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江思宏  梁清玲 《矿床地质》2013,32(3):649-652
高登麦尔(Golden Mile)金矿床位于西澳珀斯(Perth)东约600km的卡尔古利市附近,是目前所知的全球第三大金矿床(前两位分别为南非的兰德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金储量约2000t。它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其超级露天采坑(SuperPit)长达3·8km,宽1·35km,深  相似文献   
82.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其原理是,当连通器内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岩浆上升的通道形状可以是圆柱状(管状),可以是环状,还可以是板状等(Baker,1998;Legros et al.,2000;Bachmann etal.,2007;Costa et al.,2007)。这些形状通常与  相似文献   
83.
《西部资源》2014,(1):71
<正>世界上大部分黄金来自石英脉系,这种矿脉是30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地球深处大量炽热的、富含矿物质的水在流过地震断层时,会沉积下来形成黄金矿脉。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等网站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这一过程几乎瞬间发生,约在十分之几秒内。新发现不仅能帮人们勘测金矿,还有助于提高地震预测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7日的《自然·地质科学》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震学家戴恩·威瑟利。戴恩·威瑟利介绍说,这一过程是沿着"断层割阶"发生的,断层割阶是与岩石主断层线相连的一种斜向的拐折  相似文献   
84.
临武铁砂坪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香花岭多金属矿田内,属断裂充填交代型脉状锡矿床.矿区有锡石-硫化物和锡石-石英脉两种类型锡矿脉,严格受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碎屑岩和棋子桥组灰岩中的NE、NW向断裂控制,IV号锡石-硫化物矿脉带长约2 500m,宽500m,平均品位Sn 0.36%,最高品位Sn 1.36%.矿脉产状与容矿断裂产状一致,赋存于棋子桥组的矿体为特殊的深浅相间的条纹岩,它是一种特殊的锡矿工业类型,在湘南地区具有找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核物探找金     
章晔 《地质与勘探》1989,25(3):31-31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因而金的存在并不能使含金矿脉显示出明显的地球物理特征。但是,与金伴生的金的指示元素,如Ag、As、Cu、Sb、Te、Hg、Se、Pb、Zn、Bi、W、Ba、K、U、Th等,往往具有较高的含量,因而可通过金的指示元素的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等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间按寻找金矿。  相似文献   
87.
88.
89.
罗怀长 《广西地质》2009,(11):30-32
文章介绍了茶山矿开采状况及历年存留极薄锑钨矿脉的资源情况,以及采用坑木假底顺路天井削壁充填采矿法对存留下来的平均厚度在10cm的极薄锑钨矿脉进行回收的实践经验,对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资源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s a super-large fine-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southern Gansu Province. Its metallogenic ag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 and ion probe U-Pb dating techniques. It is found that zircons from quartz veinlet of the fine-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ore show characters of magmatic origin with prism idiomorphism, oscillatory zoning and dominant Th/U ratios of 0.5-1.5. Three main populations of zircons are obtained, giving average 206Pb/238U ages of 197.6±1.7 Ma, 126.9±3.2 Ma and 51.2±1.3 Ma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ge corresponds to the K-Ar age of the plagiogranite dike, while the latter two ages indicate that buried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intrusives exist in the orefield, suggesting that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wa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three magmatic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By contrast, zircons from coarse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in the mining area are much older than the host rock, indicating that the vein was formed 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