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哀牢山含海蓝宝石伟晶岩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产于哀牢山变质带南段,为NW-SE走向.该变质岩系自晋宁期(中元古代)到喜山期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最强烈变质期为喜山期(17~35 Ma).  相似文献   
72.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流域河流阶地上的中新世厚层风成堆积与黄土高原中部新近纪红黏土堆积的地球化学元素和磁性矿物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流域中新世风尘堆积物与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物的源区存在差异。位于高原季风与东亚季风交汇区的湟水流域风尘堆积物可能有一部分来源于青藏高原中-西部干旱地区的风化细粒物质。因此,中中新世以来湟水流域风尘堆积物的存在可能表明了青藏高原中西部在那时已经较为干旱。  相似文献   
73.
最近13万年来黄土高原Rb/Sr记录与夏季风时空变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取黄土高原中部由西到东、由北到南2个断面上6个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进行Rb/Sr分析. 结果表明Rb/Sr空间分布主要以纬向梯度变化为特征, 而随经度变化不显著. 通过对黄土高原现代表层土壤的Rb/Sr与气候条件的研究, 建立了年均降水量与Rb/Sr的回归方程, 据此对6个地点13万年来古降水量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氧同位素阶段3和5时期降水量显著增加, 并具有较高的且十分相近的纬向变化梯度, 反映了夏季风占优势期黄土高原南部比北部地区具有更加显著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74.
对黄土高原不同纬度地区的4个黄土—古土壤剖面和lO个现代土壤样品中绿泥石的化学风化进行研究,发现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的绿泥石在最近13万年发生了明显的化学风化,其风化程度受剖面位置和气候控制;黄土—古土壤剖面中ω(绿泥石 高岭石)/ω(伊利石)的比值与磁化率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绿泥石的化学风化与古土壤中铁氧化物矿物的形成和磁化率的增强之间有成因联系;黄土高原现代地表样品中ω(绿泥石 高岭石)/ω(伊利石)比值与现代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有着良好的相关关系。认为ω(绿泥石 高岭石)/ω(伊利石)的比值可作为新的指示夏季风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对于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变迁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太湖北部底泥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形态N,P的含量,揭示太湖北部底泥N,P的区域和垂向变化特征,探讨了主要营养元素的环境意义。太湖北部底泥N,P的高值区分布在五里湖,梅梁湾北部和竺山湖北部,有效氮的分布与总氮的分布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磷与无机磷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N,P的含量还与粘土矿物的含量成正比。柱状样的N,P垂直变化显示,数千年人类的活动并未明显影响底泥中N,P的含量,而在近代则明显增加。底泥中大量的N,P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其次是农田肥料和围网养殖。  相似文献   
76.
沉积岩中成岩伊利石年龄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利石的形成与盆地的沉积和热演化有密切关系,它可以指示油气的形成时代,因此测定成岩伊利石的形成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碎屑伊利石往往与成岩伊利石共生,导致样品的年龄远远大于成岩伊利石的真实年龄。为了有效地分离成岩和碎屑伊利石,需要使用IAA法和烷基胺阳离子取代法等,结合真空密封法等其他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介绍了国外伊利石定年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7.
铜陵鸡冠山硫铁矿废矿堆积区的重金属分布与磁化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ICP-AES、EMPA和矿物磁测,对铜陵市鸡冠山硫铁矿废矿堆积区的废矿及周围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不同堆放时间的废矿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堆放时间为10年和6年的剖面(分别为XO、XM剖面)呈现富集-淋滤-富集的变化模式,而在堆放时间<3年的剖面(XN剖面)呈现富集-淋滤的变化模式.结合重金属迁移的特性,证明重金属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同时还分析了风化程度不同的XO、XM、XN剖面样品中磁化率与重金属的关系,证实两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磁化率是重金属含量变化的一个有效指数,它的研究为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化学成分的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绿泥石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和地质环境中,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反映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采集了塔里木沉积盆地钻孔中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技术,探讨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化学万分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的种类、结构式中的主要元素和埋藏深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的绿泥石类型主要为铁斜绿泥石(辉绿泥石两类,随深度的增加,其在分类图上逐渐向Fe含量增多和Si含量减少的方向分布,绿泥石结构式中Si含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Al^TV、Fe^2 和Fe/(Fe Mg)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显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40-187℃,本研究地区的古地温梯度为:31.2℃/km。  相似文献   
79.
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伊利石结晶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季峻峰  陈骏 《地质论评》1997,43(2):181-185
  相似文献   
80.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Rb/Sr值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54,自引:1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测试了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的Rb,Sr含量和磁化率。通过对比该剖面2.50MaB.P.以来Rb/Sr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发现两者的形状和变化的相位十分相似,然而两者的相对振幅却有明显的差别。Rb/Sr曲线记录了0.80MaB.P.左右一次重要的气候转型界面,揭示了黄士和古土壤内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旋回,反映了早更新世黄土高原较温暖潮湿的特点以及更新世以来气候由湿向干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Rb/Sr值可以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的较为敏感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