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华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迄今为止,报导的超高压变质岩除镁铁、超镁铁质岩石外,主要为火山-沉积岩,然而除上述岩石外,大别山南部出露大量花岗质片麻岩。作者在近期对大别山东南部变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中发现:变质花岗岩中含有Gt+Ru+Phe±Acg+Aug±Di+Pl+Na-Amp+Or+Q组合,与钠长石共生的霓石或透辉石可能是早期矿物硬玉或富硬玉质绿辉石退变的,而岩石中石榴石分带特征,即内带以铁铝榴石(43.06%)和钙铝榴石(46.28%)为主,外带则以锰铝榴石(30.40%)和钙铝榴石(35.67%)为主,这些都表明它们是由高压向低压退化变质之产物。因此,变质花岗岩可能早期存在着这样的榴辉岩相峰期矿物组合Jd/omp+Q/CS+Phe+Ru+Gt+Or,这个组合由于后期的压力降低而退变为中低压的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72.
褐帘石的谱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苏文  张铭  李晓光  胡鑫蒙 《岩石学报》2019,35(1):233-242
本文研究了6个来自不同产状、不同地区的含褐帘石样品,包括4个伟晶岩(M1663来自内蒙集宁益元兴、M7673来自内蒙集宁察汗营地区、M4960来自美国Amherst County Virginia地区、M4976来自挪威Liksviken地区)、2个矽卡岩(M1697产自河北地区、M1679产自湖南郴县地区)。通过对这6个不同产状褐帘石的电子探针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及拉曼、红外光谱学的研究来揭示褐帘石晶体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褐帘石成分均匀,晶体内发育微裂隙,局部有脉体充填,但不同产状的褐帘石样品在主量元素如Fe O、Ca O、Al_2O_3以及REE如Ce_2O_3、Nd_2O_3、La_2O_3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别。其系统的光谱学数据表明褐帘石晶体的特征峰强度和峰位的偏移均与其组分有关,并分析指派了部分光谱峰位的归属,揭示了褐帘石中特殊谱峰位置的迁移与其元素含量、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拉曼光谱揭示了褐帘石单晶有20组拉曼活性谱峰(ν1~ν20),其中ν2~ν4、ν5~ν8、ν16~ν19谱峰的迁移与A位上的Ca与稀土元素之间置换作用有关;ν10~ν12谱峰是O-Si-O弯曲振动引起,其拉曼谱峰的偏移可能与Si含量有关;ν13~ν14谱峰的迁移则可能是多种元素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褐帘石单晶红外光谱展示了13组红外活性谱峰(a-m),h-k谱峰的偏移与在M1或M3位上Fe~(3+)和Al相互替代而导致的; b-g谱峰的偏移是与硅氧四面体中Si-O非对称伸缩振动有关; OH(l-m)双峰的出现可能与M1、M3位上Fe~(3+)的含量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伟晶岩类岩石中褐帘石晶体结构中Fe~(3+)与Al~(3+)间的置换作用强于矽卡岩类岩石中的褐帘石;而矽卡岩类岩石中褐帘石晶体结构中在A位上稀土元素与Ca置换作用则大于伟晶岩类岩石中的褐帘石。  相似文献   
73.
刘新  苏文  高俊  李继磊  江拓 《岩石学报》2013,29(5):1675-1684
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阿坦塔义地区新发现的榴辉岩块体呈透镜体产于围岩石榴石白云母片岩中,边部发育退变质蓝片岩.榴辉岩与蓝片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榴辉岩SiO2为51.59% ~52.66%,TiO2为0.70% ~0.80%;蓝片岩SiO2为51.57% ~54.06%,TiO2为0.86%~0.89%;榴辉岩与蓝片岩均具有轻稀土富集且内部中度分异、重稀土平缓、中度Eu负异常及亏损Ba、Sr、Nb、Ta、Ti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La/Nb分别为3.0 ~4.8及2.1 ~3.7,类似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岩浆岩特征.榴辉岩Zr/Hf=36.5 ~ 37.1,Nb/Ta=10.2 ~ 12.9;蓝片岩Zr/Hf=35.9 ~ 36.4,Nb/Ta=11.6 ~ 12.2,均类似大陆地壳的Zr/Hf与Nb/Ta比值.榴辉岩(87 Sr/86 Sr)i=0.7091 ~0.7095,εNd(t)=-7.52 ~-6.31;蓝片岩(87 Sr/86 Sr)i=0.7098 ~0.7107,εNd(t)=--7.70 ~-7.13.主微量元素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具大陆地壳性质,这也是首次在西南天山变质俯冲杂岩中发现陆壳物质.  相似文献   
74.
