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453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东部箕状凹陷的演化、主要受凹陷边界断层活动所控制。由于边界断层上下盘两侧缺失相对应的地层,故无法应用常规方法计算生长指数来研究边界断层的活动演化史。本文根据构造-岩相带的分布,提出应用地震丘状相及发散相指数来研究和建立边界断层的活动演化规律,从而建立相应的凹陷演化分期。  相似文献   
72.
莲沱砂岩——南华大冰期前气候转冷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连君  储雪蕾  张同钢  黄晶   《岩石学报》2006,22(9):2387-2393
湖北宜昌地区出露的莲沱组中上部细屑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LA)介于60~70之间,表明是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比较莲沱组与板溪群中下部沉积岩的主化学成分和 CIA 值表明,板溪群源区遭受过强烈的化学风化,相应的古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而莲沱组源区化学风化弱,可见两者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明显不同。根据 CIA 值推测,地层层序上莲沱组位于板溪群的中上部,莲沱砂岩的 CIA 研究表明南华大冰期前全球气候已经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CIA 值继续降低预示着全球性的冰期到表,不久就发生了"雪球地球"事件。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五莲县依靠境内多山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针对五莲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有关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的成矿机制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庆同  叶锦华 《矿床地质》1998,17(Z2):287-290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我国南天山造山带中的1个大型穆龙套型金矿,赋存于上志留统碳质千枚岩层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主成矿时代为231× 106a。其成矿机制和成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组成,成矿温度75~310℃,成矿压力为250~350 MPa,盐度3.2%~10.3%NaCl; 成矿物质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部分来自深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矿石堆积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与穆龙套和库姆托尔金矿进行了类比。  相似文献   
75.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阿尔泰造山带成矿区(带)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基础上,划分了4个矿床成矿系列、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和6个矿床式。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制约。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具有鲜明的晚古生代成矿作用特点。区域构造演化的规律和后期构造对早期构造的叠加,决定了矿床成矿系列的规律分布和局部复合。  相似文献   
76.
利用脉冲激光测量地面站至人造卫星(装有后向反射器)的距离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新技术,是目前观测人卫最准确的手段。它大大超过了跟踪照相机和其它无线电方法的精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人卫照相机的最高精度仅达到1″(角秒)左右,对于2000公里远的卫星,相应的位置误差为10米。由于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要得到较大的改进,希望甚微。而人卫激光测距采用了新的测量原理,不用测量卫星的方位,而是测量其距离,这种方法受大气的影响小。由于光速在大气中变慢所引起的误差,可以根据测站的气象资料作精确改正,在地平高度10°以上,改正的误差有可能小于1厘米。因此,人卫测距技术比较容易获得2—3米的精度。  相似文献   
77.
《物探与化探》1979年第3期发表了《关于剩余值的进一步分解问题》(简称《分解问题》)一文,我们认为文中的几个基本论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8.
大安寨石灰岩的成岩作用与成岩圈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Daanzhai limestone in the Szechuan Basin consists of biosparite, biomicrite and micrite, with intercalations of black shales. Daanthai limestone is of lake origin and known as oil reservoir rocks. There are five layers of reservoir rocks, of which D-3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Shuangsijiao oil field. Stained thin sections were studied for 250 limestone samples from the oil field. In addition to non-ferrous calcite, three phases of ferrous calcite were identified in Daanzhai limestone, which are ferrous calcite Ⅰ (0.5 to 1.5% FeO), ferrous calcite Ⅱ (1.5 to 2.5% FeO) and ferrous calcite Ⅲ (2.5 to 3.5% FeO). Shuangsijiao off field belongs to diagenetic trap type.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non.ferrous sparry calcite cementation and solution (vug) of the second perio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ercial oil wells, which are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structure trap.  相似文献   
79.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演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该区地壳演化的规律,一直为地学界所关注.不少地质学家正以各种地质理论为指导,运用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古地磁的……方法,来寻求其正确解释.本文主要以历史—构造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对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和喜马拉雅山系一带的大地构造发展和主要构造运动的分析,对青藏高原南部地壳演化的特点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80.
自然水体中太阳光激发的叶绿素a荧光的最早观测记录可以追溯到1967年.Tyler et al.发现,在自然水体的反射光谱中685 nm附近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射峰[1],当时解释为由于670nm处的叶绿素吸收而导致的“异常色散”[2].随着Morel et al.[3]和Neville et al.[4]进一步的研究,人们认识到这应该是太阳光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但这一荧光的量子产量非常低,Gordon估算了它的值在0.002到0.020之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