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7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970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在系统总结老岭成矿带北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产预测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包括地层、断裂、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信息等5个证据因子,采用MRAS软件中的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分析,圈定了3处Ⅰ级找矿靶区,2处Ⅱ级找矿靶区。研究结果表明老岭成矿带北部地区已知矿床(点)绝大部分都落于找矿靶区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该结果指明了老岭成矿带北部今后的找矿方向,为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以南海北部ODP1146站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次表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结合该站位浮游及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分析中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演化。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壳体δ^18O的变化可分3个阶段:1)1.2~0.9 Ma,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较小、主导周期为41 ka斜率周期;2)0.9~0.6 Ma,冰期旋回变化幅度逐渐增强、100 ka偏心率周期开始强化;3)0.6 Ma以来,冰期旋回呈现稳定且幅度较大的100 ka周期变化。0.9 Ma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海水δ^18O的冰期旋回变幅增强,可能反映东亚冬季风在0.9 Ma之后显著强化。其中,表层水体δ^18O只在冰期变幅增强,P.obliquiloculata所反映的次表层水体δ^18O的变化幅度在冰期和间冰期都显著增强。约0.9 Ma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的100 ka周期几乎同时显现;但在0.9~0.6 Ma时期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偏心率周期更为显著、斜率周期的强度也更高。因此,冰期旋回周期转型及幅度变化两方面的证据共同反映温跃层结构演化在南海北部中更新世转型(MPT)气候转变过程中的特殊性。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的δ^13C在0.02 Ma、0.49 Ma和0.99 Ma左右呈明显的碳重值,同时表层种-次表层种之间的δ^13C差值减小到近于0,可以解读为碳重值事件期间南海北部生产力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73.
路透香港4月23日电——中海有限公司称,该公司在中国南海西部再获新的天然气发现东方13—2,测试井的日产天然气约42.4百万立方英尺。中海油4月20日在一份声明中称,东方13—2位于南海西部海域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北部地区。钻获该发现的东方13.2-1井共钻遇35米的天然气层,所在海域水深65米,完钻井深3168米。这是继2010年东方13—1气田中层评价成功以来,莺歌海高温高压天然气领域再获新发现。  相似文献   
74.
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水深变化剧烈,海底地形崎岖,构造复杂多变,地震勘探中多次波十分发育,常规处理难以取得很好的成像效果.由于方法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都很难彻底地压制全部多次波.本文通过对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在南海北部陆缘采集的二维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不同多次波压制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滤波类方法和波动理论类方法,综合应用了表面相关多次波衰减法(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τ-p域预测反褶积、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以及叠后压制残余多次波等方法去除多次波,有效突出了一次反射波,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形成了针对南海深水资料多次波压制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南海北部MD05-2904岩心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长链不饱和烯酮作为颗石藻生产力的替代性指标,讨论颗石藻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60ka以来,颗石藻生产力有着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冰期高,间冰期低;冰阶高,间冰阶低;在轨道尺度上岁差周期明显,反映出太阳辐射、东亚季风对颗石藻生产力在长期尺度上起调控作用;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流输送的营养盐对本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能也较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认为,在地质历史上沉积速率变化大的区域,对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和堆积速率的对比讨论,更有利于反映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对1998年6月南海北部20天的海流和温度定点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海域内潮的特征及其能量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内潮的主要成分为O1,K1,M2与S2分量,其中全日内潮(O1与K1)的能量占主要部分。在观测期间,此四个分量的海流失量均为顺时针旋转,其潮流椭圆半长轴的最大值超过14cm/s。海水温度的变化显示出内潮存在准日周期振动,平均垂向振幅达到50m。观测到的内潮携带高能量且其活动存在不连续性,在观测范围内,全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kJ/m^2及3.5kJ/m^2,半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kJ/m^2及1.5kJ/m^2。  相似文献   
77.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的活动性与发震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是一条板内地震活跃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华南沿海的防震减灾和南海北部的新构造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活动性分析发现,该地震带可以划分为闽南―粤东、阳江、雷琼3个地震活跃区和珠江口地震弱活动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发现,印藏碰撞导致的华南地块往E―SEE向运动并且该区东侧菲律宾海板块高速向NW向运动是该地震带的主要构造背景;二者的高速碰撞以及华南地块与西南、南侧块体的挤压剪切产生了巨大的应变能,这些应变能通过区内的滨海断裂带与壳内低速层进行传递、调整。在受挤压、剪切影响强烈的东、西部区域,除了在NW向与NE向的小规模断裂交会部位形成小震密集区之外,还在NW向断裂与滨海断裂带的交汇区域产生应力、应变积累,引发大震、强震。而在中部受影响较弱的珠江口区域,局部断裂稀疏,因而未出现小震密集区,并且大震、强震空缺。  相似文献   
78.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云雾缭绕中,林立的石峰如禽似兽,险峻的峡谷刀削斧劈,白练般的瀑布飞银溅玉,红云似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态,高山顶上的"圣母天池"翠玉般碧透,这梦幻般的一切可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景致相媲美,这里就是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海版的"欧洲童话世界"。岩溶景观千姿百态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著名岩溶景区,这不足  相似文献   
80.
大连海域近海面湍流结构及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海北部大连海域2009年10月—11月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对湍流强度、方差相似关系、风速与温度分量谱及湍流通量协谱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海风环境下湍流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强度均小于0.5;湍流方差相似关系基本上满足1/3定律,近中性环境下无量纲化三维风速方差主要受海滨地形的影响;各速度分量谱在惯性副区符合理论上的-2/3次幂规律,不稳定条件下由于湿度因素的影响,温度谱谱线在高频部分收缩较差,略有上翘;动量谱在惯性副区更接近-2/3幂率,感热谱在惯性区基本符合-4/3的分布,但是谱线分布与稳定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