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浩 《探矿工程》2016,43(10):96-99
格宾挡墙是一种新型柔性支挡技术,且优于以往传统方法,具有柔性、透水性、耐用性、抗震性以及利于植被生长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在我国水利、航道、公路、铁路、矿业、地灾、机场等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回顾了格宾挡墙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格宾挡墙的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和多种不同填料的界面摩擦特性、格宾挡墙的破裂面形式、加筋格宾挡墙的加筋机理、加筋格宾挡墙最佳布筋方式等研究热点。最后,探讨了格宾挡墙研究理论滞后、设计规范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2.
CORS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异构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系统优化的观点,分析了CORS系统中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异构问题;针对CORS异构问题详细分析了其特性,并提出了主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3.
广西田东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及生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田东地区浅海相二叠系-三叠系剖面为研究对象,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与浅海生态环境演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镜下化石鉴定与统计结果表明在P/T界线附近生物物种两次急剧减少,一次为生物大绝灭所致,另一次为生物迁徙所致。另外,本剖面上所研究的物种的数量变化是突变的,而不是渐变的。在残存期内,腹足类生物较有孔虫生物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整个剖面沉积为一个海浸的过程,其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之交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74.
滇中路南石林地区钙华特征与更新世气候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传东  刘星  杨浩 《矿物岩石》2003,23(3):61-68
钙华层是岩溶记录中古气候环境及地下水演变信息的载体,在重建古气候环境和恢复古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滇中路南石林地区的钙华沉积层进行大量地质研究,用ESR法测定其生成年代,结合钙华层的主要矿物(方解石)的生长发育特征,获得了该区距今33×104a~4.4×104a的地质活动、古气候环境的变迁信息.其年龄可与全球深海岩芯同位素记录和西南岩溶洞穴石笋所揭示的古气候记录对比,认为自从中更新世以来,路南石林地区经历了6次较大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5.
7Be在土壤侵蚀示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7Be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由对流层和同温层大气中的氧和氮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分裂生成,其半衰期为53.3天,7Be通过连续的干湿沉降作用到达土表,被土壤颗粒紧密吸附,其土壤环境化学行为与137Cs相似,因此,可以用于示踪某种特定土地利用方式或侵蚀事件下的土壤侵蚀作用的强度,空间分配以及季节性变化,7Be技术可与其它反映中长期土壤侵蚀的放射性核素(137Cs,210Pb)示踪技术相结合,共同表征某个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对7Be示踪技术现有的土壤侵蚀速率定量估算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东天山一个多相带高铷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东天山星星峡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在岩体中存在众多的天河石伟晶岩脉和透镜体,在岩体围岩中还可见到黄玉钠长石脉。岩体的结晶和固结是由下往上进行的。石英和黄玉是最早从熔体中晶出的矿物相,而天河石是由富含流体的残余熔体填隙结晶或与先存矿物反应而成。从a带到e带总的趋势是:(1)随着石英斑晶粒径渐大和晶形渐好,岩石结构从等粒状变为似斑状;(2)天河石和黄玉富集于最上部的三个带;(3)随着Li和(Al Ti)含量的增加,白色云母成份从a,b,c带的铁叶云母演化到d带的铁锂云母;(4)F、H2O、AJ2O3和Na2O含量增加,而SiO,FeO、KO含量和Fe^2 /Fe^3 比值降低,且在标准矿物Qz-Ab-Or图解上,成分投影向Ab顶角移动;(5)Co、M、Cr、W、Nb、Zr、U、Th、Y、含量和K/Rb、Zr/Hf比值降低,而F、Li、Rb、Ga、V、Sn含量和Rb/Cs、Ga/Al、LaCN/LuCN比值加大;(6)δ^18O从9.25‰-9.75‰下降到7.32‰;(7)石英熔体包裹体均-法温度从860℃-810℃下降到680℃-660℃。上述岩性和地球化学分带是由于岩浆中较高的F和H:O含量,促进了分离结晶和流体搬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钨和锡—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连兴  杨浩 《地质论评》1990,36(4):298-304
钨和锡是大陆地壳背景上形成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元素。该类矿床中钨和锡的高含量往往与基底岩系中这两种元素的初步富集有关,因而反映了大陆地壳的富钨、富锡特征。海底热液、陆源沉积和岩浆热液等地质作用的叠加可使基底岩系中的钨和锡发生活化转移而进入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78.
中天山尾亚杂岩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浩  顾连兴 《铀矿地质》1990,6(3):156-162,178
对尾亚杂岩体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的详细研究发现,它们符合幔-壳二元混合模式。即地幔来源的铅和不同数量的地壳来源的铅的混合。经计算,其中约有25%—37%的铅来自上地幔,而63%—75%的铅来自地壳,该区陆壳平均年龄约2450Ma。本区岩石铅同位素组成与中国东部不同,显示贫钍富铀的特征。铅同位素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尾亚杂岩体系幔-壳混合源的同熔系列花岗岩。  相似文献   
79.
中天山东段花岗岩类钕锶氧同位素及地壳形成年龄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王银喜  杨浩 《岩石学报》1991,7(3):19-26
作者对中天山东段7个花岗岩类岩体作了Nd、Sr和O同位素研究,认为平顶山、选矿场后山和天湖东岩体属原地-半原地改造型;砂垄东侧岩体属于幔源型和同熔型的过渡类型;尾亚岩体属同熔型;白石头泉岩体为高度分异的改造型。上述改造型花岗岩类来源于早、中元古代的地壳物质,而同熔型花岗岩类是来源于较年轻的地幔派生物与上述古老地壳物质的混合源区。中天山最老的地壳形成时代约为2.0Ga,然而也不排除外来的少量的晚太古代地幔物质参与了中天山陆壳增长。1.7~2.0Ga是中天山陆壳增长的重要时期,它与元古代时期内的一次全球性陆壳增长的重大地质事件相同步。  相似文献   
80.
单木树冠提取对果树健康状态、营养成分、产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低成本、低风险的数据源,为准确估计棵数、描绘树木冠层轮廓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以往关于单木冠层轮廓提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森林或稀疏果园,以局部最大值滤波结果作为基于标记分水岭算法的种子点,该方法在密植型果园的表现并不理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密植型果园、以区域型种子块作为标记的分水岭算法,通过最大似然法提取果树冠层生成冠层数字表面模型,利用高斯滤波结合形态学开运算及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生成区域型种子块,并执行基于种子块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实现密植型果园单木分割。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棵数查全率为95.22%,查准率为99.09%,得到单木轮廓提取总体准确率为93.45%,总体欠分割误差为5.87%,总体过分割误差为0.90%。与局部最大值种子点提取结果对比,总体准确度提高18.66%,精细树冠轮廓提取精度提高17.75%,可为地形平缓地区密植型果园单棵果树树冠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