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蒿子(SargassumconfusumAgardh)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DEI、DEII,糖质量分数分别为52.40%,38.80%。经酸降解、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岩藻糖、木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质量分数最高(DEI:39.3%;DEII:35.2%)。  相似文献   
72.
本文利用研究区2004–2014年统计资料,运用ESDA方法从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两方面对森林转型空间分异进行测度,并在DPS环境下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森林转型的影响因素效用,为科学认识山区森林转型发生机制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期间空间形态转型和功能形态转型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0336、0.2323,表明森林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功能形态转型整体全局Moran’s I高于空间形态转型,前者空间集聚特征更明显。各时段全局Moran’s I指数呈上升态势,两者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增强。(2)森林空间形态转型的冷热点格局演化特征稳定,表明县级行政单元间森林数量增加的空间差异小;功能形态转型的县域热点数目上升,热点以西缘为集中分布区逐渐演变至东北缘为中心的连片发展模式。(3)森林的空间形态转型和功能形态转型均受城镇化率和二、三产业比影响效用最大,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是驱动区域森林转型的主要因素,凸显了经济增长在山区森林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未来,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是促进山区森林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3.
安徽省黄山市桃溪地区裂隙带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热液矿床(尤其斑岩型矿床)发育大规模裂隙及各类脉体的地质事实,受前人对斑岩矿床裂隙研究的启发,对安徽黄山桃溪地区发育的大规模裂隙带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对裂隙中充填的石英硫化物脉采样测试,发现Au、Ag、Pb、Zn等成矿元素含量均达工业品位,且As、Sb、Bi等前晕元素高度富集。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推断桃溪裂隙带下方或附近可能隐伏与岩浆侵入有关的金及多金属矿床,桃溪地区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4.
大规模海上溢油造成的油污上岸现象会对岸滩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应用高效的岸滩溢油清理技术手段对岸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重点岸滩溢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典型岸滩溢油事故的清理技术和方法,并着重介绍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岸滩溢油清理技术装备和产品;结合我国岸滩溢油清理技术现状,从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应急管理和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对我国岸滩溢油清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NCEP(1°×1°)再分析及WRF-ARW数值模拟资料,对造成2013年6月29日至7月1日川渝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西南低涡的演变特征及热动力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与西南低涡发展相关的第二阶段为主要降雨时段。结果表明:(1)西南低涡生成后,呈现增强-减弱-再次增强的波动性演变特征,在6月30日上午和夜间分别经历了两次显著的涡度发展过程,并在第二次发展过程中达到最强。(2)低空辐合是西南低涡最主要的涡源,由低空辐合导致的正涡度增加近乎贯穿于整个西南低涡的生命史。在西南低涡的第二次发展过程中,中层辐合和涡度的垂直输送显著增强,也是西南低涡的重要涡源。(3)负值非平衡动力强迫激发了低空辐合的增长,在非平衡动力强迫的各项中,位势高度的拉普拉斯项为非平衡动力强迫提供了主要的负贡献来源。(4)非绝热加热先于西南低涡而增强,两者间的正反馈作用可能是西南低涡波动性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关闭了微物理过程中的潜热和地面潜热及感热通量的敏感性试验中,西南低涡及降雨的模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76.
滇西点仓山构造带新生代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苍山构造带是哀牢山-金沙江大型走滑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带内新生代花岗岩以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和含有富铝含水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和混合岩化花岗岩脉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7.9±0.7Ma、28.5±0.5Ma和34.8±0.4Ma,样品11QDC-34中3个点206Pb/238U年龄22~24Ma是对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响应。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0.95%)、富碱(Na2O+K2O=7.16%~8.44%)、高钾(Na2O/K2O1.0)、富铝(Al2O313.48%,A/CNK多大于1.1)的S型花岗岩岩石学特征。花岗岩LREE/HREE比值变化较大,δEu在0.13~0.75之间,以及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展示出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和K,放射性生热元素Th和U及亲岩浆元素Ce、La、Zr和Hf相对原始地幔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SFE)Nb、P、Ti、Sr和LILE中的Ba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以及在Th/Yb-Ba/La和Th/Yb-Sr/Nd判别图解中,样品沿沉积岩熔融体演化趋势线分布,在Rb/Ba-Rb/Sr图解中分布于页岩和砂岩部分熔融区,揭示其岩浆来源于壳源物质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带中花岗岩体(脉)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糜棱岩化韧性变形、同一岩体不同部位糜棱岩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及锆石结晶温度远高于糜棱岩的角闪岩相变质温度说明点苍山深变质带大规模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发生于28Ma之后。  相似文献   
77.
