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测绘学   302篇
大气科学   382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1535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Comprehensive studies, based 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C, H, O, S and Sr, chronology, common element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fluid inclusions for the epithermal Au, As, Sb and Hg deposits in the Youjiang Basin and its peripheral areas, suggested that the ore fluid was the basin fluid with abundant metallic elements and the large-scale fluid flow of the same source in the late Yenshan stage was responsible for huge epithermal mineral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The ore fluid flowed from the basin to the platform between the basin and the platform and migrated from the inter-platform basin to the isolated platform in the Youjiang Basin. The synsedimentary faults and paleokast surface acted respectively as main conduits for vertical and lateral fluid flow.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念青唐古拉山冰碛地层划分及冰碛物同位素测年,发现最早一期冰碛物形成于0.7~0.6MaBP,指示自中更新世以来念青唐古拉山脉开始隆升,主峰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剥蚀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冰碛高平台;0.2~0.14MaBP念青唐古拉山又快速隆升,并堆积了刚刚伸出各大沟谷口的高侧碛;0.07~0.03MaBP念青唐古拉山再次小规模隆起,形成各大沟谷内的侧碛和终碛垄;0.01Ma BP还有小规模冰川活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地区的冰川剥蚀作用反映出的山脉隆升过程,可较好地与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相对比,它应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相似文献   
73.
根据西藏纳木错及邻区发现的多处湖岸阶地和高位湖相沉积,确定了藏北高原古大湖的存在。水准测量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以及拔湖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6m以下,发育有8~30条湖岸堤;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和邻区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物的铀系年龄测定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115.9~71.8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6至第2级阶地形成于53.7~28.2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29.3kaB.P.;第2至第1级阶地,14C测定结果为2350~10390aB.P.。  相似文献   
74.
用雷达观测资料改进MM5初始场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同时调整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并考虑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相协调的初始化方法,引进雷达资料改善MM5模式的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处理的初始场,显著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特别是甚短时(0~6h)降水的落区和量的预报准确率。其中调整热力学变量对改进降水落区预报比动力学变量的调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了利用乌兰多个树木年轮年表的信息,异地重建沱沱河冬季1—3月气温的途径和方法,重建了沱沱河800年气温序列,结果表明:重建的冬季气温序列的主要冷、暖期与已有成果基本吻合,13、15、17世纪的冷期以及14、16世纪的暖期是存在的,而17世纪的寒冷期持续时间最长,寒冷程度也最强。本文对重建的气温序列的阶段性、突变和周期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青藏铁路工程沿线气候演变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6.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总被引:77,自引:6,他引:77  
朱益民  杨修群 《气象学报》2003,61(6):641-654
利用 195 1~ 1998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指数、全球海洋和大气分析资料及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 ,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在海洋中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结果表明 ,PDO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对应于PDO暖位相期 (即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暖 ) ,冬季 ,阿留申低压增强 ,蒙古高压也增强 (但东西伯利亚高压减弱 ) ,中国东北、华北、江淮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异常显著偏高 ,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偏低 ;夏季 ,海平面气压在北太平洋的负异常较弱 ,而在东亚大陆的正异常较强 ,东亚夏季风偏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 ,热带太平洋信风减弱 ,赤道西风增强 ,此时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华南南部、东北和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东北、华北及华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而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异常偏低。对应于PDO冷位相期 ,上述形势相反。结果还表明 ,处于不同阶段的ENSO事件对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明显受到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 ,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 ,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 ,东北地区夏季多低温 ,在其衰减阶段 ,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淮河地区降水偏少 ;  相似文献   
77.
对2002年6月28日宜春市的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并探讨了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热力条件在这次大暴雨中的作用,总结出这类大暴雨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8.
在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赣州市气象部门的实际,对如何做好基层台站政治思想工作,从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9.
80.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令人  龚宇清 《地震学报》1997,19(3):331-333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朱令人1)周仕勇1)杨马陵1)王海涛1)龚宇清2)1)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电子计算中心主题词分形分形谱复杂性Contor模型地震分形与自然界许多实际的分形(诸如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