苏文  刘景波  陈能松  郭顺  巴金  张璐  刘新  施雨新 《岩石学报》2013,29(5):1573-1593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相似文献   
75.
佛子岭群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别山北部佛子岭群变碎屑岩主要由板岩、千枚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等所组成。其原岩主要为杂砂岩和岩屑砂岩,少数为长石砂岩等。佛子岭群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岩石建造特征等均表明,它形成于中朝大陆板块南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是一套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76.
李继磊  苏文  张喜  刘新 《地质通报》2009,28(12):1852-1862
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低压麻粒岩相片麻岩的原岩为杂砂岩,具有近源、快速沉积的特点。在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上,片麻岩具轻稀土元素陡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分布型式,并具明显的Eu负异常,Nb、Ta、Ti、Ba、P、Sr均相对亏损。片麻岩中Cameca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上交点年龄为(1609±40)Ma,代表了原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下交点年龄为(764±72)Ma,代表了引起Pb丢失的热事件的时代,可能代表麻粒岩相变质事件的年龄。该麻粒岩相片麻岩的产出表明伊犁地块可能具有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也表明伊犁地块经历了764Ma的热事件。该热事件可能是伊犁地块对全球Rodinia超大陆解体事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77.
利用1961—2010年青海高原34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气候变暖对青海采暖期能耗的影响及预测模型,并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青海高原采暖能耗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自1998年开始呈显著增暖趋势,气候变暖后全省平均采暖期缩短9 d,各地采暖度日数普遍减少,尤以青海高原西南部减幅最大,采暖强度明显减弱.理论上由气候变暖导致的青海高原地区采暖耗能降低4.9%~15.3%,全省平均单位面积可节约标煤量1.79 kg/m2.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SRESA1B)情景下,全省采暖能耗将明显减少,但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8.
大别山造山带北部麻粒岩相岩石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对大别山造山带北部麻粒岩相岩石的地质、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变质、变形等若干特征作了探讨。认为本区至少存在四种类型高压麻粒岩相岩石,形成的温、压条件分别为808-875℃和1.0-1.20GPa,并且早期可能曾经历过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主要韧性变形特征表现为紫苏辉石的碎斑结构、不对称压力影、解理弯曲;斜长石的碎斑旋转、不对称压力影、亚颗粒化、核—幔构造、双晶弯曲、变形双晶和扫描性波状消光(Sweepingunduloseextinction);石榴子石亚颗粒、核—幔构造、碎斑旋转与不对称压力影;富钛的红棕色黑云母解理弯曲、扭折等。由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变形特征等表明本区麻粒岩相岩石实际上是麻粒岩相条件下形成的糜棱岩。  相似文献   
79.
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32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Rb/Sr、La/Nb和Ba/Nb以及LREE/HREE比值高,铕异常不明显,ISr值偏高,εNd值偏低。研究表明:(1)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形成于喜山期大陆弧伸展环境。两岩体的岩浆均起源于富集地幔(EMII),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带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源区混合的结果;(2)尽管姚安和马厂箐岩体在成岩构造背景、成岩时代、成岩方式和源区特征以及成分上高碱富钾等方面具相似性,但它们在岩性和组成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程度不同,以及岩浆结晶时温压和氧逸度等条件的不同所造成;(3)金矿化主要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碱性系列岩浆活动有关,而铜矿化则主要与相对低温、高压和低氧逸度的碱性-亚碱性过度系列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0.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总被引:56,自引:42,他引:56  
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型造山带’的典型代表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地壳增生过程。传统上,它被视为华力西期褶皱带或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但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它可能为三叠纪碰撞造山带。本文在综述南天山造山带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碰撞造山的时限。我国境内南天山西段碰撞造山可能开始于早石炭世(345Ma),结束于晚石炭世末(300Ma左右)。二叠纪时期,南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南天山为一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并非一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