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中的干侵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媛  赵宇  李婷  李敏  侯红运 《气象科学》2014,34(5):536-54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期间有来自中高层的干冷空气的侵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空气侵入和对流层低层由西北向南的干空气侵入。干侵入存在于300~600 hPa之间,高层略微落后于低层,不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展。但干冷空气侵入使得等相当位温面倾斜,有利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干侵入使原来不饱和湿空气出现饱和,有利于降水增幅,雨区始终位于500 hPa干区前沿。高层正位涡扰动沿相当位温密集带向低层输送,500 hPa位涡高值区与降水有较好的同位相关系,对降水的发展和移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8.
岔路口矿床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找到的最大规模钼多金属矿床,钼、铅-锌和银的储量分别为124万t、26万t和2773 t。考虑到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仍在进行中,金属储量的增加只是个时间问题。钼多金属矿化大都在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和隐爆角砾岩以及燕山期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内呈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产出,并且构成似层状、囊状和"倒扣钟"状矿体。钼多金属矿石主要由辉钼矿、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钾长石、萤石和绢云母所组成,其中8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6.9±0.8)Ma。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岔路口矿床无论在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方面,还是在矿物种类和元素组合上均可与美国克莱梅克斯钼矿床相对比,属高氟含量斑岩型钼矿床。古大陆内部伸展构造环境中生代多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隐爆角砾岩带为成矿流体运移和成矿物质堆积提供了空间条件。  相似文献   
79.
研究如何在白天观测地脉动存在人为振动干扰情况下准确计算卓越周期.选择一个场地进行连续24 h地脉动观测.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地脉动数据的功率谱,应用Hilbert-Huang变换对地脉动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并计算边际谱.通过实验发现,夜间和白天观测地脉动功率谱具有明显差异.在夜间观测的地脉动主峰明显,容易识别卓越周期,在白天观测的地脉动功率谱存在多个峰值,难以识别卓越周期.边际谱与功率谱基本一致,存在多个峰值,难以由边际谱判别卓越周期.通过实验还发现,可以由某一IMF分量的频谱判别卓越周期,但具体为哪个IMF分量需结合场地条件判断.对原始数据减去IMF分量后差值的频谱分析发现主峰明显,频率和夜间观测的非常接近,可以判别卓越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在白天观测存在人为振动干扰的场地,难以通过功率谱和边际谱判别卓越周期,可以应用Hilbert-Huang变换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由原始数据减去IMF分量后差值的频谱峰值判别卓越周期.  相似文献   
80.
金星探测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星探测是解答太阳系类地行星形成演化,地球宜居性的形成和未来发展,以及外太阳系宜居星球搜索策略的关键.由于金星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探测技术的多重挑战和相对高昂的探测成本,金星探测和研究程度远不及月球和火星.自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金星探测任务相对匮乏.本文梳理了国际上金星探测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未来金星的探测目标和探测方式建议.目前,对金星大气和气候研究程度最高,包括大气结构和大气化学,能量平衡和热结构,云层和霾层,大气环流和动力学以及气候演化等.高层大气的物理化学和太阳风与金星的相互作用方面也有重要进展.金星地表和内部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研究涵盖金星表面形貌特征,撞击和重塑历史,火山和构造活动,地表物质组成,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等,但受限于数据的空间覆盖率和较低的分辨率和精度,诸多重大问题尚未解答,迫切需要新的探测数据.除探测任务外,金星研究还依赖于地基观测、实验室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地面模拟设施对支持金星探测任务研发和金星基础科学研究尤为重要.未来十年是中国开展金星探测的契机和研发相关技术的关键时期.本文可为对金星探测、行星科学、太阳系探测感兴趣的科学家和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