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71.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莫霍面起伏及泊松比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21个宁夏区域地震台网台站和183个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台站记录到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远震P波资料,通过对其进行反褶积提取接收函数,并利用H-Kappa叠加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内的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莫霍面深度在36—58 km范围内变化,大体呈南厚北薄、西厚东薄的特点,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即以香山—天景山断裂为界,莫霍面在南北向呈现明显的起伏变化,该断裂以南的地壳增厚方式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水平挤压力所导致的上地壳重叠有关;贺兰山东麓断裂两侧的莫霍面深度落差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的挤压力以及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NW?SE向的拉张力共同作用所致。研究区的泊松比整体较高,其中鄂尔多斯地块的平均泊松比要高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平均泊松比,银川地堑内的高泊松比现象可能与黄河—灵武断裂为超壳断裂有关;研究区内的莫霍面深度与地表高程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说明其地壳均衡效应较好,而整个研究区内泊松比与莫霍面深度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区内莫霍面深度与泊松比反相关最明显的两个区域,这种明显的反相关关系也表明,构造上的挤压力或拉张力更容易集中在长英质的弱岩层而使地壳增厚或减薄。综上进一步认为,从海原断裂至香山—天景山断裂这一区域及贺兰山东麓断裂两侧区域下方的地壳成分以长英质岩石为主。   相似文献   
72.
采用中国地震局"陆态网络"GPS基准站和流动站观测数据,利用MIT的开源软件GAMIT/GLOBK解算南北地震带北段(33°~42°N,97°~110°E),特别是六盘山地区、祁连地块、银川地堑1999年以来在欧亚框架下、以鄂尔多斯块体作为参考的GPS速度场。计算南北地震带北段5条断裂两侧50~350km范围内各站垂直/平行于断裂走向的速度投影,以及14个基准站18条基线2010年以来的长度时间序列,试图进一步估计关心区域的应力积累情况,探索断层闭锁段。结合地震活动性,认为南北地震带北段未来50年有发生M8地震的可能性;该段1900年以来的第4个M6、M7地震活跃期可能已经拉开序幕,未来2年有发生M7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祁连断裂带、海原断裂、西秦岭北缘地震带具备发生M6和M7地震的优先条件,尤其是海原断裂。  相似文献   
73.
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和检验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利用甘、青、川、滇、藏等区域台网200余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建立了实时监控技术系统。通过对2012~2014年间青藏块体发生的24次5级以上地震及部分无震区域台站观测的全程实时跟踪、动态监控,检验和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和客观性,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频谱、时间、空间、方向性等特征,进一步得出了临震微波动现象可能与地震强度有关,且震级越大,震前出现持续临震微波动的可能性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77/81),对照组为85.2%(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的症状、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等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COPD稳定期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5.
跨界水利益共享是解决跨界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跨界水利益共享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探讨了跨界水利益共享理论。跨界水具有公共池塘资源性质,跨界水利益共享的主体是流域国,共享的利益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社会、文化等。利益共享模式主要有利益共同享有,责任共同承担;权利义务对等,利益平等分配;成本分摊,利益按比例共享;各取所需,利益公平分配等。利益共享的实现过程首先是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其次是利益的识别和评估,并对利益计算方法和分配达成共识;第三是建立机制,保障利益共享。利益共享的实现条件,第一要看流域国家是否有合作意愿;第二要看合作能否带来利益的增量,或者比单方面行动带来成本的降低;第三要看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76.
77.
用陕西天文台流星雷达监测人为空间碎片可能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利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的流星雷达进行人为间空碎片监测的可能性。详细计算了到达接收机的回波的信噪比S/N依赖于目标散射截面σ和高度距离R的关系。理论计算表明,利用陕西天文台的流星雷达完全有可能监测在200km至1200km的高度范围内,半径大于0。5m的人为空间碎片。  相似文献   
78.
79.
确定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根据对不同台站间初至到时作变换后的时差来计算地震的深度,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华东地区182 ̄1992年底能定出深度的地震,并作了相应的误差分析,按中国分区速度结构,编制出各区的深度-走时差表,并举例说明该表的用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