新地区封闭型运聚成藏系统、广兴—东风地区半封闭型油气运聚系统、延吉—东盛涌地区油气逸散系统。在油气运聚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对有利探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